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尘式棒料外壁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强度螺栓生产加工
,具体是无尘式棒料外壁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棒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外圆进行抛光加工,目前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时,产生金属粉尘弥散在空气中,对作业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抛光机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尘式棒料外壁抛光装置。
[0004]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无尘式棒料外壁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构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抛光机构中部贯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机架顶部两端设有轴承座,两轴承座之间装有一根驱动轴,驱动轴一端装有驱动电机,驱动轴上沿全长均布有若干个驱动辊,驱动辊与驱动轴同轴布置,驱动轴一侧对应于每一个驱动辊处设有一组摩擦轮机构,摩擦轮机构包括L形支架,L形支架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摩擦轮,摩擦轮的轴心线与驱动轴的轴心线呈60
°‑
80
°
夹角布置,L形支架底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装有抛光轮,箱体外壁设有抽风管,抽风管一端与箱体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抽风机。
[0005]本技术所述L形支架底端设有腰形孔,腰形孔内装有紧固螺栓,L型支架通过紧固螺栓与机架固定连接。
[0006]本技术所述箱体外壁沿驱动轴长度方向设有两根抽风管,两根抽风管与一根总抽风管连接,总抽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接。
[0007]本技术所述摩擦轮的轴心线与驱动轴的轴心线呈70r/>°
夹角布置。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棒料放置在摩擦轮与驱动辊之间,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辊带动棒料旋转,棒料带动摩擦轮旋转,由于摩擦轮与驱动辊的轴线成60
°‑
80
°
夹角布置,使得棒料旋转的同时向前平移,从而自动进入抛光机构进行抛光,抛光完后自动输出;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在箱体内,及时地被抽风机抽出,避免弥散在作业环境中。
[0009]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自动输送抛光,及时抽走金属粉尘,避免污染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视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0013]图4是图2的A
‑
A视图;
[0014]图中:1
‑
机架,2
‑
驱动电机,3
‑
轴承座,4
‑
驱动辊,5
‑
驱动轴,6
‑
抛光机构,7
‑
L形支架,8
‑
摩擦轮,9
‑
抽风管,10
‑
抽风机,11
‑
棒料,12
‑
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
‑
4,本实施例是无尘式棒料外壁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构6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抛光机构6中部贯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两端设有轴承座,两轴承座之间装有一根驱动轴5,驱动轴5一端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轴5上沿全长均布有若干个驱动辊4,驱动辊4与驱动轴5同轴布置,驱动轴5一侧对应于每一个驱动辊4处设有一组摩擦轮机构,摩擦轮机构包括L形支架7,L形支架7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摩擦轮8,摩擦轮8的轴心线与驱动轴5的轴心线呈70
°
(根据送料速度需求可在60
°‑
80
°
范围内选择)夹角布置,L形支架7底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抛光机构6包括箱体,箱体内装有抛光轮,箱体外壁设有抽风管9,抽风管9一端与箱体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抽风机10。
[0016]本实施例所述L形支架7底端设有腰形孔12,腰形孔12内装有紧固螺栓,L型支架通过紧固螺栓与机架固定连接。
[0017]本实施例所述箱体外壁沿驱动轴长度方向设有两根抽风管,两根抽风管与一根总抽风管连接,总抽风管与所述抽风机10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尘式棒料外壁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构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抛光机构中部贯穿,其特征是: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机架顶部两端设有轴承座,两轴承座之间装有一根驱动轴,驱动轴一端装有驱动电机,驱动轴上沿全长均布有若干个驱动辊,驱动辊与驱动轴同轴布置,驱动轴一侧对应于每一个驱动辊处设有一组摩擦轮机构,摩擦轮机构包括L形支架,L形支架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摩擦轮,摩擦轮的轴心线与驱动轴的轴心线呈60
°‑
80
°
夹角布置,L形支架底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阳,胡云,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市亚光高强螺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