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43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辅助称重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应用在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板以及设置在床板上的第二脚轮;所述的单元称重仪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具有通道,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支撑座上通过弹性件支撑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应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具有第一倾斜面;基座,所述基座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第二倾斜面相对应;测量传感器,所述测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座支撑安装在所述测量传感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元称重仪操作方便,成本低,为可重复利用装置,不同的患者称重不需要更换专用称重床,可配合普通的带轮医疗床使用,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称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

技术介绍

[0002]重症患者体重减轻是最普遍的临床体征,重症患者机体的能量代谢多处于分解代谢期,由于不能进食或食欲降低,常常造成热能摄入不足,体重持续下降,在一定时间段内,患者减少的体重占原体重的30%

40%时会危及生命。
[0003]对患者体重的称量在计算患者能量需要、评价营养状态、判定营养治疗效果时尤为重要。对重症患者,在确定能量和营养素供给的时候应该按照患者当时的实际体重来计算,这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营养供给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
[0004]另一方面,随着精细医疗越来越被重视,根据患者真实体重来决定某些药物的剂量比用估算的理想体重往往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如感染性休克病人指南推荐1小时极束化治疗中补液量为30ml/kg;大部分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体重计算;部分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的剂量等。
[0005]目前供称量卧床患者体重的设备,但价格昂贵,不适于推广实用,使得仍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缺乏直接测量卧床重症患者体重的设备,临床上观察卧床患者的体重变化比较困难,因此,临床迫切需求一个简便、经济、易行、可重复的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旨在解决目前供称量卧床患者体重的设备,价格昂贵,不便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应用在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板以及设置在床板上的第二脚轮,所述第二脚轮的支轴转动设置在脚轮架上,所述脚轮架转动设置在支撑腿上,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床板上;
[0009]所述的单元称重仪包括:
[0010]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具有通道,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支撑座上通过弹性件支撑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应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具有第一倾斜面;
[0011]基座,所述基座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第二倾斜面相对应;
[0012]测量传感器,所述测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座支撑安装在所述测量传感器上。
[0013]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元称重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测量传感器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通过测量传感器进行称重测量的数据通过控制器进行数据的显示以及记录。
[0014]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第一脚轮,便
于推动单元称重仪进行移动。
[0015]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支撑弹簧,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支撑弹簧支撑连接。
[0016]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传感器内支撑滑动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与所述支撑座内壁之间通过支撑弹簧支撑连接,所述限位柱底端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座内,且所述限位柱底端与所述支板之间固定连接。
[0017]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元称重仪还包括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升降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滑动延伸至支撑座内,且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支板之间固定连接。
[0018]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脚轮抵在所述倾斜板上时,所述第二脚轮的支轴所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面底端所处的高度,以使得第二脚轮的支轴可以顺利的直接抵在第二倾斜面上,便于支撑沿第二倾斜面继续推移。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单元称重仪在使用时,将床体的四个第二脚轮沿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面组成的斜面推到限位柱上,可以通过测量传感器测量出患者体重;本技术提供的单元称重仪具有的优点包括:操作方便,成本低,精度高,为可重复利用装置,不同的患者称重不需要更换专用称重床,可配合普通的带轮医疗床使用,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在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在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中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100、基座;101、倾斜板;102、第一脚轮;200、支撑座;201、通道;202、限位柱;2021、第一倾斜面;203、第二倾斜面;300、测量传感器;400、脚踏板;401、升降杆;402、支板;403、支撑弹簧;500、床板;501、第二脚轮;502、脚轮架;503、支撑腿;600、控制器;601、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8]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应用在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板500以及设置在床板500上的第二脚轮501,所述第二脚轮501的支轴转动设置在脚轮架502上,所述脚轮架502转动设置在支撑腿503上,所述支撑腿503固定安装在床
板500上。
[0029]其中,为实现对床体的称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元称重仪包括:
[0030]支撑座200,所述支撑座200上具有通道201,所述支撑座200上还具有第二倾斜面203,所述支撑座200上通过弹性件支撑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203相对应的限位柱202,所述限位柱202上具有第一倾斜面2021;
[0031]基座100,所述基座100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板101,所述倾斜板101与第二倾斜面203相对应;
[0032]测量传感器300,所述测量传感器300安装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支撑座200支撑安装在所述测量传感器300上。
[0033]在本技术提供的单元称重仪的具体使用中,推行该单元称重仪,使倾斜板101将第二脚轮501托起,并进一步使得第二脚轮501的支轴推行到第二倾斜面203上,随着第二脚轮501的支轴沿第二倾斜面203继续上移,使得所述支轴抵在第一倾斜面2021上,并越过限位柱202后,通过限位柱202的限位支撑将第二脚轮501的支轴支撑架设在第二倾斜面203上,此时第二脚轮501悬空于通道201内;同理,将其他的单元称重仪分别对应设置于其他的第二脚轮501上,以此利用多组单元称重仪将床体撑起,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应用在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板以及设置在床板上的第二脚轮,所述第二脚轮的支轴转动设置在脚轮架上,所述脚轮架转动设置在支撑腿上,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床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称重仪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具有通道,所述支撑座上还具有第二倾斜面,所述支撑座上通过弹性件支撑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应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具有第一倾斜面;基座,所述基座的端部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第二倾斜面相对应;测量传感器,所述测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座支撑安装在所述测量传感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称重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测量传感器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重患者床单元称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第一脚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岩刘廷宇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