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33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包括驾驶室,还包括:空气回流机构,所述空气回流机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上,所述空气回流机构包括分流箱、多个出风管、抽风机、导风管和集风机构,所述分流箱固定在所述驾驶室的外顶壁上,多个所述出风管一端等距连通固定在所述分流箱上、另一端贯穿所述驾驶室的顶壁并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内部,所述导风管一端连通固定在所述分流箱上、另一端连通固定在所述集风机构上,所述集风机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利用空气回流机构能够增强驾驶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再利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来达到对驾驶室内空气降温的目的,能够高效的达到对驾驶室内空气降温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

技术介绍

[0002]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驾驶室是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职业驾驶员日夜工作的地方。其结构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工作效率和健康。驾驶室一般采用金属薄壳结构,并与车架柔性相连,不承受载荷,属于非承载式车身。工程车包括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等,上述工程车辆基本都是依靠驾驶员在驾驶室内进行操作控制,但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夏天,为了完成某个工程,基本上都是在晴朗天气下进行,这就使得驾驶室暴露在烈日下,驾驶室内温度很高,而现有的工程车的驾驶室内没有高效的散热机构,顶多只能依靠一个风扇对驾驶室内进行散热,散热效果非常差,不利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容易造成驾驶员中暑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驾驶室内没有高效的散热机构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包括驾驶室,还包括:空气回流机构,所述空气回流机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上,所述空气回流机构包括分流箱、多个出风管、抽风机、导风管和集风机构,所述分流箱固定在所述驾驶室的外顶壁上,多个所述出风管一端等距连通固定在所述分流箱上、另一端贯穿所述驾驶室的顶壁并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内部,所述导风管一端连通固定在所述分流箱上、另一端连通固定在所述集风机构上,所述集风机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上,所述抽风机连通固定在所述导风管上,所述抽风机固定在所述分流箱的外顶壁上;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固定在所述分流箱和所述导风管上,所述制冷机构包括盒体和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盒体固定在所述分流箱的外顶壁上,所述盒体连通固定在所述导风管上,多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等距且镶嵌固定在所述盒体的顶壁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部。
[0005]优选的,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在所述盒体上。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棚,所述防护棚固定在所述盒体上。
[0007]优选的,还包括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固定在所述盒体和抽风机之间的所述导风管上。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固定在所述盒体和抽风机之间的所述导风管上。
[0009]优选的,还包括提神机构,所述提神机构设在所述盒体上。
[0010]优选的,所述提神机构包括遮挡盖、圆筒、精油膏存放筒和密封圈,所述遮挡盖固定在所述圆筒上,所述密封圈套装固定在所述圆筒上,所述圆筒螺纹插装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精油膏存放筒插装在所述盒体内部的所述圆筒上。
[001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有益效果在于:该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在使用时,启动抽风机和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能够将驾驶室内的空气通过集风机构抽到导风管中,在空气经过导风管中时,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协助下,由于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朝向盒体内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面设置在盒体的外部,进而能够对盒体内部经过的空气进行降温,经过降温的空气被导风管排到分流箱中,最后由分流箱通过多个出风管排到驾驶室内,进而达到对驾驶室内高效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左视图。
[0013]图中:驾驶室1、分流箱2、出风管3、抽风机4、导风管5、第一集风管6、第二集风管7、进风管8、过滤箱9、盒体10、半导体制冷片11、防护棚12、遮挡盖13、圆筒14、精油膏存放筒15、密封圈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实施例1参照图1

3,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包括驾驶室1,还包括:空气回流机构,空气回流机构固定在驾驶室1上,空气回流机构包括分流箱2、多个出风管3、抽风机4、导风管5和集风机构,分流箱2固定在驾驶室1的外顶壁上,多个出风管3一端等距连通固定在分流箱2上、另一端贯穿驾驶室1的顶壁并延伸至驾驶室1的内部,利用多个出风管3,将分流箱2内部空气分散在驾驶室1的内部,导风管5一端连通固定在分流箱2上、另一端连通固定在集风机构上,集风机构固定在驾驶室1上,抽风机4连通固定在导风管5上,抽风机4固定在分流箱2的外顶壁上;抽风机4和集风机构之间的导风管5设在驾驶室1的外后侧,让导风管5既不会影响驾驶室1内驾驶员的视野,还不会影响驾驶室1两侧车门的打开。
[0016]集风机构包括第一集风管6、多个第二集风管7和多个进风管8,多个第二集风管7一端连通固定在第一集风管6上、另一端贯穿驾驶室1的侧壁并延伸至驾驶室1的内部,多个进风管8等距且均分的固定在驾驶室1内部的多个第二集风管7上;多个进风管8分散在驾驶室1内座椅的两侧,让进风管8在驾驶室1内的分布不受座椅的影响。
[0017]制冷机构,制冷机构固定在分流箱2和导风管5上,制冷机构包括盒体10和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电性串联在一起,并且半导体制冷片11电性连接有供电设备上,盒体10固定在分流箱2的外顶壁上,盒体10连通固定在导风管5上,多个半导体制
冷片11等距且镶嵌固定在盒体10的顶壁上,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冷面设置在盒体10的内部。由于半导体制冷片11的特性,半导体制冷片11不能在制冷的同时会有热量的产生,让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热面设置在盒体10的外部的方式,既方便半导体制冷片11的散热,还不会影响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冷面对盒体10内部空气的制冷。
[0018]该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在使用时,启动抽风机4和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在抽风机4的作用下,能够将驾驶室1内的空气通过集风机构抽到导风管5中,在空气经过导风管5中时,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的协助下,由于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冷面朝向盒体10内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热面设置在盒体10的外部,进而能够对盒体10内部经过的空气进行降温,经过降温的空气被导风管5排到分流箱2中,最后由分流箱2通过多个出风管3排到驾驶室1内,进而达到对驾驶室1内高效散热的目的。
[0019]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热面是设置在盒体10的外部的,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热面完全暴露的外界环境中,日晒雨淋均会损伤半导体制冷片11,参照图1和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固定在盒体10上。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棚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包括驾驶室(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回流机构,所述空气回流机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1)上,所述空气回流机构包括分流箱(2)、多个出风管(3)、抽风机(4)、导风管(5)和集风机构,所述分流箱(2)固定在所述驾驶室(1)的外顶壁上,多个所述出风管(3)一端等距连通固定在所述分流箱(2)上、另一端贯穿所述驾驶室(1)的顶壁并延伸至所述驾驶室(1)的内部,所述导风管(5)一端连通固定在所述分流箱(2)上、另一端连通固定在所述集风机构上,所述集风机构固定在所述驾驶室(1)上,所述抽风机(4)连通固定在所述导风管(5)上,所述抽风机(4)固定在所述分流箱(2)的外顶壁上;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固定在所述分流箱(2)和所述导风管(5)上,所述制冷机构包括盒体(10)和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1),所述盒体(10)固定在所述分流箱(2)的外顶壁上,所述盒体(10)连通固定在所述导风管(5)上,多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1)等距且镶嵌固定在所述盒体(10)的顶壁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1)的制冷面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工程车辆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