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快速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078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地连墙墙片分为底部墙片和连接墙片两种;地连墙的墙片内部设有空腔,待墙片吊装完成且预应力施工完毕后,浇筑混凝土充满空腔;每段连接墙片的预设孔道内预置第二预应力筋,吊装墙片时通过连接扣件实现第二预应力筋的快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连墙结构为预制空腔形式,其自重轻,便于机械吊装;地连墙采用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结构设计,可增加刚度,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地连墙墙片分为连接墙片和底部墙片,类型少,墙片通用性好,提高安装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境友好,只需吊装机械与预应力施加机械即可完成安装,预应力筋连接施工步骤大大简化,加快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快速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快速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且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和难度越来越大。城市深大地下空间的开发涉及大量的深大基坑工程,而以上海、天津、南京等为代表的沿江沿海地区,土层软弱、含水量高,地下水位高,为满足软土高地下水位地质条件下深大基坑工程的实施需求,非常广泛地应用泥浆护壁现浇地下连续墙技术,施工过程中存在较显著的环境影响问题,包括施工期间排放大量泥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以及成槽施工易引起变形等城市环境影响问题,且工业化程度低,造成施工工效低、能耗高,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0003]此外,随着城市功能要求不断提升,地下空间开发实现建筑功能提升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越来越多,传统的装配式预制地下连续墙无法满足自重轻、刚度大的施工作业需求和使用需求,因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快速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墙片,所述底部墙片内埋设有第一预应力筋,且第一预应力筋的两端分别从底部墙片顶端伸出;多块上下叠合的连接墙片,其中,最下部的连接墙片叠合在底部墙片上,每块连接墙片的内部设置上下贯通的空腔,每块连接墙片的空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道,上下相邻的两片连接墙片的空腔互相贯通,上下叠合的两片连接墙片的各侧孔道互相贯通,所述空腔内灌注有混凝土;每块连接墙片的空腔的两侧的孔道内分别穿设有第二预应力筋,且每侧的一根第二预应力筋的上端从连接墙片的顶端穿出;每侧的一根第二预应力筋的下端从连接墙片的低端穿出;每块连接墙片的每根第二预应力筋的上端跟上部叠合的连接墙片的第二预应力筋的下端连接,每块连接墙片的每根第二预应力筋的下端跟下部叠合的连接墙片的第二预应力筋的上端连接或跟下部叠合的底部墙片的第一预应力筋的对应一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快速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每块连接墙片的每根上部的第二预应力筋的上端通过连接扣件,跟上部叠合的连接墙片的第二预应力筋的下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快速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每块连接墙片的每根第二预应力筋的下端通过连接扣件,跟下部叠合的连接墙片的第二预应力筋的上端连接或跟下部叠合的底部墙片的第一预应力筋的对应一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式快速连接预应力筋的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件包括: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锚固孔,锚固孔之间开设有操作口,其中,上部的锚固孔穿入上部的连接墙片的第二预应力筋,下部的锚固孔穿入下部的连接墙片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周文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