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80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包括防倾机构,所述防倾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侧撑板、第一螺杆、连接杆和弹簧;所述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后侧为开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移动块移动对两个连接杆进行挤压,使连接杆带动横板移动对弹簧进行压缩,然后通过连板带动侧撑板移动并从对应的凹槽内移出,电机通过第二螺杆带动圆柱向后移动,圆柱通过支撑板带动两个侧撑板对模板进行支撑,从而增加对模板的支撑面积,提高与模板接触支撑的受力范围,避免塑料模板在支护时间长后会出现变形,而使其与混凝土之间接触存在空隙,避免对混凝土的成形产生影响。避免对混凝土的成形产生影响。避免对混凝土的成形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防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倾装置,具体为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属于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现有模板普遍使用木模板、竹模板和塑胶模板,木模板和竹模板虽然重量轻,但其强度低、不防水,易霉变腐烂,重复使用率低,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因此多选用塑胶模板。
[0004]在塑胶模板安装后,都要增设一个支撑结构在模板后侧支撑,现有的通常是通过支撑杆对模板支撑,但由于支撑杆与模板接触面较小,导致与模板接触支撑的受力范围较小,而塑料模板在支护时间长后易出现变形,会与混凝土之间接触存在空隙,而影响到混凝土的成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板防倾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防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0006]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包括防倾机构,所述防倾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侧撑板、第一螺杆、连接杆和弹簧;
[0007]所述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后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侧撑板,所述侧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板,两个所述连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横板与移动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杆,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块滑动套设在两个横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前侧开设有矩形孔,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矩形块与对应的矩形孔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与对应的矩形孔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圆柱螺纹套设在第二螺杆的外侧。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第二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尖锥体。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倾机构的上方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和矩形杆;
[0015]所述支撑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杆,所述矩形杆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
[0016]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驱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移动块移动对两个连接杆进行挤压,使连接杆带动横板移动对弹簧进行压缩,然后通过连板带动侧撑板移动并从对应的凹槽内移出,电机通过第二螺杆带动圆柱向后移动,圆柱通过支撑板带动两个侧撑板对模板进行支撑,从而增加对模板的支撑面积,提高与模板接触支撑的受力范围,避免塑料模板在支护时间长后会出现变形,而使其与混凝土之间接触存在空隙,避免对混凝土的成形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防倾机构;2、底板;3、支撑板;4、凹槽;5、侧撑板;6、连板;7、横板;8、第一螺杆;9、移动块;10、连接杆;11、横杆;12、旋钮;13、矩形孔;14、矩形块;15、弹簧;16、圆柱;17、第二螺杆;18、支撑块;19、电机;20、尖锥体;21、定位机构;22、定位杆;23、矩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包括防倾机构1,防倾机构1包括底板2、支撑板3、侧撑板5、第一螺杆8、连接杆10和弹簧15;
[0025]底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后侧为开口设置,凹槽4内滑动连接有侧撑板5,侧撑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板6,两个连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7,支撑板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8,第一螺杆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9,横板7与移动块9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杆10,支撑板3的前
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11,第一螺杆8转动带动移动块9移动,移动块9在两个横杆11的外侧滑动,移动块9在移动的过程中对两个连接杆10进行挤压。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移动块9滑动套设在两个横杆11的外侧,第一螺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2,横板7的前侧开设有矩形孔13,支撑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4,矩形块14与对应的矩形孔13滑动连接,矩形块14与对应的矩形孔13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15,支撑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16,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8,支撑块18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7,圆柱16螺纹套设在第二螺杆17的外侧,支撑块1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9,电机19的输出轴端部与第二螺杆17的前端固定连接,底板2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尖锥体20,通过四个尖锥体20插入至地下内增加对模板支撑的稳固性。
[00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防倾机构1的上方设有定位机构21,定位机构21包括定位杆22和矩形杆23;
[0028]支撑块1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22,支撑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杆23,矩形杆23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杆22的外侧,支撑板3带动两个矩形杆23移动,矩形杆23在定位的定位杆22的外侧滑动,通过支撑板3和两个侧撑板5对模板支撑防止模板倾斜。
[0029]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需要对模板进行支撑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倾机构(1),所述防倾机构(1)包括底板(2)、支撑板(3)、侧撑板(5)、第一螺杆(8)、连接杆(10)和弹簧(15);所述底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后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凹槽(4)内滑动连接有侧撑板(5),所述侧撑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板(6),两个所述连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7),所述支撑板(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8),所述第一螺杆(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9),所述横板(7)与移动块(9)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杆(10),所述支撑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9)滑动套设在两个横杆(11)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7)的前侧开设有矩形孔(13),所述支撑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板防倾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龙刘俊国董涛苏恒滕鸿煜买志超袁孝晶张璇周伟周永永王忠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