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10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颈垫、左大腿垫、右大腿垫、防护拉带以及双腿间枕垫;颈垫一侧通过防护拉带与左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左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左腿向颈部一侧抬起;颈垫另一侧通过防护拉带与右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右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右腿向颈部一侧抬起;双腿间枕垫位于左腿与右腿之间,双腿间枕垫用于支撑左腿或者右腿,使得左腿与右腿张开。本申请中颈垫通过防护拉带与左大腿垫以及右大腿垫连接,双腿间枕垫支撑于双腿之间,可以使得患者双腿屈曲并一定程度张开,实现侧卧低头抱膝姿势,便于开展脊柱穿刺、骨髓穿刺、超声医学中的肾脏穿刺等手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工作中有许多医疗操作需要患者取侧卧位,暴露背部操作地方,如脊柱上的穿刺、骨髓穿刺或者超声医学中的肾脏穿刺等。
[0003]目前,工作中大部分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常见协助摆放体位时只考虑体位摆放是否合适,往往未能很好的顾及到患者的感受和舒适度,如果护理人员过度用力造成患者不舒适,从而引起患者不配合,如果患者不配合,会导致医疗操作的失败或造成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也会引起患者不满意,增加患者投诉的风险。
[0004]例如,公开(公告)号:CN115154153A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手术侧卧位固定装置,其包括手术床本体、翻身支持机构、臂部托持机构和躯干固定机构。但是,使用时,需要操作多个液压缸、伺服电机等,结构复杂,设备昂贵,且操作较为繁琐,导致难以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款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既能让患者配合取合适的侧卧位,又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的侧卧位固定装置。
[0005]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供一款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既能让患者配合取合适的侧卧位,又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的侧卧位固定装置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其中,包括:颈垫、左大腿垫、右大腿垫、防护拉带以及双腿间枕垫
[0009]所述颈垫一侧通过所述防护拉带与所述左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左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左腿向颈部一侧抬起;
[0010]所述颈垫另一侧通过所述防护拉带与所述右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右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右腿向颈部一侧抬起;
[0011]所述双腿间枕垫位于左腿与右腿之间,所述双腿间枕垫用于支撑左腿或者右腿,使得左腿与右腿张开。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拉带包括:
[0013]固定带,所述颈垫一侧通过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左大腿垫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右大腿垫连接,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左大腿垫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右大腿垫滑动连接;
[0014]绳扣,所述绳扣可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带,所述绳扣用于闭合所述固定带,用以调节所述左大腿垫与所述颈垫的距离,以及调节所述右大腿垫与所述颈垫的距离。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大腿垫包括:
[0016]第一垫本体,所述第一垫本体与所述防护拉带连接;
[0017]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一垫本体的另一端扣合连接,用于闭合所述第一垫本体,使得所述第一垫本体套设在左腿上;
[0018]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垫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垫本体形成所述防护拉带滑动的第一腔体。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0020]双环扣或者带扣。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右大腿垫包括:
[0022]第二垫本体,所述第二垫本体与所述防护拉带连接;
[0023]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垫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扣合部与所述第二垫本体的另一端扣合连接,用于闭合所述第二垫本体,使得所述第二垫本体套设在右腿上;
[0024]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垫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垫本体形成所述防护拉带滑动的第二腔体。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0026]双环扣或者带扣。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颈垫包括:
[0028]布层,所述布层一侧通过所述防护拉带与所述左大腿垫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防护拉带与所述右大腿垫连接;
[0029]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布层上。
[00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层包括以下结构中一种:
[0031]海绵、乳胶或者丝绵。
[00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颈垫的中部向内凹陷,所述颈垫的左右两端向外翘起,且所述颈垫的上下两端呈弧形。
[00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腿间枕垫包括:
[0034]第三垫本体;
[0035]第一弧形凹陷部,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垫本体上;
[0036]第二弧形凹陷部,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垫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部的一侧。
[003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0038]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颈垫、左大腿垫、右大腿垫、防护拉带以及双腿间枕垫;颈垫一侧通过防护拉带与左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左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左腿向颈部一侧抬起;颈垫另一侧通过防护拉带与右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右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右腿向颈部一侧抬起;双腿间枕垫位于左腿与右腿之间,双腿间枕垫用于支撑左腿或者右腿,使得左腿与右腿张开。本申请中颈垫通过防护拉带与左大腿垫以及右大腿垫连接,双腿间枕垫支撑于双腿之间,可以使得患者双腿屈曲并一定程度张开,实现侧卧低头抱膝姿势,便于开展脊柱穿刺、骨髓穿刺、超声医学中的肾脏穿刺等手术,结构简单,使
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卧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卧位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绳扣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绳扣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左大腿垫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右大腿垫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颈垫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颈垫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腿间枕垫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50]100、颈垫;200、左大腿垫;300、右大腿垫;400、防护拉带;500、双腿间枕垫;110、布层;120、缓冲层;130、弧形;210、第一垫本体;220、第一扣合部;221、双环扣;230、第一滑动件;310、第二垫本体;320、第二扣合部;330、第二滑动件;410、固定带;420、绳扣;5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颈垫、左大腿垫、右大腿垫、防护拉带以及双腿间枕垫;所述颈垫一侧通过所述防护拉带与所述左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左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左腿向颈部一侧抬起;所述颈垫另一侧通过所述防护拉带与所述右大腿垫连接,用于将右腿固定在颈部,使得右腿向颈部一侧抬起;所述双腿间枕垫位于左腿与右腿之间,所述双腿间枕垫用于支撑左腿或者右腿,使得左腿与右腿张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拉带包括:固定带,所述颈垫一侧通过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左大腿垫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右大腿垫连接,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左大腿垫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右大腿垫滑动连接;绳扣,所述绳扣可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带,所述绳扣用于闭合所述固定带,用以调节所述左大腿垫与所述颈垫的距离,以及调节所述右大腿垫与所述颈垫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大腿垫包括:第一垫本体,所述第一垫本体与所述防护拉带连接;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一垫本体的另一端扣合连接,用于闭合所述第一垫本体,使得所述第一垫本体套设在左腿上;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垫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垫本体形成所述防护拉带滑动的第一腔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卧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坚刘丽圆许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