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包括两个箱体,两个箱体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两个箱体之间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连接框,两个箱体通过两个连接框连为一体;两个箱体均无前后两侧侧板,每个箱体中均安装有多个漂浮球;两个箱体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涡轮组件、垃圾输送组件和收集箱;收集箱可拆卸式设置在该装置中;打捞装置打捞相应水域的漂浮垃圾时,涡轮组件启动,涡轮组件的涡轮叶片转动并能够插入水中,使水流向垃圾输送组件流动,使漂浮垃圾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向垃圾输送组件;流至垃圾输送组件的漂浮垃圾,能够在垃圾输送组件的作用下输送并储存在收集箱中,所以提供了一种能够对聚集区的漂浮垃圾进行打捞的装置。的装置。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打捞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通常在公园的湖边散步,以此放松心情。但是湖面通常漂浮有漂浮垃圾,如塑料垃圾、水瓶和树枝树叶等,这些漂浮垃圾会污染环境,影响散步人的心情。
[0003]现有技术中湖面漂浮垃圾,或通过人工打捞,或通过打捞船打捞;人工打捞具有耗费人力且效率低下的缺点;打捞船虽然能够高效的打捞漂浮垃圾,但是也需要使用者在一定周期内对湖面的漂浮垃圾进行打捞,也会消费人力。
[0004]专利技术人在湖边观察,发现湖的某一个近岸区域通常聚集有大量的漂浮垃圾,且不同季节漂浮垃圾的聚集区域存在差异。这是因为风作用于湖面,在湖面上形成波浪,这些波浪会使漂浮垃圾向波浪的扩散方向移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聚集区的漂浮垃圾进行打捞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打捞漂浮垃圾,具有耗费人力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0007]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包括两个箱体,两个箱体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两个箱体之间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连接框,两个箱体通过两个连接框连为一体;两个箱体均无前后两侧侧板,每个箱体中均安装有多个漂浮球;两个箱体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涡轮组件、垃圾输送组件和收集箱;收集箱可拆卸式设置在该装置中;打捞装置打捞相应水域的漂浮垃圾时,涡轮组件启动,涡轮组件的涡轮叶片转动并能够插入水中,使水流向垃圾输送组件流动,使漂浮垃圾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向垃圾输送组件;流至垃圾输送组件的漂浮垃圾,能够在垃圾输送组件的作用下输送并储存在收集箱中。
[0008]通过设置漂浮球为整个装置提供足够的浮力;通过设置涡轮组件,用于扰动水流,使水流和漂浮垃圾一起流向垃圾输送组件;通过设置垃圾输送组件能够将漂浮垃圾输送并储存在收集箱中;清理人员可以对收集箱中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所以可以将该打捞装置通过绳索等装置稳固的设置在湖面漂浮垃圾的聚集区,在涡轮组件的作用下,使漂浮垃圾流向垃圾输送组件,然后漂浮垃圾在垃圾输送组件的作用下,输送并储存在收集箱中。
[0009]进一步的是,涡轮组件包括位于两个箱体之间,且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箱体转动连接;两个箱体中,其中一个箱体远离第一转轴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固连;两个箱体之间的第一转轴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轮毂;轮毂的外壁上固定多个涡轮叶片,多个涡轮叶片绕第一转轴周向均匀分布。
[0010]通过设置防水电机,可以带动第一转轴,使轮毂和涡轮叶片转动,涡轮叶片在转动
过程中,可以插入水中扰动水体,使水流向垃圾输送组件流动,漂浮垃圾在水流的作用下,和水流一起移动至垃圾输送组件。
[0011]进一步的是,涡轮叶片的叶尖至第一转轴中心线的距离为a;第一转轴的中心线距水面的距离为b;轮毂的半径为c;a>b>c。
[0012]通过上述限制,使第一转轴和轮毂均位于水面以上,由于第一转轴和轮毂能够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以如果漂浮垃圾与第一转轴和轮毂接触,一些柔性的漂浮垃圾会缠绕在第一转轴或轮毂上,影响防水电机的工作,因此上述限制可以避免漂浮垃圾缠绕在第一转轴和轮毂上。
[0013]进一步的是,涡轮叶片包括浸水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和轮毂连接,另一端和浸水部一体成型;防水电机使涡轮叶片离开水面并向上转动时,涡轮叶片的浸水部向水面倾斜。
[0014]通过设置浸水部,当涡轮叶片移动到最低位置时,浸水部完全浸入水中;当涡轮叶片离开水面并向上转动时,如果浸水部黏粘有漂浮垃圾,这些漂浮垃圾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浸水部的斜面向下滑动,脱离浸水部;所以上述限制可以避免浸水部黏粘柔性的漂浮垃圾。
[0015]进一步的是,涡轮叶片的表面为渗碳处理。
[0016]通过对涡轮叶片的表面作渗碳处理,既可以提高涡轮叶片的强度,又可以降低摩擦系数,避免涡轮叶片黏粘漂浮垃圾。
[0017]进一步的是,垃圾输送组件包括具有漏水孔的漏水板,漏水板由收集箱所在的一侧向涡轮组件所在的一侧由高向低倾斜设置;漏水板与两个箱体的侧板垂直,漏水板靠近收集箱的一端固定有和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相应箱体的侧板上;漏水板靠近两个箱体的两端,其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和漏水板垂直的挡板;两个挡板相互平行,且两个挡板与相应箱体的外壁接触;漏水板的下方设有和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箱体转动连接,第二转轴远离防水电机的一端伸出相应的箱体,且伸出端安装有第一带轮,第一转轴未连接防水电机的一端伸出相应的箱体,且伸出端安装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漏水板的正下方设有转轮,转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转轮的非圆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座铰接在漏水板的下表面。
[0018]通过上述设计,当防水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时,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使第二转轴和转轮转动;转轮带动连杆,使漏水板绕第三转轴向上或向下往复转动;由于漏水板远离第三转轴的一侧有很大一部分浸入水中(第二转轴和转轮未浸入水中),所以漂浮垃圾会漂在该部分漏水板上方的水面上;所以在漏水板的带动下,漂浮垃圾会和漏水板一起向上移动,漂浮垃圾中的水通过漏水板的漏水孔漏出;漏水板向上转动的过程中,当漏水板向收集箱中倾斜时,漏水板上的漂浮垃圾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向收集箱中。
[0019]进一步的是,打捞装置的尾部设置有卡槽,收集箱可拆卸式设置在卡槽中。
[0020]通过设置卡槽,可以使收集箱通过卡槽可拆卸式设置在该装置的尾部。
[0021]进一步的是,收集箱靠近漏水板的一侧敞口,漏水板的上端插入收集箱中;收集箱的底板上开设有能够漏水的通孔。
[0022]通过设置能够漏水的通孔,使储存在收集箱中的漂浮垃圾能够充分的分离水分,避免清理收集箱时,因收集箱和漂浮垃圾的整体重量较重,而不能省力的拆卸和清理。
[0023]进一步的是,收集箱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把手。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通过设置涡轮组件,用于扰动水流,使水流和漂浮垃圾一起流向垃圾输送组件;通过设置垃圾输送组件能够将漂浮垃圾输送并储存在收集箱中;清理人员可以对收集箱中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所以可以将该装置设置在湖面漂浮垃圾的聚集区,在涡轮组件的作用下,使漂浮垃圾流向垃圾输送组件;然后漂浮垃圾在垃圾输送组件的作用下,输送并储存在收集箱中;所以和现有技术中人工打捞相比,可以减省人力;与打捞船打捞相比,可以时刻对聚集区的漂浮垃圾进行打捞,减少漂浮垃圾对湖水的影响,同时也能减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显示了防水电机和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箱体(1),两个箱体(1)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两个箱体(1)之间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连接框(3),两个箱体(1)通过两个连接框(3)连为一体;两个箱体(1)均无前后两侧侧板,每个箱体(1)中均安装有多个漂浮球(2);两个箱体(1)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涡轮组件(6)、垃圾输送组件和收集箱(4);收集箱(4)可拆卸式设置在该装置中;打捞装置打捞相应水域的漂浮垃圾时,涡轮组件(6)启动,涡轮组件(6)的涡轮叶片(62)转动并能够插入水中,使水流向垃圾输送组件流动,使漂浮垃圾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向垃圾输送组件;流至垃圾输送组件的漂浮垃圾,能够在垃圾输送组件的作用下输送并储存在收集箱(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组件(6)包括位于两个箱体(1)之间,且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61),第一转轴(61)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箱体(1)转动连接;两个箱体(1)中,其中一个箱体(1)远离第一转轴(6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防水电机(64),防水电机(64)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61)固连;两个箱体(1)之间的第一转轴(6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轮毂;轮毂的外壁上固定多个涡轮叶片(62),多个涡轮叶片(62)绕第一转轴(61)周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片(62)的叶尖至第一转轴(61)中心线的距离为a;第一转轴(61)的中心线距水面的距离为b;轮毂的半径为c;a>b>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片(62)包括浸水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和轮毂连接,另一端和浸水部一体成型;防水电机(64)使涡轮叶片(62)离开水面并向上转动时,涡轮叶片(62)的浸水部向水面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打捞湖面漂浮垃圾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展,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