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移动设备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手机中通常设置有主板和副板,主板是设置于手机内的电路板,用于提供给处理器、显卡、声效卡、硬盘、存储器、对外设备等设备的接合,副板通常位于手机底部,可用于连接外接配件例如放内存卡、SIM卡、充电等,主板和副板之间通过同轴线连接以进行手机内部的信息传输。由于5G手机内部的信息传输需求大,通常设置不止一个副板,不同的副板不在同一平面,需要多根同轴线分别将不同的副板与主板进行连接,同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头,同一同轴线上的两个连接头分别与主板和副板连接。作业员安装一部5G手机时,将连接头压合固定于主板或副板,使连接头与主板或副板嵌合固定,由于多根同轴线的连接头的固定位置不在同一平面,每安装一条同轴线均需要耗费时间调整校对连接头的位置,严重影响产能,且连接头尺寸较小,人工压紧连接头的压紧效果不可控,影响手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直升降部、升降传动组、转向传动组、压合部;所述竖直升降部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升降传动组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竖直升降部;所述转向传动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传动组,并在所述升降传动组的驱动下绕其转轴转动,所述转向传动组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压合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向传动组,并位于所述转向传动组远离所述升降传动组的一侧;所述压合部在所述转向传动组的驱动下绕其转轴转动,所述压合部的转轴竖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驱动部、第一旋转端;所述第一安装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竖直升降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旋转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绕轴旋转,所述第一旋转端的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还包括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端;所述转向传动组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驱动部、第二旋转端;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于所述传动板;所述第二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旋转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传动板,并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绕轴旋转,其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压合部与所述第二旋转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减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减速器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减速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器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端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组还包括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端连接;所述转向传动组还包括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端连接。5.据权利要求2
‑
4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包括压合安装架、压合驱动器和压合头;所述压合安装架与所述第二旋转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合驱动器和所述压合头均安装于所述压合安装架,所述压合驱动器与所述压合头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压合头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同轴线连接头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朱超,邱胜伟,娄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