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49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冰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冰箱可以包括: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第二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加热器,用于向制冰隔室供应热流;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cold);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冷却器,冰箱的运转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不同。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不同。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80065211.4、申请日为2019年10月0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冰箱”的分案申请。


[0002]本说明书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0003]一般而言,一般而言,冰箱是能够在由门遮蔽的内部的储存空间中以低温方式储存食物的家用电器。所述冰箱通过利用冷气来冷却储存空间内部,可以将所储存的食物以冷藏或冷冻状态保存。通常,在冰箱提供有用于制冰的制冰器。所述制冰器将从供水源或水箱供应的水容置在托盘后,通过冷却水来生成冰。
[0004]并且,所述制冰器可以将制冰结束的冰以加热方式或旋扭方式从所述冰托盘移冰。如上所述自动地供水及移冰的制冰器以向上方呈开口的方式形成,从而盛起成型的冰。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制冰器中制成的冰如月牙模样或立方体模样等其至少一面具有平坦的面。
[0005]另外,在冰的模样形成为球形的情况下,在使用冰时将可以更加便利,并能够向用户提供另类的使用感。并且,在将制成的冰储存时,也能够使冰间接触的面积最小化,从而能够使冰彼此缠结的情形最小化。
[0006]作为现有文献的韩国授权特许公报第10

1850918号(以下称为“现有文献1”)中披露有制冰器。
[0007]现有文献1的制冰器包括:上部托盘,排列有半球形态的复数个上部壳,包括从两侧端向上侧延伸的一对联接件引导部;下部托盘,排列有半球形态的复数个下部壳,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上部托盘;转轴,连接在所述下部托盘和上部托盘的后端,以使所述下部托盘相对于所述上部托盘旋转;一对联接件,其一端连接在所述下部托盘,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联接件引导部;以及上部推挤销组件,在其两端部插入到所述联接件引导部的状态下,分别连接在所述一对联接件,并与所述联接件一同升降。
[0008]在现有文献1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利用半球形态的上部壳及半球形态的下部壳来生成球形态的冰,但是由于冰在上部壳及下部壳中同时生成,水中包含的气泡未能完全地排出,而是气泡将分散在水内部,存在有所生成的冰不透明的缺点。
[0009]作为现有文献的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9

269172号(以下称为“现有文献2”)中披露有制冰装置。
[0010]现有文献2的制冰装置包括:制冰碟;加热部,加热供应到制冰碟的水的底部。
[0011]在现有文献2的制冰装置的情况下,在制冰过程中,利用加热器加热制冰块的一侧面及底面的水。由此,在水面侧进行凝固,并在水内引起对流,从而可以生成透明冰。
[0012]当随着进行透明冰的生长,制冰块内的水的体积变小时,凝固速度将逐渐地变快,从而无法引起与凝固速度相适应的充分的对流。
[0013]因此,在现有文献2的情况下,当水的大致2/3程度被凝固时,通过增加加热器的加热量来抑制凝固速度的上升。
[0014]但是,根据现有文献2,在水的体积单纯地减少时使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因而难以生成根据冰的形态而具有均匀的透明度的冰。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能够与形态无关地生成透明度整体上均匀的冰。
[00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所生成的冰的每单位高度的透明度变得均匀的冰箱。
[00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根据冰箱的运转模式而能够改变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从而能够调节透明度和制冰速度。
[00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用户的需求透明度而能够改变加冷量和/或透明冰加热器的加热量的冰箱。
[0020]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21]根据一侧面的冰箱,其可以包括: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Cold);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制冰隔室为水被所述冷流(Cold)相变为冰的空间;第二托盘,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并连接在驱动部,从而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接触,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隔开;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相邻配置;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及所述驱动部。
[0022]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供水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移动到制冰位置之后,使所述冷却器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冷流(Cold)。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沿着正方向移动到移冰位置之后朝向反方向移动。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移冰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组件沿着反方向移动到供水位置之后开始供水。
[0023]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Cold)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所述加热器,从而能够使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中的气泡从生成冰的部分朝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
[0024]冰箱的运转模式至少可以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变得不同。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非透明冰模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透明冰模式和所述非透明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变得不同。
[0025]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而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
[0026]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非透明冰模式。所述控制部可
以控制成,在所述透明冰模式和所述非透明冰模式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彼此变得不同。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或者关闭所述加热器。
[0027]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冰贮存器,设置在所述储存室,用于保存所述制冰隔室中所生成的冰。所述第一模式可以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满冰状态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冰贮存器处于非满冰状态的非满冰模式。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满冰模式和所述非满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变得不同。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增加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增加,在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减少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减少。
[0028]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冰贮存器,设置在所述储存室,用于保存所述制冰隔室中所生成的冰,所述第一模式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其中,包括: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制冰隔室为水被所述冷流相变为冰的空间;第二托盘,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连接于驱动部,以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接触,而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隔开;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相邻配置;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驱动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向移冰位置移动,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移冰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移动到供水位置之后开始供水,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位于所述第一托盘或所述第二托盘的一侧的加热器,使得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中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冰箱的运转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透明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非透明冰模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和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量中的一种以上彼此不同,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从所述非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在从所述透明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透明冰模式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在按单位高度区分所述制冰隔室的情况下,所述制冰隔室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上部区域,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三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供水部配置,所述第二部分相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加热器配置,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所述冰箱还包括形成有贯通孔的托架,由所述冷却器供给的冷流经由所述贯通孔向所述制冰隔室的周边供给。2.一种冰箱,其中,包括:储存室,用于保存食物;冷却器,用于向所述储存室供应冷流;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储存室内的温度;第一托盘,形成制冰隔室的一部分,所述制冰隔室为水被所述冷流相变为冰的空间;
第二托盘,形成所述制冰隔室的另一部分,连接于驱动部,以在制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接触,而在移冰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隔开;供水部,用于向所述制冰隔室供应水;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制冰隔室的水或冰的温度;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中的至少一方相邻配置;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驱动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制冰隔室中冰的生成结束之后,为了取出所述制冰隔室的冰,使所述第二托盘向移冰位置移动,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移冰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二托盘移动到供水位置之后开始供水,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冷却器供应冷流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启位于所述第一托盘或所述第二托盘的一侧的加热器,使得溶解于所述制冰隔室内部的水中的气泡能够从生成冰的部分向液体状态的水侧移动而生成透明的冰;冰箱的运转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是冰贮存器处于满冰状态的满冰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所述冰贮存器处于非满冰状态的非满冰模式,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所述满冰模式和所述非满冰模式下使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彼此不同,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在从所述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非满冰模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在从所述非满冰模式转换到所述满冰模式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冷却器的加冷量,在按单位高度区分所述制冰隔室的情况下,所述制冰隔室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上部区域,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制冰隔室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三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供水部配置,所述第二部分相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加热器配置,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制冰隔室的每单位高度的水质量比所述制冰隔室的第三部分小的部分,所述冰箱还包括形成有贯通孔的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勋李旭镛朴钟瑛李东埙廉昇燮裴容浚孙圣均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