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16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用于维持门的密封性,包括踏板,踏板上设平衡梁组件,平衡梁组件具备高度调节的功能,包括上扣盖、平衡梁、调节螺母和调节螺杆,上扣盖卡接设置于平衡梁上端,踏板上设沟槽,平衡梁装配于沟槽处,其上开设螺母安装孔,调节螺母装配于螺母安装孔处,并与调节螺杆螺纹配合,调节螺杆通过旋转促使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杆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平衡梁在沟槽内的装配高度以及上扣盖的水平高度。配高度以及上扣盖的水平高度。配高度以及上扣盖的水平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槛踏板
,特别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

技术介绍

[0002]门槛踏板(也称踏板、sill)是一种将门槛和踏板集成为一体的门槛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平开门、推拉门、密闭门等门体上,涉及家居、公共设施、车船用设施等多个领域。
[0003]现在市场上售卖和使用的门槛踏板样式相对繁多,本公司选取了三款市面上具备代表性的门槛踏板产品(见附图1~附图9),以进行陈述说明。
[0004]上述的三款门槛踏板的踏板部分存在一定的类似性,主要区别特征在于与踏板组件相配合的平衡梁组件,为便于后续的陈述和区分,将上述的三款门槛踏板分别记为一号门槛踏板、二号门槛踏板和三号门槛踏板。
[0005]先以一号门槛踏板(如附图1~附图3所示)进行陈述说明,一号门槛踏板的平衡梁组件包括以下组件:一号上扣盖18、一号平衡梁19、一号垫片20、一号调节螺母21和一号调节螺杆22;完成该平衡梁组件的组合装配共计需要四步,具体如下:b1、压装:取一号上扣盖18和一号平衡梁19进行压装,组合为一体;b2、螺杆装配:取一号调节螺杆22插入一号上扣盖18和一号平衡梁19中部的通孔处;b3、垫片压配:取一号垫片20,将其压装在一号调节螺杆22上并与一号调节螺杆22固定相连,使一号垫片20支撑一号上扣盖18和一号平衡梁19;b4、螺母旋入:取一号调节螺母21,将其与一号调节螺杆22旋紧;
[0006]结合该平衡梁组件的结构特征和上述的组合装配流程进行分析,一号门槛踏板存在的缺陷在于:其一,平衡梁组件的安装过程存在一定的繁琐;其二,一号调节螺杆22外露,虽然,方便了门槛高度的调整,但也严重影响了门槛踏板的密封程度,存在易渗漏的缺陷,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其三,一号上扣盖18和一号平衡梁19主要依赖一号垫片20进行支撑,如一号垫片20与一号调节螺杆22发生松脱,会直接导致一号调节螺杆22与一号上扣盖18和一号平衡梁19之间产生滑动,进而导致一号门槛踏板的平衡梁组件丧失或部分丧失高度调节的功能;其四,一号调节螺母21采用了U形结构,使其与踏板的接触面很小,导致压强增大,实际使用过程中,一号调节螺母21与踏板的接触位置,磨损程度会很高,对一号门槛踏板的使用寿命存在较大的影响;其五,一号调节螺杆22外露,美观度不足;
[0007]就二号门槛踏板(如附图4~附图6所示)而言,二号门槛踏板的平衡梁组件包括以下组件:二号平衡梁23、二号垫片24、二号调节螺杆25和二号密封条26;完成该平衡梁组件的组合装配共计需要四步,具体如下:c1、螺杆装配:取二号平衡梁23和二号调节螺杆25,将二号调节螺杆25装配于二号平衡梁23中部的通孔处;c2、垫片压配:取二号垫片24,将其压装在二号调节螺杆25上并与二号调节螺杆25固定相连,使二号垫片24支撑二号平衡梁23;c3、密封条压入:取二号密封条26,将其压入二号平衡梁23侧面的凹槽处;c4、螺母连接:将完成装配的二号调节螺杆25旋在踏板处的二号调节螺母31上;
[0008]结合该平衡梁组件的结构特征和上述的组合装配流程进行分析,二号门槛踏板存在的缺陷在于:其一,虽然省去了上扣盖,但平衡梁组件的安装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繁琐
(流程步骤并未得到缩减),其二,二号调节螺杆25依旧外露,未能克服一号门槛踏板的缺陷,存在易渗漏的缺陷;其三,二号平衡梁23也需要依靠二号垫片24进行支撑,同样存在松脱风险,影响二号门槛踏板的高度调节功能;其四,步骤c4虽然说明的是平衡梁组件与踏板的组装,但实质是,二号调节螺杆25与二号调节螺母31的连接,二号门槛踏板的平衡梁组件并未完全省略螺母结构,而是将其转移至了踏板上,本质上,也并未简化工艺流程,反而增加了踏板型材的加工流程和难度(钻孔、攻丝流程);其五,同样的,二号调节螺杆25的外露设计,对美观度有一定影响;
[0009]最后,再看三号门槛踏板(如附图7~附图9所示),三号门槛踏板的平衡梁组件包括以下组件:三号上扣盖27、三号平衡梁28、三号调节螺杆29和三号孔盖30;完成该平衡梁组件的组合装配共计需要三步,具体如下:d1、螺杆装配:取三号平衡梁28和三号调节螺杆29,将三号调节螺杆29装设于三号调节螺杆29中部的通孔位置并固定;d2、扣盖安装:取三号上扣盖27,将其卡入三号平衡梁28上端;d3、螺母连接:将完成装配的三号调节螺杆29旋在踏板处的三号调节螺母32上;d4、扣盖封口:取三号孔盖30,将其装设在三号上扣盖27中部预留的、用于高度调节的调节孔处;
[0010]结合该平衡梁组件的结构特征和上述的组合装配流程进行分析,三号门槛踏板虽然在平衡梁组件的安装工序数量上与上述的一号门槛踏板、二号门槛踏板相一致,但在其他方案,却远比一号门槛踏板、二号门槛踏板更为繁琐,具体缺陷在于:其一,结合附图7和附图8可见的,三号门槛踏板的平衡梁组件并未使用垫片,而是通过三号平衡梁28和三号调节螺杆29的嵌合,达到了二者连接的目的,而要想达到此种嵌合连接的效果,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三号调节螺杆29设计为分体式的组装结构,但此种方案会大大增加三号调节螺杆29的加工难度和组装难度,另一种,则是需要在三号平衡梁28上开设异形孔,使三号调节螺杆29可以于异形孔的一侧(此一侧孔径大)穿入,并滑动到另一侧(此一侧孔径小)的安装位置,从而完成嵌合安装,此种方案则会增加平衡梁的加工难度;其二,平衡梁组件的安装流程并未得到缩减;其三,同二号门槛踏板一样,三号门槛踏板也并未完全省略螺母结构,而是将其转移至了踏板上,本质上,也并未简化工艺流程;其四,增加了三号孔盖30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易渗漏的缺陷,但依旧存在一定的渗漏风险;其五,美观度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效果并不显著。
[0011]基于上述的情况,我公司认为市面上售卖和使用的此类门槛踏板,普遍都存在一定问题,无论是实际的使用缺陷还是在工艺生产中的缺陷,因此,急需一款门槛踏板,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以及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
[0013]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4]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包括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设置有可调式的平衡梁组件,所述平衡梁组件包括上扣盖、平衡梁、调节螺母和调节螺杆,踏板一侧设置沟槽,所述沟槽与平衡梁组件相契合,平衡梁装配于沟槽处;
[0015]所述平衡梁沿延伸方向开设有螺母安装孔,所述上扣盖沿平衡梁延伸方向进行设置,卡接设置于平衡梁上端面上,所述调节螺母装配于螺母安装孔处,所述调节螺杆与调节
螺母螺纹配合,其下端面抵压在沟槽底面上,调节螺杆通过旋转促使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杆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平衡梁在沟槽内的装配高度以及上扣盖的水平高度。
[0016]上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其中,所述平衡梁的截面呈H形,所述调节螺母与螺母安装孔间隙配合,其下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多个卡爪,多个所述卡爪呈周向均布,并嵌入平衡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包括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上设置有可调式的平衡梁组件(2),所述平衡梁组件(2)包括上扣盖(3)、平衡梁(4)、调节螺母(5)和调节螺杆(6),踏板(1)一侧设置沟槽(7),所述沟槽(7)与平衡梁组件(2)相契合,平衡梁(4)装配于沟槽(7)处;所述平衡梁(4)沿延伸方向开设有螺母安装孔(8),所述上扣盖(3)沿平衡梁(4)延伸方向进行设置,卡接设置于平衡梁(4)上端面上,所述调节螺母(5)装配于螺母安装孔(8)处,所述调节螺杆(6)与调节螺母(5)螺纹配合,其下端面抵压在沟槽(7)底面上,调节螺杆(6)通过旋转促使调节螺母(5)在调节螺杆(6)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平衡梁(4)在沟槽(7)内的装配高度以及上扣盖(3)的水平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4)的截面呈H形,所述调节螺母(5)与螺母安装孔(8)间隙配合,其下端设置有限位板(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门槛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上设有多个卡爪(10),多个所述卡爪(10)嵌入平衡梁(4)内,与平衡梁(4)过盈配合,多个所述卡爪(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辉曹毅詹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诺瓦型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