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131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助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基聚酰胺PA56 10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助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助剂是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的化学品。纺织助剂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赋予纺织品各种特殊功能和风格,如柔软、防皱、防缩、防水、抗菌、抗静电、阻燃等,还可以改进染整工艺,起到节约能源和降低加工成本的作用。纺织助剂对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水平以及在纺织产业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织物整理是在织物上施加一种整理剂,它能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从而赋予织物特殊的功能。例如憎水憎油整理是以具有低表面张力的整理剂处理织物,改变纤维的表面特性,使织物表面不易被水或油润湿和铺展,从而达到憎水憎油的目的。防污整理和易去污整理是通过改变纤维的表面性能或表面状态,使织物在穿着、使用条件下不易沾附污垢,或将已沾附的污垢易于洗涤并不再沾污的加工工艺。CN200710067280.8 公开了一种含氟憎水憎油织物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含氟憎水憎油织物整理剂为乳白色带蓝色荧光的乳液,其制备方法为:以含氟单体、烃类不饱和单体、酸性单体和功能性单体组成的四元单体为原料,在引发剂、调节剂、缓冲剂及乳化剂的存在下,用乳液共聚法合成得到所述的含氟憎水憎油织物整理剂。该含氟憎水憎油织物整理剂具有良好憎水憎油效果、良好外观和稳定性、与其它印染助剂有良好配伍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基本无“三废”。 CN201510801376.7公开了 一种含氟双疏织物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烧瓶中加入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软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交联单体、丙烯酸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和N,N

二甲基甲酰胺,加热搅拌,经反应后制得含氟双疏织物整理剂高聚物。滴加过硫酸钾饱和水溶液,继续保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出料,将所得聚合物溶解醇溶剂中,可以制得含氟双疏织物整理剂。
[0003]虽说上述织物整理剂疏水和疏油性能均较佳,但是上述织物整理剂中均含有氟,并且在制备过程中均需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导致后续废液的处理困难,提高了生产成本,容易产生环保问题。并且上述整理剂的缺少抗菌和抗静电功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环保多功能纺织整理助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基聚酰胺PA56
ꢀꢀꢀꢀꢀꢀꢀꢀꢀꢀꢀꢀꢀꢀꢀꢀ
10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35

50份木质素
ꢀꢀꢀꢀꢀꢀꢀꢀꢀꢀꢀꢀꢀꢀꢀꢀꢀꢀꢀꢀꢀꢀꢀꢀꢀꢀ
20

40份复合酶粉
ꢀꢀꢀꢀꢀꢀꢀꢀꢀꢀꢀꢀꢀꢀꢀꢀꢀꢀꢀꢀꢀꢀꢀꢀ
16

20份
脱乙酰甲壳质
ꢀꢀꢀꢀꢀꢀꢀꢀꢀꢀꢀꢀꢀꢀꢀꢀꢀꢀ6‑
15份纳米银粉
ꢀꢀꢀꢀꢀꢀꢀꢀꢀꢀꢀꢀꢀꢀꢀꢀꢀꢀꢀꢀꢀꢀꢀꢀ5‑
10份磷酸氢二钠
ꢀꢀꢀꢀꢀꢀꢀꢀꢀꢀꢀꢀꢀꢀꢀꢀꢀꢀꢀꢀꢀꢀ5‑
10份氧化锌
ꢀꢀꢀꢀꢀꢀꢀꢀꢀꢀꢀꢀꢀꢀꢀꢀꢀꢀꢀꢀꢀꢀꢀꢀꢀꢀ4‑
8份消泡剂
ꢀꢀꢀꢀꢀꢀꢀꢀꢀꢀꢀꢀꢀꢀꢀꢀꢀꢀꢀꢀꢀꢀꢀꢀꢀꢀ3‑
6份引发剂
ꢀꢀꢀꢀꢀꢀꢀꢀꢀꢀꢀꢀꢀꢀꢀꢀꢀꢀꢀꢀꢀꢀꢀꢀꢀꢀ2‑
4份;所述复合酶粉中包括纤维素酶、β

木糖苷酶和α

甘露糖苷酶,每g酶粉中,含有纤维素酶500

1000U、β

木糖苷酶300

600U和 α

甘露糖苷酶1000

2000U。
[0006]本方案中,生物基聚酰胺PA56主要原料来自可再生植物性原料,无毒亲肤,与木质素在引发剂作用下,增加了生物基聚酰胺PA56的粘合性,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薄膜,配合复合酶粉中的多种组合酶对织物表面的侵蚀,使得上述一层或者氧化锌多层薄膜与织物特别是棉织物表面的结合更为紧密,再配合脱乙酰甲壳质将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银粉和抗紫外功能的氧化锌包裹在内,粘附在棉织物表面,可大大改善织物防水、防静电、抗菌、抗紫外线和抗褶皱等功能。
[0007]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所述复合酶粉由以下步骤制备:将纤维素酶液、β

木糖苷酶液和α

甘露糖苷酶混合后加入载体制浆、经真空低温喷雾干燥得到复合酶粉;所述载体为麦芽糊精。使用麦芽糊精可以方便的造粒,并且在低温保存状态下对复合酶进行保护。
[0008]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所述真空低温喷雾干燥的参数为,真空度0.05

0.06MPa,温度35

40℃。上述低温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生物酶的活性。
[0009]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所述纳米银粉的平均粒径为60

150nm。上述粒径的纳米银粉成本合理,抗菌效果好。
[0010]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酸钾。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钾,环保并且对人体无毒,成本可控。
[0011]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消泡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硅醚共聚物的分子中,硅氧烷段是亲油基,聚醚段是亲水基,所以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既可以用于油性和水性两种发泡体系,并且可以快速消除泡沫,长时间发挥其持续抑泡的功能。
[0012]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0013]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按配方将生物基聚酰胺PA56、木质素、引发剂投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在100

150rpm搅拌速度,0.2

0.4MPa压力下,温度60

80℃下反应;2)粉碎制粒:冷却至常温后,粉碎制粒,过200目筛,得混合物A;3)混合:将混合物A、配方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复合酶粉、脱乙酰甲壳质、纳米银粉、磷酸氢二钠和氧化锌充分混合,分装,保存在4

8℃。
[0014]进一步的,上述多功能纺织助剂的应用,使用时,将多功能纺织助剂制成20

40g/L的水溶液,将织物二浸二轧,浸泡浴比为1:10

20,每次浸泡时间为80

120min,浸泡温度为35

40℃;挤轧速度为2

4cm/s,压力为2

5kg/cm2,轧余率为8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物基聚酰胺PA56
ꢀꢀꢀꢀꢀꢀꢀꢀꢀꢀꢀꢀꢀꢀꢀ
10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35

50份木质素
ꢀꢀꢀꢀꢀꢀꢀꢀꢀꢀꢀꢀꢀꢀꢀꢀꢀꢀꢀꢀꢀꢀꢀꢀꢀ
20

40份复合酶粉
ꢀꢀꢀꢀꢀꢀꢀꢀꢀꢀꢀꢀꢀꢀꢀꢀꢀꢀꢀꢀꢀꢀꢀ
16

20份脱乙酰甲壳质
ꢀꢀꢀꢀꢀ6‑
15份纳米银粉
ꢀꢀꢀꢀꢀꢀꢀꢀꢀꢀꢀꢀꢀꢀꢀꢀꢀꢀꢀꢀꢀꢀꢀ5‑
10份磷酸氢二钠
ꢀꢀꢀꢀꢀꢀꢀꢀꢀꢀꢀꢀꢀꢀꢀꢀꢀꢀꢀꢀꢀ5‑
10份氧化锌
ꢀꢀꢀꢀꢀꢀꢀꢀꢀꢀꢀꢀꢀꢀꢀꢀꢀꢀꢀꢀꢀꢀꢀꢀꢀ4‑
8份消泡剂
ꢀꢀꢀꢀꢀꢀꢀꢀꢀꢀꢀꢀꢀꢀꢀꢀꢀꢀꢀꢀꢀꢀꢀꢀꢀ3‑
6份引发剂
ꢀꢀꢀꢀꢀꢀꢀꢀꢀꢀꢀꢀꢀꢀꢀꢀꢀꢀꢀꢀꢀꢀꢀꢀꢀ2‑
4份;所述复合酶粉中包括纤维素酶、β

木糖苷酶和α

甘露糖苷酶,每g酶粉中,含有纤维素酶500

1000U、β

木糖苷酶300

600U和 α

甘露糖苷酶1000

2000U。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粉由以下步骤制备:将纤维素酶液、β

木糖苷酶液和α

甘露糖苷酶混合后加入载体制浆、经真空低温喷雾干燥得到复合酶粉;所述载体为麦芽糊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织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低温喷雾干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潘锡安李炬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孚油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