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27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该电池包括:电池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位于电池模组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电极输出部连接,第一方向为电池的厚度方向,第二方向为电池的长度方向;支撑件,设置在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中,用于支撑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和用电装置,能够降低电池单体连接处的撕裂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和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电池的容量,通常是将连接的多个电池单体装入具有一定强度的外壳内形成电池。由于电池的工作可靠与否涉及到整个电池乃至用电装置的安全,为此,在电池设计中,对于电池的电连接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能够降低电池单体连接处的撕裂风险。
[000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位于电池模组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电极输出部连接,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极输出部的极性相同或相反,第一方向为电池的厚度方向,第二方向为电池的长度方向;支撑件,设置在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中,用于支撑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
[0005]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池单体与第二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故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电极输出部连接之后会围合形成第一容纳空间,通过在第一容纳空间内设置支撑件,以支撑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极输出部,从而可以降低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极输出部之间的撕裂风险,提高电池的电连接稳定性。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面,两个支撑面分别用于支撑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
[0007]在该实施例中,采用支撑件的两个支撑面分别支撑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极输出部,可以降低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极输出部之间的撕裂风险。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还包括连接面,两个支撑面分别从连接面在第一方向的两端朝向电池模组延伸;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直接连接,在第二方向上,连接面与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之间具有间隙,或者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二方向上,连接面与连接件之间具有间隙。
[0009]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支撑件与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之间或者支撑件与用于连接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的连接件之间具有间隙,可以防止对电极输出部产生的支撑力破坏电极输出部。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具有空腔,支撑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壁,支撑臂为空腔的侧壁,两个支撑面分别为两个支撑壁中相互背离的两个面。
[0011]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件设置成空腔结构,可以减少支撑件的重量,从而减轻电池的重量。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壁之间的至少一个支撑肋。
[0013]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之间设置支撑肋,能够加强支撑件的刚度。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单体为袋状电池单体,在第二方向上,支撑件延伸至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封装位置。
[0015]在该实施例中,将电池单体设置为袋状电池单体,可以降低电池的重量,提高能量密度。另外,支撑件延伸至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封装位置,能够更好地支撑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与封装位置之间具有间隙。
[0017]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件与封装位置之间设置有间隙,便于支撑件装配至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极输出部所围合的第一容纳空间内。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还包括:保护构件,设置在第一端且相对于支撑件远离电池模组,保护构件与支撑件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至少部分第一电极输出部和至少部分第二电极输出部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
[0019]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极输出部与第二电极输出部设置在支撑件与保护构件之间形成的第二容纳空间内,可以很好地保护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护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两个凸部,两个凸部分别从第一连接部在第一方向的两端朝电池模组凸起,至少部分第一电极输出部和至少部分第二电极输出部设置在两个凸部与支撑件之间形成的第二容纳空间内。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在第三方向上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与保护构件固定连接,第四端与保护构件之间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引导至少部分第一电极输出部和至少部分第二电极输出部装配至第二容纳空间内,第三方向为电池的宽度方向。
[0022]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件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与保护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保护构件形成第一开口,以使得至少部分第一电极输出部和至少部分第二电极输出部沿着第一开口插入至第二容纳空间内,可以降低电池的装配复杂性。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和保护构件一体成型。
[0024]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件与保护构件一体成型,可以降低电池的制作工序。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和保护构件的材质相同。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容纳空间在第三方向上贯通保护构件,第三方向为电池的宽度方向。
[0027]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件与保护构件设置为独立的两个部件,能够提高电池的装配灵活性。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是由绝缘材料构成。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是由泡棉、橡胶和塑胶中的至少一种绝缘材料构成。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分别与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
[0031]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件与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可以提高支撑件与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支撑件能够更好地支撑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凸部分别与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凸部上设置有注胶孔,注胶孔用于将结构胶导入第一电极输出部和第二电极输出部与两个凸部之间。
[00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还包括:第一端盖,设置在第一端,第一端盖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
[00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还包括:第二端盖,设置在电池模组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第二端盖上设置有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电池模组的正电极输出部与正电极端子电连接,电池模组的负电极输出部与负电极端子电连接;壳体,设置有两个开口,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盖合两个开口,以将电池模组和支撑件封装在壳体内。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的外壳为包覆膜。
[003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电池,该电池用于为用电装置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110),包括沿第一方向(Z)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池单体(111)和第二电池单体(112),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11)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12)位于所述电池模组(110)在第二方向(X)上的第一端(1101),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11)的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12)的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与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的极性相同或相反,所述第一方向(Z)为所述电池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X)为所述电池的长度方向;支撑件(12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1002)中,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Z)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面(1211/1212),所述两个支撑面(1211/1212)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0)还包括连接面(122),所述两个支撑面(1211/1212)分别从所述连接面(122)在所述第一方向(Z)的两端朝向所述电池模组(110)延伸;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直接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所述连接面(122)与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之间具有间隙,或者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所述连接面(122)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0)具有空腔(123),所述支撑件(12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Z)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壁(1231/1232),所述两个支撑壁(1231/1232)为所述空腔(123)的侧壁,所述两个支撑面(1211/1212)分别为所述两个支撑壁(1231/1232)中相互背离的两个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壁(1231/1232)之间的至少一个支撑肋(1233)。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为袋状电池单体,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所述支撑件(120)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11)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12)的封装位置(110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0)与所述封装位置(1103)之间具有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保护构件(1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1101)且相对于所述支撑件(120)远离所述电池模组(110),所述保护构件(130)与所述支撑件(120)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003),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输出部(111a)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输出部(112a)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003)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01)和两个凸部(1302/1303),所述两个凸部(1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启王红李全坤刘江唐代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