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08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束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包括支架、上压具和下压具,支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连接部及滑座,滑座上设有滑槽,且滑座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槽口,上压具包括连接的压头及侧臂,压头滑设于滑槽内,侧臂横向滑动穿设于槽口;侧臂上还设有弹出组件,弹出组件包括支撑块及弹性件,滑座的顶部设有限位部;支撑块底面能与所述限位部的顶面配合限位;下压具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并与上压具呈相对设置;当压接模具结束压接时,调节弹出组件切换至回弹状态,支撑块的底面与限位部的顶面进行配合限位,能避免上刀口长期压迫下刀口,避免了压接模具发生变形,保证压接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线束生产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屏蔽环主要起屏蔽电信号及连接电信号的作用,高压线束电信号的屏蔽直接影响汽车ECU的工作状态,ECU作为汽车的“大脑”,影响行车安全;而屏蔽环压接是高压线束独有的一种压接类型,而压接模具的好坏直接影响线束的屏蔽功能的实现。
[0003]目前,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在使用时一般外接压接机,利用压接机控制压接模具的合模和开模,以此完成高压线束屏蔽环的压接,而在压接模具不外接压接机时处于为合模状态,此时下刀具支承上刀具,但由于模具一般质量较大,当模具长期处于合模状态时,即上刀具长期以自重压迫下刀具会使得刀具变形而造成压接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线束压接模具,解决压接模具的压接质量不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包括支架、上压具和下压具,所述支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连接部及滑座,所述滑座在前侧面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滑槽,且所述滑座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槽口,且所述槽口朝向顶部开口;所述上压具包括连接的压头及侧臂,所述压头滑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侧臂横向滑动穿设于所述槽口;
[0006]所述侧臂上还设有弹出组件,所述弹出组件包括支撑块及弹性件,所述支撑块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侧臂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能够相对所述侧臂进行前后滑动,所述滑座的顶部设有限位部;
[0007]当所述上压具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时,所述弹出组件能够在压缩状态及回弹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弹出组件位于所述压缩状态时,所述支撑块收容于所述槽口内,当所述弹出组件位于所述回弹状态时,所述支撑块的底面与所述限位部的顶面配合限位;
[0008]所述下压具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并与所述上压具呈相对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侧臂的前侧面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弹出组件设于所述让位槽内,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侧臂的前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包括支撑部及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后侧的导向柱,所述让位槽的底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后侧及所述让位槽的底面相连,所述导向柱配合插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限位。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具包括下压具本体及嵌设于所述下压具本体内的下刀头,所述压头包括压头本体及嵌设于所述压头本体内的上刀头;
[0012]所述上刀头与所述下刀头相对设置,当所述压头向下滑动至合模状态时,所述上刀头与所述下刀头之间限定形成有压接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刀头的顶面开设有下刀口,所述上刀头的底面开设有上刀口,所述上刀口与所述下刀口之间限定形成所述压接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刀口的底面以及下刀口的顶面分别设有压紧凸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具顶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下刀口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两侧的前侧面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护盖,两块所述护盖限定形成的空腔窄于所述滑槽,用以约束所述上压具的前、后位移。
[001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前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下压具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底座的前侧可拆卸安装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下刀口连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面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固定部。
[001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压线束压接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其侧臂上设有弹出组件,当压接模具结束压接时,控制上压具致使所述弹出组件位于所述回弹状态,所述支撑块的底面与所述限位部的顶面进行配合限位,能避免上刀口长期压迫下刀口,避免了压接模具发生变形,保证了压接质量;
[0020]且上刀口和下刀口处均设有压紧凸部,能增大高压线束屏蔽环在压接模具的压接口处所受到的压接压力,使得压接更牢固、脱模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出组件处于回弹状态下的压接模具的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出组件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压接模具的结构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压具的结构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压具的结构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出组件的剖视图;
[0027]图中,100、压接模具;1、支架;11、底座;111、安装槽;12、连接部;13、滑座;131、滑槽;132、槽口;2、上压具;21、压头;211、压头本体;212、上刀头;213、上刀口;22、侧臂;23、弹出组件;231、支撑块;2311、支撑部;2312、导向柱;232、导向孔;3、下压具;31、下压具本体;32、下刀头;33、第一容置槽;34、下刀口;4、限位部;5、压紧凸部;6、前盖板;61、第二容置槽;7、护盖;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前”、“后”、“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高压线束压接模具100,包括支架1、上压具2和下压具3,所述支架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1、连接部12及滑座13,所述滑座13在前侧面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滑槽131,且所述滑座13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槽131连通的槽口132,且所述槽口132朝向顶部开口;所述上压具2包括连接的压头21及侧臂22,所述压头21滑设于所述滑槽131内,所述侧臂22横向滑动穿设于所述槽口132;
[0031]所述侧臂22上还设有弹出组件23,所述弹出组件23包括支撑块231及弹性件(附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撑块231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侧臂2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231能够相对所述侧臂进行前后滑动,所述滑座13的顶部设有限位部4;当所述上压具2沿所述滑槽131上下滑动时,所述弹出组件23能够在压缩状态及回弹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弹出组件23位于所述压缩状态时,所述支撑块231收容于所述槽口132内,当所述弹出组件23位于所述回弹状态时,所述支撑块231的底面与所述限位部4的顶面配合限位;所述下压具3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并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压具和下压具,所述支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连接部及滑座,所述滑座在前侧面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滑槽,且所述滑座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槽口,且所述槽口朝向顶部开口;所述上压具包括连接的压头及侧臂,所述压头滑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侧臂横向滑动穿设于所述槽口;所述侧臂上还设有弹出组件,所述弹出组件包括支撑块及弹性件,所述支撑块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侧臂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能够相对所述侧臂进行前后滑动,所述滑座的顶部设有限位部;当所述上压具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时,所述弹出组件能够在压缩状态及回弹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弹出组件位于所述压缩状态时,所述支撑块收容于所述槽口内,当所述弹出组件位于所述回弹状态时,所述支撑块的底面与所述限位部的顶面配合限位;所述下压具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并与所述上压具呈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臂的前侧面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弹出组件设于所述让位槽内,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侧臂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束屏蔽环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支撑部及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后侧的导向柱,所述让位槽的底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后侧及所述让位槽的底面相连,所述导向柱配合插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限位。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众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