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涉及电网储能领域,包括站房和散热顶,站房,其包括箱体和箱门,在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箱门,散热顶,其包括挡雨盖和连接组件,位于挡雨盖的底部还安装有连接组件,通过冷却组件结构,方便对储能电站内部及电池表面进行快速降温处理,还可以使站房内的温度维持在电池正常运行范围内,能够保证电池的供电性能,通过抽风机、排气机构和抽气机构结构,方便将站房内的热量向外排出,同时,还可以防止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挡雨盖内部,以此达到对站房快速散热的目的,通过固定组件和异型卡槽结构,方便将密封插板卡扣连接在密封板槽的内部,还可以提升站房与散热顶连接的稳固性。升站房与散热顶连接的稳固性。升站房与散热顶连接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网储能
,特别是一种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站房型储能电站主要采用电池进行储能及供电,由于储能电站内部的空间过于狭小,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自身会有发热等现象,会使站房内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影响到电池的供电性能。为了使站房内的温度维持在电池正常运行温度下,需要对站房内的温度进行快速散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包括,
[0007]站房和散热顶;
[0008]站房,其包括箱体和箱门,在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箱门;
[0009]散热顶,其包括挡雨盖和连接组件,位于挡雨盖的底部还安装有连接组件。
[00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对储能电站内部及电池表面进行快速降温处理,还可以使站房内的温度维持在电池正常运行范围内,能够保证电池的供电性能,方便将站房内的热量向外排出,同时,还可以防止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挡雨盖内部,以此达到对站房快速散热的目的。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包括绝缘框架、架板、密封插板和冷却组件,在绝缘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多组架板,位于绝缘框架的顶部连接有密封插板,以及绝缘框架的侧端还设置有冷却组件。
[00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提升散热顶与站房连接的密封性,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储能电站的内部。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插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在限位槽的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组件。
[00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提升密封插板与密封板槽连接的稳固性。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滑板,位于固定组件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弹簧,在固定组件的侧端还安装有异型块。
[00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站房与散热顶进行安装和拆卸,还方便对站房和散热顶进行清洁维护。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制冷机、制冷管和半导体制冷片,位于制冷机的侧端连接有制冷管,在制冷管的一端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
[00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对储能电站内部及电池表面进行快速降温处理,还可以使站房内的温度维持在电池正常运行范围内。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雨盖包括抽风机、排气机构和抽气机构,位于抽风机的两侧设置有排气机构,在抽风机的底端还连接有抽气机构。
[002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将站房内的热量向外排出。
[0021]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机构的外部设置有排气管,位于排气管的底端还安装有防尘塞。
[00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防止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排气管内部。
[0023]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抽气机构的外部设置有抽气管,在抽气管的底端还安装有防尘网板。
[002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防止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挡雨盖的内部。
[0025]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散热板、散热罩和排热口,位于散热板的中部设置有多组散热罩,在散热罩的侧端还开设有多组排热口。
[002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对站房内部进行快速散热处理。
[0027]作为本技术所述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板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板槽,位于密封板槽的内侧还开设有多组异型卡槽。
[002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方便将密封插板卡扣连接在密封板槽的内部,从而可以提升站房与散热顶连接的稳固性。
[0029]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冷却组件结构,方便对储能电站内部及电池表面进行快速降温处理,还可以使站房内的温度维持在电池正常运行范围内,能够保证电池的供电性能,通过抽风机、排气机构和抽气机构结构,方便将站房内的热量向外排出,同时,还可以防止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挡雨盖内部,以此达到对站房快速散热的目的,通过固定组件和异型卡槽结构,方便将密封插板卡扣连接在密封板槽的内部,还可以提升站房与散热顶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31]图1为实例1中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0032]图2为实例1中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实例2中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实例3中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实例3中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7]100、站房;101、箱体;101a、绝缘框架;101b、架板;101c、密封插板;101c
‑
1、限位槽;101c
‑
2、固定组件;101c
‑
2a限位滑板;101c
‑
2b、固定弹簧;101c
‑
2c、异型块;101d、冷却组件;101d
‑
1、制冷机;101d
‑
2、制冷管;101d
‑
3、半导体制冷片;102、箱门;200、散热顶;201、挡雨盖;201a、抽风机;201b、排气机构;201b
‑
1、排气管;201b
‑
2、防尘塞;201c、抽气机构;201c
‑
1、抽气管;201c
‑
2、防尘网板;202、连接组件;202a、散热板;202a
‑
1、密封板槽;202a
‑
2、异型卡槽;202b、散热罩;202c、排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房型储能电站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房(100)和散热顶(200);站房(100),其包括箱体(101)和箱门(102),在箱体(101)的正面设置有箱门(102);散热顶(200),其包括挡雨盖(201)和连接组件(202),位于挡雨盖(201)的底部还安装有连接组件(202);所述箱体(101)包括绝缘框架(101a)、架板(101b)、密封插板(101c)和冷却组件(101d),在绝缘框架(101a)的内部安装有多组架板(101b),位于绝缘框架(101a)的顶部连接有密封插板(101c),以及绝缘框架(101a)的侧端还设置有冷却组件(101d);所述密封插板(101c)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01c
‑
1),在限位槽(101c
‑
1)的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组件(101c
‑
2);所述固定组件(101c
‑
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滑板(101c
‑
2a),位于固定组件(101c
‑
2)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弹簧(101c
‑
2b),在固定组件(101c
‑
2)的侧端还安装有异型块(101c
‑
2c);所述固定组件(101c
‑
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滑板(101c
‑
2a),位于固定组件(101c
‑
2)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弹簧(101c
‑
2b),在固定组件(101c
‑
2)的侧端还安装有异型块(101c
‑
2c);所述冷却组件(101d)包括制冷机(101d
‑
1)、制冷管(101d
‑
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素洁,张永红,张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乌海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