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64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包括:光伏支架、膨胀螺栓、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卷材;建筑面层顶部为楼面,建筑面层下方为屋面板;光伏支架底部设有光伏支架底板,光伏支架底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楼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将膨胀螺栓直接连入建筑面层下方的屋面板中,从而省去了混凝土负重块,大大降低了光伏配重对屋面板的承重影响,适用于预制板或承载力较差的混凝土屋面板,有利于提高光伏系统屋面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连接光伏支架底板与屋面板的手段,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
,尤其包括一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适用于混凝土屋面的轻质光伏支架配重。

技术介绍

[0002]能源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双碳”目标下,加大对风电、光伏和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力度,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应用国。
[0003]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为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通过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混凝土屋面是较常见、普遍的安装光伏的场地。
[0004]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光伏的大力发展,可利用的屋面资源也越来越少。有一些面积大,接入条件好的屋顶,由于其屋面是预制板或承载力较差的混凝土屋面,如果按照传统的光伏电站设计,这些屋面的承载力无法满足光伏设计要求,使得大部分这样的屋面无法用于光伏电站的开发利用。因此,为了尽可能提高屋顶利用率,提高项目收益率,亟需在满足建筑结构承载力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
[0006]这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包括:光伏支架、膨胀螺栓、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卷材;建筑面层顶部为楼面,建筑面层下方为屋面板;光伏支架底部设有光伏支架底板,光伏支架底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楼面上;
[0007]膨胀螺栓从上到下依次贯穿光伏支架底板和建筑面层并伸入屋面板中固定;光伏支架底板上依次设有防水卷材和混凝土保护层。
[0008]作为优选:防水卷材覆盖在光伏支架底板和光伏支架底板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楼面上;混凝土保护层覆盖在防水卷材和防水卷材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楼面上。
[0009]作为优选:防水卷材边缘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楼面上,自攻螺钉底部伸入建筑面层中。
[0010]作为优选:防水卷材的材质为SBS改性沥青。
[0011]作为优选:屋面板为预制板或混凝土屋面。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轻质的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将膨胀螺栓直接连入建筑面层下方的屋面板中,从而省去了混凝土负重块,大大降低
了光伏配重对屋面板的承重影响,适用于预制板或承载力较差的混凝土屋面板,有利于提高光伏系统屋面的利用率。
[0014]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连接光伏支架底板与屋面板的手段,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传统光伏支架混凝土配重基础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光伏支架1、光伏支架底板2、预埋螺栓3、膨胀螺栓4、混凝土负重块5、混凝土保护层6、防水卷材7、自攻螺钉8、楼面9、建筑面层10、屋面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19]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包括:光伏支架1、膨胀螺栓4、混凝土保护层6和防水卷材7;建筑面层10顶部为楼面9,建筑面层10下方为屋面板11,屋面板11为预制板或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1底部设有光伏支架底板2,光伏支架底板2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于楼面9上;
[0020]膨胀螺栓4从上到下依次贯穿光伏支架底板2和建筑面层10并伸入屋面板11中固定;
[0021]SBS改性沥青材质的防水卷材7覆盖在光伏支架底板2和光伏支架底板2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楼面9上;防水卷材7边缘通过自攻螺钉8固定在楼面9上,自攻螺钉8底部伸入建筑面层10中。混凝土保护层6覆盖在防水卷材7和防水卷材7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楼面9上。
[0022]传统光伏支架混凝土配重基础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在楼面9上设置预设有预埋螺栓3的混凝土负重块5为光伏支架1提供配重,保证其稳固性,然后在将光伏支架底板2与预埋螺栓3固定,存在混凝土负重块5自重过大使楼面9下方的屋面板11难以支撑的问题,因此传统的光伏支架混凝土配重基础难以应用在预制板或承载力较差的混凝土屋面上。
[0023]与传统的光伏支架混凝土配重基础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通过膨胀螺栓4将光伏支架底板2直接与屋面板11固定连接,利用屋面板11实现光伏支架1的安装,相当于将屋面板11自身作为光伏支架1的配重,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混凝土负重块5,屋面板11只需要承担光伏支架1及混凝土保护层6的重量,而混凝土保护层6仅起到保护作用,包覆住防水卷材7和其下方的光伏支架底板2,相比于混凝土负重块5,混凝土保护层6的自重极低,不会对预制板或混凝土屋面的屋面板11造成承重上的压力。
[0024]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对原有屋面板11的负担极小,降低了对屋面板11的承载力的要求,光伏组件可以安装于预制板或承载力较差的混凝土屋面,有效提高屋顶场地利用率,减少单瓦造价成本,有助于提升光伏项目的覆盖率与收益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支架(1)、膨胀螺栓(4)、混凝土保护层(6)和防水卷材(7);建筑面层(10)顶部为楼面(9),建筑面层(10)下方为屋面板(11);光伏支架(1)底部设有光伏支架底板(2),光伏支架底板(2)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于楼面(9)上;膨胀螺栓(4)从上到下依次贯穿光伏支架底板(2)和建筑面层(10)并伸入屋面板(11)中固定;光伏支架底板(2)上依次设有防水卷材(7)和混凝土保护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屋面光伏支架配重基础,其特征在于:防水卷材(7)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肖娴郑志刚沈林方宁侯赛捷徐爱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