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及其应用,属于增材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含阻射线材料的光敏树脂按质量份数组成如下:光敏树脂40~85份、射线阻断剂20~40份以及助剂0.2~3份,其中所述射线阻断剂为钡铝硅酸盐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光敏树脂、钡铝硅酸盐玻璃和其他相关助剂配伍得到了一种高稳定性,易成型且流变性好的可通过光固化3D打印成型的含阻射线的光敏树脂,解决了拍摄影像X线片可阻射线的关键问题,可应用于口腔种植医学领域或其他3D打印相关领域。相关领域。相关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材料即增材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含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口腔种植医学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的3D打印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具有更加直观具体的效果等优势。3D打印材料更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材料的进步推进3D打印的应用,使3D打印的发展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0003]在口腔种植医学的临床使用过程中,3D种植导板最为常见。但在现有的3D打印材料配方中,并没有可阻射线的成品选择。常用的3D种植导板在X射线下并不显影,现有的技术是3D导板打印后,在表面按放点状显影材料,这样无法确定导板的就位是否完全到位,同时导板的精准性也受到影响。如果种植导板可以显影,就可以做到对种植牙以后的穿出位点在后期牙修复上的精准定位。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3D打印材料拍摄影像X线片可阻射线,强显隐的关键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包括按质量份数组成的光敏树脂40~85份、射线阻断剂20~40份以及助剂0.2~3份,其中所述射线阻断剂为钡铝硅酸盐玻璃。
[0008]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钡铝硅酸盐玻璃的粒度分布D90为100nm~100um。
[0009]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钡铝硅酸盐玻璃的粒度分布D90优选1~10um。
[0010]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敏树脂包括二氨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氨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
‑
羟乙烷、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樟脑醌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0011]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敏树脂为二氨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8~22份、三乙氨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10~24份、甲基丙烯酸2
‑
羟乙烷15~23份、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6~14份、樟脑醌1~2份按质量份数组成的混合物。
[0012]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助剂包括二氧化硅、多已内多酯多元醇
‑
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0013]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助剂为二氧化硅0.1~1份、多已内多酯多元醇
‑
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型0.1~2份按质量份数组成的混合物。
[0014]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度分布D90为50nm~10um。
[0015]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度分布D90优选50nm~150nm。
[0016]本专利技术的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应用于制备口腔种植用3D导板。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及其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含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通过在钡铝硅酸盐玻璃表面接入多已内多酯多元醇
‑
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促进钡铝硅酸盐玻璃在光敏树脂体系中的分散。
[0019](2)该含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通过在体系中引入纳米体系的二氧化硅,构建防沉降体系,有助于钡铝硅酸盐玻璃在光敏树脂体系中的稳定分散及长期贮存。
[0020](3)该含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通过上述多已内多酯多元醇
‑
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和二氧化硅等助剂,在体系中引入钡铝硅酸盐玻璃,解决了手术导板在口腔种植时的显影问题,可精准定位种植牙位。
[0021]综上,本专利技术采用光敏树脂、钡铝硅酸盐玻璃和相关助剂配伍得到了一种高稳定性,易成型且流变性好的可通过光固化3D打印成型的含阻射线的光敏树脂,解决了拍摄影像X线片可阻射线的关键问题。本专利技术对口腔种植医学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的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价值。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常规使用点状显影剂的显影效果。
[0023]图2是使用本专利技术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的显影效果。
[0024]图3是普通3D打印后无显影效果。
[0025]图4是马根维显加入3D打印树脂后部分显影。
[0026]图5是钡制剂加入3D打印树脂后部分显影。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三种实施例制备的试件。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三种实施例制备的试件的显影效果。
[0029]图8是在某病例中戴入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制作的假牙。
[0030]图9是在某病例中戴入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制作的假牙拍摄CT后三维重建的显影效果
[0031]图10是在某病例中利用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制作的假牙拍摄CT后进行种植牙的三维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3]在下述描述中结合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试验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所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
[0034]下述实施例、试验例中所使用的制备工艺、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试验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包括以下成分的材料配比:
[0037]二氨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用量为8g;
[0038]三乙氨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用量为24g;
[0039]甲基丙烯酸2
‑
羟乙烷,用量为23g;
[0040]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用量为14g;
[0041]樟脑醌,用量为1g;
[0042]钡铝硅酸盐玻璃,用量为20g;
[0043]二氧化硅,用量为1g;
[0044]多已内多酯多元醇
‑
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型,用量为2g。
[0045]将上述成分的材料配比在常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得到3D打印光敏树脂。
[0046]【实施例2】
[0047]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包括以下成分的材料配比:
[0048]二氨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用量为12g;
[0049]三乙氨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用量为20g;
[0050]甲基丙烯酸2
‑
羟乙烷,用量为20g;
[0051]聚氨酯二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组成的光敏树脂40~85份、射线阻断剂20~40份以及助剂0.2~3份,其中所述射线阻断剂为钡铝硅酸盐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钡铝硅酸盐玻璃的粒度分布D90为100nm~100u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钡铝硅酸盐玻璃的粒度分布D90优选1~10u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包括二氨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氨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
‑
羟乙烷、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樟脑醌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射线的3D打印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为二氨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8~22份、三乙氨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10~24份、甲基丙烯酸2
‑
羟乙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房勇,楚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