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及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101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及工作方法,属于结冰风洞建设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结冰风洞的翼型振荡机构振幅和平均迎角均不能无极调节的问题。包括蜗杆、转盘轴承、转筒、旋转直驱马达和模型转轴;转筒转动设置在试验段的侧壁上,模型转轴转动设置在转筒上,转筒与转盘轴承的外环相连,转盘轴承的内环与试验段的侧壁相连,转盘轴承的外周设有蜗轮齿,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蜗杆的一端相连,蜗杆与所述蜗轮齿相啮合,模型转轴的一端与旋转直驱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旋转直驱马达设置在马达安装座上,马达安装座与转筒相连,实现翼型初始振荡攻角的自动无极调节,通过控制旋转直驱马达实现翼型振荡所需的频率、振幅。振幅。振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结冰风洞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结冰风洞试验是研究飞机机翼结冰机理的常用方法,是获得飞机机翼结冰状态的重要手段。对旋翼飞机进行结冰风洞试验,需要在结冰风洞中对周期性振荡的翼型结冰状态进行研究,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翼型振荡机构,以维持翼型攻角在试验设定的振幅、频率下按照正弦规律运动,用来观测翼型动态条件下的结冰特性。
[0003]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王莹等人在《跨声速风洞翼型动态失速试验系统研制》中提出,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翼型的正弦振荡运动,但四连杆机构调节振幅时需要同时改变曲柄和连杆长度,调节振幅时需更换较多的部件,操作复杂。
[0004]公开号为CN11487813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结冰风洞翼型正弦振荡机构,其中振荡功能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偏心轮、齿条、齿轮机构实现,其传动环节多,调节振幅和平均迎角需要更换不同偏心径的偏心轮、不同几何特征的齿条转接件,振幅和平均迎角均不能无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1)、减速器(2)、蜗杆(4)、转盘轴承(5)、转筒(6)、马达安装座(7)、旋转直驱马达(8)和模型转轴(9);转筒(6)转动设置在试验段侧壁(18)上,模型转轴(9)转动设置在转筒(6)上,转筒(6)与转盘轴承(5)的外环相连,转盘轴承(5)的内环与试验段侧壁(18)相连,转盘轴承(5)的外周设有蜗轮齿,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2)与蜗杆(4)的一端相连,蜗杆(4)与所述蜗轮齿相啮合,模型转轴(9)的一端与旋转直驱马达(8)的输出端相连,模型转轴(9)的另一端与试验模型相连,旋转直驱马达(8)设置在马达安装座(7)上,马达安装座(7)与转筒(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筒(6)外周的外端与转盘轴承(5)的外环相连,转筒(6)外周的内端通过自润滑轴套(13)与试验段侧壁(18)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模型转轴(9)通过两个第一轴承(12)与转筒(6)的内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12)的外环两侧分别与转筒(6)和第一压盖(10)抵靠配合,一个第一轴承(12)的内环与模型转轴(9)的轴肩抵靠配合,另一个第一轴承(12)的内环与安装在模型转轴(9)上的弹簧挡圈(11)抵靠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减速器(2)通过减速机安装座(14)安装在试验段侧壁(18)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冰风洞可变初始攻角的翼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蜗杆(4)通过两个第二轴承(15)与两个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岭松张付昆吴渊朱东宇金福旭邢汉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