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属于监控技术领域,包括监控摄像头、安装壳和防护罩体,所述监控摄像头固定连接在安装壳内,所述防护罩体的罩设在监控摄像头的外部,所述防护罩体的外部设置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安装壳连接,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洗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清洗盒内的清洗液可流入弧形杆内,进入弧形杆内的清洗液可从出水孔流出并与清理部混合,伺服电机带动弧形杆摆动,使得清理部通过清洗液对防护罩体的表面进行清理。清理刷可定期进行作业,清理刷在不工作时通过伺服电机转动至防护罩体的一侧,有效降低了清理刷对监控摄像头的干扰,可在清理刷定期作业时将电磁阀打开,延长了清洗盒内清洗液的使用时间。延长了清洗盒内清洗液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
,具体是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平时需要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监控。
[0003]公告号为CN21507258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还包括安装壳和防护罩体,监控摄像头固定连接在安装壳内,防护罩体罩设在监控摄像头的外部,防护罩体和安装壳之间设有报警组件,防护罩体的外部设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与安装壳连接。
[0004]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固定架,从而使清灰刷在防护罩体的外部运动,对防护罩体表面进行清理。申请人认为,由于防护罩体常年暴露在外,在防护罩体的表面难免会积累一些难以去除的污渍,仅仅通过清灰刷在防护罩体外扫动难以对污渍进行有效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安装壳和防护罩体,所述监控摄像头固定连接在安装壳内,所述防护罩体的罩设在监控摄像头的外部,所述防护罩体的外部设置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安装壳连接,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洗盒;
[0007]所述清理刷包括弧形杆和固定连接在弧形杆内侧的清理部,所述弧形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安装壳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杆为管体结构,所述弧形杆的顶部与清洗盒相连通,所述弧形杆靠近清理部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出水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盒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加液口和与加液口相适配的盖体。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清洗盒内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顶部伸出至清洗盒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摇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盒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清洗盒通过电磁阀与弧形杆相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壳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弧形杆往复摆动的伺
服电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部由刷毛和分布在刷毛两侧的海绵条构造而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采用了防护罩体、清理刷和清洗盒之间的相互配合,清洗盒内的清洗液可流入弧形杆内,进入弧形杆内的清洗液可从出水孔流出并与清理部混合,伺服电机带动弧形杆摆动,使得清理部通过清洗液对防护罩体的表面进行清理,有效解决了一些智能变电站监控装难以对防护罩体表面污渍进行有效去除的问题。
[0015]2、该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的清理部由刷毛和分布在刷毛两侧的海绵条构造而成,刷毛用于吸收从弧形杆出水孔流出的清洗液,能够将清洗液作用于防护罩体上,提高了清理刷对防护罩体的清理效果。
[0016]3、该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的清理刷可定期进行作业,清理刷在不工作时通过伺服电机转动至防护罩体的一侧,有效降低了清理刷对监控摄像头的干扰,可在清理刷定期作业时将电磁阀打开,延长了清洗盒内清洗液的使用时间,省去了频繁向清洗盒内添加清洗液的步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壳和清洗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弧形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2]1、监控摄像头;2、安装壳;3、防护罩体;4、清理刷;41、弧形杆;42、清理部;421、刷毛;422、海绵条;5、清洗盒;51、电磁阀;52、加液口;53、搅拌杆;531、搅拌叶;6、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
4,本实施例的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1、安装壳2和防护罩体3,安装壳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监控摄像头1固定连接在安装壳2内,监控摄像头1的摄像端伸从安装壳2的开口伸出,防护罩体3的罩设在监控摄像头1的外部并对监控摄像头1进行防护,能够阻碍灰尘等污渍直接附着于监控摄像头1的表面。防护罩体3的外部设置有清理刷4,清理刷4与安装壳2连接,安装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向清理刷4提供清洗液的清洗盒5;
[0025]其中,清理刷4包括弧形杆41和固定连接在弧形杆41内侧的清理部42,弧形杆4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安装壳2转动连接,清理部42与防护罩体3相适配并抵接在防护罩体3的外表面上,安装壳2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弧形杆41往复摆动的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能够正向和反向转动,伺服电机6通过皮带与弧形杆41进行连接,伺服电机6作业时即可带动弧形杆41摆动,使得清理部42对防护罩体3的表面进行清理。
[0026]其中,弧形杆41为管体结构,弧形杆41的顶部与清洗盒5相连通,清洗盒5内的清洗
液可流入弧形杆41内。弧形杆41靠近清理部4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出水孔,进入弧形杆41内的清洗液可从出水孔流出并与清理部42混合,使得清理刷4能够对防护罩体3外表面一些难以清理的污渍进行有效去除。
[0027]同时,清理部42由刷毛421和分布在刷毛421两侧的海绵条422构造而成,刷毛421用于吸收从弧形杆41出水孔流出的清洗液,并将清洗液作用于防护罩体3上,而海绵条422能够通过清洗液对防护罩体3表面的污渍进行有效去除。
[0028]另外,清洗盒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加液口52和与加液口52相适配的盖体,通过加液口52可向清洗盒5内添加水和清洗剂。清洗盒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杆53,搅拌杆53位于清洗盒5内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31,可通过转动搅拌杆53使得搅拌叶531对清洗盒5内进行搅拌,使得水和清洗剂充分混合,搅拌杆53的顶部伸出至清洗盒5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摇把。
[0029]另外,清理刷4可定期进行作业,清理刷4在不工作时通过伺服电机6转动至防护罩体3的一侧,有效降低了清理刷4对监控摄像头1造成的干扰。清洗盒5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51,清洗盒5通过电磁阀51与弧形杆41相连通,可在清理刷4定期作业时将电磁阀51打开,此时清洗盒5内的清洗液可通过电磁阀51流入弧形杆41内,延长了清洗盒5内清洗液的使用时间,省去了频繁向清洗盒5内添加清洗液的步骤。
[003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1)、安装壳(2)和防护罩体(3),所述监控摄像头(1)固定连接在安装壳(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体(3)的罩设在监控摄像头(1)的外部,所述防护罩体(3)的外部设置有清理刷(4),所述清理刷(4)与安装壳(2)连接,所述安装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洗盒(5);所述清理刷(4)包括弧形杆(41)和固定连接在弧形杆(41)内侧的清理部(42),所述弧形杆(4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安装壳(2)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杆(41)为管体结构,所述弧形杆(41)的顶部与清洗盒(5)相连通,所述弧形杆(41)靠近清理部(4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出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盒(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加液口(52)和与加液口(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道,杨国田,马驰,孙士强,赵惺,刘振磊,李琦,赵祥龙,李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