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128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包括外壳与主板,车前挡风玻璃上具备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内安装有车内后视镜;主板固定在外壳的内部,所述主板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用于监测车内滞留人员;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一端与外壳固定,且另一端固定安装区内。该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通过将安装组件与外壳设置在车内后视镜的附近,无需安装在车内的顶棚处,方便进行安装与走线,改装操作难度低,仅需车主即可完成安装作业,无需重新开孔,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汽车内饰。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汽车内饰。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汽车内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报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日常生活中汽车作为大众的代步工具,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依赖汽车。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安全隐患。每年都会有因为司机的疏忽导致儿童滞留在车内导致车内儿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在炎热的夏季,司机因为在车内开空调休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0003]在现有的大部分汽车中,均没有人员滞留报警装置,在汽车熄火关门之后,无法对车内滞留人员进行检测。如果车内滞留的是儿童,儿童无法主动报警,就会对儿童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市场上不乏一些车内人员滞留检测的设备,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985084U的“一种车内滞留人员自动报警装置”,其公开了通过红外传感器进行人体检测的方案,且需要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各个座位的斜上方的顶棚,红外热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红外光的变化来检测运动,缺点是动作灵敏度低,在室外会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造成误检测,检测距离近,易受高温影响,不能检测静止的人体,且由于需设置多个传感器安装在不同位置,增大了设备成本以及安装难度,除了红外传感器检测,还可通过摄像头或座椅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但是,摄像头的成本比较高,对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的要求较高,而且容易侵犯个人隐私,对于座椅压力传感器,需要在每个座椅下面安装,导致传感器的安装数量较多,如果座椅上面有重物会误检测为人体,容易误报。
[0004]目前,对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使用主要在车前测距与倒车雷达,对于车内人员的检测目前较少使用毫米波雷达,随着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用于车内人员的检测将非常适合,公开号为CN107264460A的“一种车内滞留预警调节系统及方法”,其公开了将检测部分安装在车顶灯处,通过雷达波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方案,但是此方案成本比较高,且需布置在车内顶棚,导致车内顶部线路加装麻烦,安装方式上也会挑车型,部分车辆加装的话或许会破坏内饰才能留出空间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无论是轿车还是SUV都能快捷安装,新老车辆均可适用,且改装操作难度低,无需重新开孔,在安装过程中不破坏汽车内饰。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包括外壳与主板,其中,
[0007]车前挡风玻璃上具备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内安装有车内后视镜;
[0008]主板固定在外壳的内部,所述主板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用于监测车内滞留人员;
[0009]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一端与外壳固定,且另一端固定安装区内。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用于调整外壳的朝向,以改变毫米波雷达模块的监测范围。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粘接在安装区内。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主板还包括电路板与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毫米波雷达模块均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铰接部,所述铰接部用于转动调节外壳。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其中,
[0015]第一壳体与安装组件固定;
[0016]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组合固定且形成一个中空腔体,所述主板设置在中空腔体内。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电源钮与充电接口。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板还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固定外壳上,用于为电路板供电。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板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固定在电路板上,用于产生声音进行报警。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板还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一氧化碳含量。
[0021]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将安装组件与外壳设置在车内后视镜的附近,无需安装在车内的顶棚处,方便进行安装与走线,改装操作难度低,仅需车主即可完成安装作业,无需重新开孔,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汽车内饰;
[0023](2)设置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可对车内一氧化碳浓度进行实时检测,在检测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人体安全阈值时,由主板进行报警,进一步保障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爆炸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主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安装实施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0031]图7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MCU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0033]图9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电路图;
[0034]图10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蜂鸣器电路图;
[0035]图11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的一氧化碳传感器调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如图1

11所示,本技术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包括外壳1、主板2与安装组件4。
[0038]外壳1为塑料材质注塑形成,整体外形类似车内后视镜,但相对于车内后视镜更小。
[0039]主板2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主板2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21,依据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通过毫米波雷达模块21对车内空间进行扫描检测,可以感知整个座舱的所有区域、探测目标并对其进行高精度分类和生物特征的监测,基于雷达的系统可以提供深度感知,可以透过柔软的材料,比如覆盖在儿童身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包括外壳(1)与主板(2),其中,车前挡风玻璃上具备安装区(300),所述安装区(300)内安装有车内后视镜;主板(2)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主板(2)包括毫米波雷达模块(21),用于监测车内滞留人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组件(4),所述安装组件(4)的一端与外壳(1)固定,且另一端固定安装区(300)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4)用于调整外壳(1)的朝向,以改变毫米波雷达模块(21)的监测范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4)粘接在安装区(300)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2)还包括电路板(22)与温度传感器(26),所述温度传感器(26)与毫米波雷达模块(21)均固定在电路板(22)上,并与电路板(22)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人员滞留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铰接部(41),所述铰接部(41)用于转动调节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民段文强冉林梁明川李金鹏代鑫曼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腾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