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97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和用电装置,所述圆柱电池包括:壳体;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相连且限定出电池腔;极芯,所述极芯安装于所述电池腔内,所述极芯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第一极耳且另一端设有多个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的极性相反,多个所述第二极耳分别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电池腔内的侧面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二极耳间隔开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圆柱电池,通过在极芯朝向盖板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极耳,且将多个第二极耳分别与盖板的侧壁连接,使得多个第二极耳与盖板分别相连的多个连接位置间隔开分布,以使第二极耳与盖板之间不易产生虚焊,连接稳定性高,利于降低圆柱电池的不良率,提升了圆柱电池的循环性能。电池的循环性能。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电池和用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和具有该圆柱电池的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在应用时,通常将多个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以达到所需的电压及电量,传统的单极耳的电池倍率放电时极化大,内阻高,放电时温升高,易引发热失控,无法满足大倍率的放电需求,因此,多极耳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术中,多极耳电池在生产的过程中,正极极片、隔膜及负极极片卷绕形成卷芯后,需要将正极极片上的多个正极极耳先焊接在一起,形成总正极极耳,再将总正极极耳与带极耳的盖帽焊接在一起,实现多极耳卷芯与盖帽的连接。然而,由于正极极耳的个数较多,多个正极极耳重叠在一起,总正极极耳的厚度较大,与盖帽极耳的焊接容易产生虚焊,且不易被发现,对圆柱电池的内阻及循环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圆柱电池的不良率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圆柱电池,第二极耳与盖板之间不易产生虚焊,连接稳定性高,利于降低圆柱电池的不良率,提升了圆柱电池的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盖板(2),所述盖板(2)与所述壳体(1)相连且限定出电池腔;极芯(3),所述极芯(3)安装于所述电池腔内,所述极芯(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壳体(1)相连的第一极耳(4)且另一端设有多个第二极耳(5),所述第一极耳(4)和所述第二极耳(5)的极性相反,多个所述第二极耳(5)分别与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电池腔内的侧面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二极耳(5)间隔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3)构造为多层卷绕形成的圆柱状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极耳(5)在所述极芯(3)的径向上间隔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极耳(5)均为矩形,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极耳(5)中,靠近卷绕轴线的所述第二极耳(5)超出所述极芯(3)的延伸长度小于远离所述卷绕轴线的所述第二极耳(5)超出所述极芯(3)的延伸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极耳(5)折弯叠置于所述盖板(2)与所述极芯(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3)的中部形成有极芯孔(3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雄芬王建军雷磊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