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61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一体成型依次相连的第一弹性抵触导通部、第一固定部、接线部、连接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弹性抵触导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在绝缘体中且分别位于连接部两端的下方,接线部上设置有螺钉压接线结构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下方,第一弹性抵触导通部位和第二弹性抵触导通部分别设置有位于连接部两侧与连接部平行并位于连接部上方的第一抵触导通部和第二抵触导通部,第二抵触导通部与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抵触导通部与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端子接线固定方便,多位弹性抵触导通,连接稳定性能更好,有效避免单体对接时长时间使用容易面临的接触不良问题。时长时间使用容易面临的接触不良问题。时长时间使用容易面临的接触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中的弹片连接器导电性能佳,可抗干扰电磁波外溢效果,具有弹性并有避震压制的功能,可调整高度保护零部件,但是现有弹片类连接器接线结构接线固定不便,而且一般都是与外部插入端子为单体对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面临的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进而影响整个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端子,解决了现有弹片类连接器接线结构接线固定不便,单体对接时长时间使用容易面临的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一体成型依次相连的第一弹性抵触导通部、第一固定部、接线部、连接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弹性抵触导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在绝缘体中且分别位于连接部两端的下方,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螺钉压接线结构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下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依次相连的第一弹性抵触导通部(100)、第一固定部(200)、接线部(300)、连接部(400)、第二固定部(500)和第二弹性抵触导通部(600),所述第一固定部(200)和第二固定部(500)用于固定在绝缘体中且分别位于连接部(400)两端的下方,所述接线部(300)上设置有螺钉压接线结构且位于第一固定部(200)的下方,所述第一弹性抵触导通部(100)位于连接部(400)靠近接插的一侧且设置有与连接部(400)平行并位于连接部(400)上方的第一抵触导通部(130),所述第二弹性抵触导通部(600)位于连接部(400)远离接插的一侧且设置有与连接部(400)平行并位于连接部(400)上方的第二抵触导通部(630),所述第一弹性抵触导通部(100)和第二弹性抵触导通部(600)朝向接插一端都设置有导向弹性臂,所述第二抵触导通部(630)与连接部(40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抵触导通部(130)与连接部(400)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300)为冲压折弯而成的矩形,所述接线部(300)的相邻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贯穿到其内部的腔体的接线孔(301)和螺纹孔(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抵触导通部(100)还包括第一连接基部(110)、第一弹性曲臂(121)、第一导向斜面(122)和第一限部(140),所述第一连接基部(110)位于连接部(400)靠近接插的一侧且与连接部(400)处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一弹性曲臂(121)的下端与第一连接基部(110)靠近接插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的下端与第一弹性曲臂(121)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的上端倾斜与第一抵触导通部(130)靠近接插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限部(140)用于限位第一抵触导通部(130)的弹性位移距离且与第一抵触导通部(130)远离接插一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部(140)包括第一限位臂(141)、第二限位臂(142)和第三限位臂(143),所述第一限位臂(141)的上端与第一抵触导通部(130)靠近第二弹性抵触导通部(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邦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