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30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百叶窗,在箱体的内侧对应出风口的位置固定有轴流风机安装支架,在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一竖壁和第二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侧板,防水侧板为平板结构并朝向出风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防水侧板的底边与百叶窗的开口焊接,防水侧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竖壁和第二竖壁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出风口防水结构,在保证通风和散热的前提下,有效的保证雨水不会进入箱体内部,兼顾了通风散热和防雨的问题。兼顾了通风散热和防雨的问题。兼顾了通风散热和防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属于交通基础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站牌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部电气结构复杂,为了保证站牌的正常工作,良好的通风、散热功能是站牌必不可少的。
[0003]站牌通风散热方式为通过在出风口加装轴流风机的方式进行,出风口通常设置在站牌侧面位置,出风口内部固定有轴流风机安装支架,如果出风口处进水,则会影响到内部轴流风机的正常工作,进水如果过多,可能会流到站牌的电气模块,造成电气短路甚至起火等严重后果,因此,站牌对出风口防水有比较高的需求。
[0004]传统的出风口防水结构为在出风口处设置百叶的方式,但是这种结构防水的可靠性较差,遇到狂风暴雨天气,站牌出风口处仍然容易进水。因此,优化站牌传统出风口防水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在满足通风、散热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防止雨水通过出风口进入站牌的箱体内部,保证站牌在雨天可靠工作的站牌出风口防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其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百叶窗,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固定有轴流风机安装支架,在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一竖壁和第二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侧板,所述防水侧板为平板结构并朝向出风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防水侧板的底边与所述百叶窗的开口焊接,所述防水侧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壁和所述第二竖壁焊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底壁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和朝向出风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斜板,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三竖壁的底边焊接,所述底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斜板的顶边焊接,所述斜板的底边设置在所述百叶窗的开口处,与所述箱体的外侧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三竖壁对应轴流风机安装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竖壁和所述第二竖壁对应所述通孔位置处设置有所述防水侧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侧板的顶边与所述第三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雨水落入轴流风机安装支架底部的空隙。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三竖壁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至少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通过第四竖壁焊接在所述箱体的内侧。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防水侧板与所述第一竖壁和所述第二竖壁的连接处涂有密封胶。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侧板的底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为30
°‑
60
°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出风口处安装百叶窗,有效的防止大部分雨水通过出风口进入站牌的箱体内侧,形成了出风口的第一道防水结构;通过在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一竖壁和第二竖壁之间倾斜安装防水侧板,形成第二道防水结构,对进入出风口的雨水进行阻挡,并将其迅速引流至外部,有效的对轴流风机以及站牌内部的电气模块进行防水保护,在保证通风和散热的前提下,避免了因雨水侵入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即使仍然有部分雨水通过防水侧板,雨水也会通过防水侧板的顶边与第三竖壁之间的空隙落入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底部,再通过底壁的斜板将雨水引流至外部。本技术提供的站牌出风口防水结构,通过两道防水结构有效的杜绝了雨水进入箱体内部,保证了站牌在极端恶劣的下雨天依然可以可靠的工作,同时也提高了站牌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技术提供的站牌结构图;
[0017]图2:本技术提供的出风口防水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本技术提供的出风口防水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4: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1]其中,箱体1,进风口2,出风口3,百叶窗4,百叶窗的开口41,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第一竖壁501,第二竖壁502,第三竖壁503,第四竖壁504,底壁505,底板51,斜板52,防水侧板6,防水侧板的顶边601,防水侧板的底边602,轴流风机7,通孔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3,出风口3处设置有百叶窗4,在箱体1的内侧对应出风口3的位置固定有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在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的第一竖壁501和第二竖壁502之间设置有防水侧板6,防水侧板6为平板结构并朝向出风口3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防水侧板6的底边602与百叶窗的开口41焊接,防水侧板6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竖壁501和第二竖壁502焊接。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站牌出风口防水结构的箱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风口2,站牌内部电气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出风口3排至箱体1的外部,冷空气从进风口2进入箱体1的内部,从而增加空气循环,达到降低箱体1内部环境温度的目的。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在箱体1的外侧对应出风口3的位置处设置有百叶窗4,百叶窗4在出风口3处形成第一道防水结构,防止大部分雨水通过出风口3进入箱体1的内侧。在箱体1的内侧对应出风口3的位置焊接有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为了满足通风散热的需求,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的第三竖壁503对应轴流风机安装位置处开设有通孔8,轴流风机7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的第三竖壁503上,轴流风机7至少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在箱体1
的内部温度较高时,轴流风机7启动工作,通过该通孔8将箱体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然而通孔8的设置会导致部分未被百叶窗4阻挡住的雨水有可能进入箱体1的内部,从而影响站牌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在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的第一竖壁501和第二竖壁502之间设置防水侧板6,由于防水侧板6为朝向出风口3的方向倾斜设置的平板结构,且防水侧板6的底边602与百叶窗的开口41焊接,因此,即使有部分雨水通过百叶窗4进入出气口3,也会被防水侧板6阻挡,雨水如图4所示的箭头方向,经防水侧板6阻挡后的雨水通过百叶窗的开口41流至箱体1的外侧,无法进入箱体1的内部,从而保证了站牌工作的可靠性。作为优选的,防水侧板6设置在第一竖壁501和第二竖壁502之间对应通孔8的位置处,在有效防止雨水进入箱体1内部的同时,减少了防水侧板6的数量,降低了成产成本。
[0026]进一步的,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的底壁505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51和朝向出风口3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斜板52,底板51的第一侧边与轴流风机安装支架5的第三竖壁503的底边焊接,底板51的第二侧边与斜板52的顶边焊接,斜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固定有轴流风机安装支架,在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一竖壁和第二竖壁之间设置有防水侧板,所述防水侧板为平板结构并朝向出风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防水侧板的底边与所述百叶窗的开口焊接,所述防水侧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壁和所述第二竖壁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底壁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和朝向出风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斜板,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三竖壁的底边焊接,所述底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斜板的顶边焊接,所述斜板的底边设置在所述百叶窗的开口处,与所述箱体的外侧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安装支架的第三竖壁对应轴流风机安装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竖壁和所述第二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朗进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