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的翼型变弯度机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987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的翼型变弯度机构,前缘变形机构、机翼固定段、后缘变形机构,所述前缘变形机构连接在机翼固定段的前端,所述后缘变形机构连接在机翼固定段的后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变弯度翼型基于三节柔性铰链,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和舵机混合驱动,可以实现翼型前缘和后缘的各自驱动,也完成了在保证大变形的同时实现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目标,还可以实现精准控制。以实现精准控制。以实现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的翼型变弯度机构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的翼型变弯度机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的专利技术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对飞机进行改进,以追求更优异的气动性能。传统固定翼飞行器根据特定飞行任务和环境设计其气动布局和形状,在某个设计点处其飞行性能比较好,一旦环境发生变化,飞机就会远离设计点,其性能随之下降。随着边境巡逻、环境监测和军事需求等对飞行器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固定翼飞行器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于是,可变弯度机翼应运而生。可变弯度机翼是指含有一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弯曲变化的前缘和后缘,翼面连续、光滑、没有开缝或者滑动接头的机翼;机翼内部由各种控制装置,使其能够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使之与最佳气动效率相匹配,节约能源。与传统使用襟翼的固定翼飞机相比,可变弯度机翼由于机翼前后缘没有缝道和剪刀口,曲率变化连续,翼面压力变化平缓无明显流动分离,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所以变弯度机翼更符合未来飞机发展需求。
[0003]最早出现的是一种机械结构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铰链的翼型变弯度机构,其特征在于,前缘变形机构、机翼固定段(4)、后缘变形机构,所述前缘变形机构连接在机翼固定段(4)的前端,所述后缘变形机构连接在机翼固定段(4)的后端;所述前缘变形机构包括前缘(1)、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上连接线(3)、下连接线(13)、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14)、弹簧固定座(15),前缘(1)通过柔性铰链三(12)与机翼固定段(4)连接;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将其通电,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座(15)上,另一端与上连接线(3)连接,上连接线(3)穿过上圆形斜孔一(17),接着穿过上圆形直孔二(19),接着折返穿过上圆形直孔一(18),在上圆形直孔二(19)与上圆形直孔一(18)之间以S型来回缠绕,最终固定在上圆形直孔二(19)上,上圆形斜孔一(17)和上圆形直孔一(18)设置在前缘(1)后部上侧,上圆形直孔二(19)设置在机翼固定段(4)前部上侧;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14)初始状态为拉升至最长状态,将其不通电,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座(15)上,另一端与下连接线(13)连接,下连接线(13)穿过下圆形斜孔一(34),接着穿过下圆形直孔二(32),接着折返穿过下圆形直孔一(33),在下圆形直孔二(32)与下圆形直孔一(33)之间以S型来回缠绕,最终固定在下圆形直孔二(32)上,下圆形斜孔一(34)和下圆形直孔一(33)设置在前缘(1)后部下侧,下圆形直孔二(32)设置在机翼固定段(4)前部下侧;上形状记忆合金弹簧(2)和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14)通电时会收缩,驱动前缘(1)相对机翼固定段(4)偏转;后缘变形机构包括数字舵机(5)、上驱动线(6)、后缘一(7)、后缘二(8)、柔性铰链一(9)、柔性铰链二(10)、下驱动线(11),机翼固定段(4)与后缘一(7)通过柔性铰链二(10)连接,后缘一(7)与后缘二(8)通过柔性铰链一(9)连接,数字舵机(5)安放在机翼固定段(4)的内部空腔里,数字舵机(5)的输出轴上连接圆形转动盘;上驱动线(6)的一端缠绕在圆形转动盘上部孔内并固定,另一端穿过上圆形斜孔二(20)从机翼固定段(4)后侧上部孔洞引出,接着穿过上圆形直孔四(22),接着折返穿过上圆形直孔三(21),在上圆形直孔四(22)与上圆形直孔三(21)之间以S型来回缠绕,然后穿过上圆形斜孔三(23),接着穿过上圆形直孔六(25),接着折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山夏巍胡淑玲罗建遥余炜玮廖作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