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29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涉及船舶推进技术领域和两栖车辆水上推进技术领域,其包括公用进流座、第一出流弯管段、以及第二出流弯管段;公用进流座设于船底板/车底板,公用进流座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出流弯管段和第二出流弯管段对应连接的第一出流弯管和第二出流弯管,以使远处水流沿船底板/车底板进入公用进流座,分流进入第一出流弯管和第二出流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每台推进器获得未干扰的进流,解决在瘦型船体或两栖车辆等平台布置两台喷水推进器后,由于两台设备轴线间距过小,带来工作时抢水等进流干扰现象,进而影响喷水推进器运行性能问题,使喷水推进器在上述平台上的应用性能最优化。平台上的应用性能最优化。平台上的应用性能最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推进
和两栖车辆水上推进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喷水推进器由进流管道、推进泵、喷口及轴系等组成,除了推进泵之外,进流管道也是喷水推进器的核心水动力件,进流管道设计的优劣及在平台上的布置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喷水推进器的推力性能。
[0003]如图2所示,目前喷水推进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水面船与两栖车辆两大类平台。一般而言,每艘船舶或每台两栖车辆,至少并排布置两台喷水推进器,按ITTC专家委员会及国际上喷水推进厂商推荐,通常两台喷水推进器轴线间距不小于1.8倍名义直径。如果小于该值,在喷水推进进流管道与船体/车体结合部位附近的获流区会存在两股进流间相互干扰问题,这将影响喷水推进系统进流的光顺流动,最终影响喷水推进器的推进性能。
[0004]如果船体或车体偏瘦,如小水线面双体船或卡车等两栖类车辆等应用平台,如果布置双喷水推进器,就在布置上无法满足推荐的最小轴线间距要求,在此种情况下两台喷水推进器就会出现抢流现象。如图3所示,第一喷水推进器和第二喷水推进器轴线间距较小,第一喷水推进器的获流区和第二喷水推进器的获流区存在交叉区域,该区域即是抢水区域。抢水现象会影响喷水推进技术在该类平台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以解决在瘦型船体或两栖车辆车体等平台布置两台喷水推进器后带来的流动干扰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包括公用进流座、第一出流弯管段、以及第二出流弯管段;所述公用进流座设于船底板/车底板,所述公用进流座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对应连接的第一出流弯管和第二出流弯管,以使远处水流沿所述船底板/车底板进入所述公用进流座,分流进入所述第一出流弯管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的上出口与导叶体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上出口与所述导叶体之间对应设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上出口与所述导叶体对应连接有第一紧固件。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外六角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分别设有第一出流弯管法兰和第二出流弯管法兰。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下法兰对应与所述第一出流弯管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上法兰通过第二紧固件和平面密封胶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外六角螺钉和螺母,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设有与外六角螺钉对应的第一螺栓孔。
[0013]优选的,所述公用进流座与所述船底板/车底板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垫。
[0014]优选的,所述公用进流座与所述船底板/车底板连接有第三紧固件。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三紧固件包括内六角螺钉和螺母,所述公用进流座设有与内六角螺钉对应的第二螺栓孔。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7]1)提出的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能实现每台推进器获得未干扰的理想进流,解决在瘦型船体或两栖车辆车体等平台布置两台喷水推进器后带来的流动干扰问题,进而获得理想的喷水推进推力性能。
[0018]2)提出的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采用分段式连接结构,进流段采用公用进流座形式,下端与船体、车体连接,上端与法兰进流管道出流管段连接,工艺可实现性好。
[0019]3)喷水推进器与船体/车体异种材料场合,公用进流座可采用非金属材料,起到避免异种材料间直接连接带来的电化腐蚀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喷水推进器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展示双喷水推进器并排布置间距要求的示意图;
[0022]图3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展示交叉区域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公用进流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出流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流线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横截面流动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喷口;2、推进泵;3、进流管道;4、轴承箱;5、轴系;6、船体/车体;7、第一喷水推进器;8、第二喷水推进器;9、第一喷水推进器的获流区;10、第二喷水推进器的获流区;11、交叉区域;12、公用进流座;13、第一出流弯管段;14、第二出流弯管段;15、第一紧固件;16、第二紧固件;17、第三紧固件;18、第一密封垫;19、第二密封垫;20、第三密封垫;21、连接法兰;22、第一出流弯管;23、第二出流弯管;24、第一出流弯管法兰;25、第二出流弯管法兰;26、第一螺栓孔;27、第二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其主要包括公用进流座12、第一出流弯管段13、以及第二出流弯管段14。
[0031]公用进流座12与船底板/车底板之间采用第三密封垫20密封,并通过内六角螺钉和螺母等第三紧固件17连接。公用进流座12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出流弯管段13和第二出流弯管段14对应连接的第一出流弯管22和第二出流弯管23。
[0032]第一出流弯管段13和第二出流弯管段14上出口与导叶体之间对应采用第一密封垫18和第二密封垫19密封,采用外六角螺栓和螺母等第一紧固件15通过第一螺栓孔26连接紧固。
[0033]第一出流弯管段13和第二出流弯管段14下法兰与公用进流座12的上法兰通过外六角螺栓和螺母等第二紧固件16连接,并通过平面密封胶保证连接面的水密性。
[0034]图6为公用进流座12示意图,连接法兰21和船底板/车底板之间采用第三紧固件17通过第二螺栓孔27连接。远处水流沿船底板/车底板进入公用进流座12,分流进入第一出流弯管22和第二出流弯管23。
[0035]图7所示为对应设于第一出流弯管22顶部和第二出流弯管23顶部的第一出流弯管法兰24和第二出流弯管法兰25,两个出流弯管的法兰与导叶体之间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密封垫18和第二密封垫19保证水密。第一紧固件15通过第一螺栓孔26将出流弯管的法兰与导叶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用进流座(12)、第一出流弯管段(13)、以及第二出流弯管段(14);所述公用进流座(12)设于船底板/车底板,所述公用进流座(12)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13)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14)对应连接的第一出流弯管(22)和第二出流弯管(23),以使远处水流沿所述船底板/车底板进入所述公用进流座(12),分流进入所述第一出流弯管(22)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13)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14)的上出口与导叶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13)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14)上出口与所述导叶体之间对应设有第一密封垫(18)和第二密封垫(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流弯管段(13)和所述第二出流弯管段(14)上出口与所述导叶体对应连接有第一紧固件(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拼式喷水推进进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5)包括外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汲国瑞王俊尹晓辉戴原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