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连接墙及连续墙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1247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连接墙及连续墙的装配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多节沿水平方向阵列贴合排列的连续墙预制块,所述连续墙预制块由多块连续墙预制分块沿竖直方向堆叠而成,其中,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以将相邻的两块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沿水平方向阵列贴合排列的多节所述连续墙预制块能够装配成连续墙本体,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沿竖直方向堆叠后形成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连接墙,施工方便的同时还能有效节省连续墙的施工周期。周期。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连接墙及连续墙的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连接墙及连续墙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连续墙是目前基坑工程中最强大最有效的大型基坑支护形式,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防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目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主要采取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但其存在如下几点问题:1、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很软的淤泥质土,深厚砂层,含漂石的冲积层),施工难度很大;2、地下连续墙过程不可见,相邻的混凝土段接头位置处理难度大,容易出现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3、现浇结构墙面质量较差,经常出现钢筋外露现象;4、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的处理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连接墙,方便连续墙的施工以及装配,同时,还能解决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连接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沿水平方向阵列贴合排列的连续墙预制块,所述连续墙预制块由多块连续墙预制分块(100)沿竖直方向堆叠而成,其中,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100)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3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30)以将相邻的两块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10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沿水平方向阵列贴合排列的多节所述连续墙预制块能够装配成连续墙本体,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100)沿竖直方向堆叠后形成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连接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100)上与所述连续墙预制块的水平阵列方向相平行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3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30)靠近所述连续墙预制分块(100)的侧面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连接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30)包括第一连接件(133)和第二连接件(134)以及至少一个槽口(131),所述槽口(131)内设置有用于对接的槽道(132),相互对接的两个所述槽道(132)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件(13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134)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133)脱离所在的所述槽道(1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连接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31)呈V形,所述槽道(132)呈弧形,所述第一连接件(133)贯穿相互对接的两个所述槽道(132)后,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的端部处于所述槽口(131)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的端部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件(1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连接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4)之间通过螺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锐聪肖燃朱国才彭勇波龚胜陈锦云何庆生卢华师黄浩赵坚武刘明杰蒋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