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拐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弯拐犁,包括犁铧、犁托,其特征是弯拐犁中有弯拐,弯拐的前端与犁铧底前部活动连接并可摆动。操作省力,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能降低劳动强度,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拐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改进犁,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弯拐犁。已有的单犁铧,犁托都是采用老式的直管连接。当犁工作偏向左侧时,必须将操纵杆扶手及发动机同时偏向左侧才能耕作,这样就造成了发动机与整机不平稳;操作时,机手感到很吃力,工作过久两肩酸痛,劳动强度大、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再加上工作装置苯重,经济性差,维修不方便。已有的整体铧式犁,犁头苯重,而且犁尖损坏后必须整体更换,成本维修费高。鉴于以上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省力,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能降低劳动强度,使用寿命长的弯拐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中有犁铧,置于犁铧底部的犁托,其特征是犁中有弯拐(7),弯拐的前端与犁底前部活动连接并可摆动(参风图1~图4)。上述的犁铧中的犁尖处有破土包,弯拐的前端伸入破土包中并可摆动(参见图1、图2)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降低维修成本,增加了犁铧的使用寿命。上述的破土包通过联接件与犁铧连接(参见图1),装拆方便。上述的犁铧和犁托通过联接件连接(参见图1、图2)。参见图4,工作时,将弯拐的另一端连接在微耕机行走部分上的球头套上,犁偏向左或右时,由弯拐将犁尖向左、右自然摆动,保证了操作者、发动机、行走部分三平行行驶,克服了整机左右倾倒难题,即使在坡地(如30~45°)耕作,都象在平地耕作一样,省力,好操作,只要操作者握好扶手,就能轻松自如地劳动作业。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省力,使用维修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小巧,很适合配置各种机耕作业机,通过改进犁铧,保证了整机的稳定性。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犁铧、犁托、弯拐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弯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微耕机连接示意图。参见图1~图3、犁铧1和犁托2采用沉头螺钉3连接,犁铧中的犁尖4的底部通过联接件——固定沉头螺钉5连接有破土包6,弯拐7的一端伸入破土包中并可摆动。参见图4,将本技术与微耕机组装时,将弯拐7的另一端装在微耕机行走机构上的球头套8中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弯拐犁,包括犁铧、置于犁铧底部的犁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中有弯拐(7),弯拐的前端与犁铧底前部活动连接并可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弯拐犁,包括犁铧、置于犁铧底部的犁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中有弯拐(7),弯拐的前端与犁铧底前部活动连接并可摆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拐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铧中的犁尖处有破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禹蒋成义蒋乐贵朱素芳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斯克朗科技开发实业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