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55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包括上段钢棒柱、下段钢棒柱和钢梁连接组件;钢梁连接组件搭设于下段钢棒柱的上方,上段钢棒柱搭设于钢梁连接组件的上方;上段钢棒柱的多根角部钢管均焊接有用于插接螺栓套筒,上段钢棒柱通过套筒和螺栓的配合与钢梁连接组件或者下段钢棒柱的角部钢管固定连接。以实现上下段钢棒柱高效、牢固且经济的临时连接结构。时连接结构。时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梁与钢柱的搭接是钢结构建筑中最关键也是搭接难度最大的连接节点。传统钢梁与柱的连接,通常采用栓焊或者全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螺栓的钢用量大,在现场进行结构组装时,梁柱定位困难,组装的人力物力耗费大。基于此,欧本研发了钢棒柱与H型钢梁的卡槽式连接结构,但是这种梁柱的连接结构新增了一部分钢梁连接组件,当钢柱需要继续往上堆叠时,如何实现钢梁连接组件与上部分钢柱的高效、牢固且经济的搭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当午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上下段钢棒柱高效、牢固且经济的连接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包括上段钢棒柱、下段钢棒柱和钢梁连接组件;
[0005]钢梁连接组件搭设于下段钢棒柱的上方,上段钢棒柱搭设于钢梁连接组件的上方;
[0006]上段钢棒柱的多根角部钢管均焊接有用于插接螺栓套筒,上段钢棒柱通过套筒和螺栓的配合与钢梁连接组件或者下段钢棒柱的角部钢管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钢梁连接组件包括下隔板、上隔板和连接腹板;
[0008]下隔板设于下段钢棒柱的端部,且固定于下段钢棒柱的角部钢管之间,下隔板的边缘部分延伸出下段钢棒柱的腹板表面;连接腹板设于下隔板上,且固定于相邻的两根角部钢管之间;上隔板焊接固定于连接腹板的上方;
[0009]连接腹板的表面设有与H型钢梁的腹板相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和H型钢梁的腹板上设有相对的螺栓孔。
[0010]进一步的,H型钢梁腹板的端部延伸出上下翼缘的端部,当H型钢梁与钢棒柱搭接时,H型钢梁的腹板下沿搭接于下隔板上,H型钢梁腹板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相固定,固定后,现场焊接固定述H型钢梁和钢棒柱。
[0011]进一步的,钢棒柱包括圆管柱、矩形管柱和钢棒甲壳柱。
[0012]进一步的,上隔板的平面尺寸大于下段钢棒柱的平面尺寸,上隔板的表面对应套筒的位置设有螺栓孔,上段钢棒柱搭建于上隔板的表面后,通过螺栓螺母旋拧于套筒和螺栓孔后,实现上隔板与上段钢棒柱的定位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上隔板的平面尺寸与下段钢棒柱的平面尺寸相同,下段钢棒柱的角部钢管上设有与上段钢棒柱上套筒位置相对的套筒;上段钢棒柱搭建于上隔板的表面后,通过螺栓螺母旋拧于上段钢棒柱和下段钢棒柱相对应的套筒后,实现两者的连接。
[0014]进一步的,上段钢棒柱搭建于上隔板的表面且螺栓定位后,通过焊接实现上段钢棒柱和上隔板的搭接面固定。
[0015]进一步的,套筒的孔径大于螺栓的螺杆直径,小于螺栓头部的直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段钢棒柱的角部钢管设置套筒,实现钢棒柱和钢梁连接组件以及下段钢棒柱的有效定位连接,搭建方式高效便捷,有效的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损耗;且连接结构简单,用钢量小,后期焊接后又可以满足强度需求,建造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0018]2、针对钢梁连接组件中上隔板不同的平面大小,设计不同的临时连接方式,从而适用性更广。
[0019]3、本专利技术的钢梁连接组件为上隔板、下隔板以及连接腹板形成相对H型钢梁的插接槽,相比于传统的梁柱螺栓连接方式,插接连接结构省去大量抗剪的螺栓,有效减少了用钢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的步骤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包括上段钢棒柱8、下段钢棒柱1和钢梁连接组件;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上段钢棒柱和下段钢棒柱均为甲壳柱,实际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也适用于圆管柱以及矩形管柱等其他柱体。
[0027]钢梁连接组件包括下隔板4、上隔板3和连接腹板5,下隔板4设于下段钢棒柱1的端部,且固定于钢棒柱1的角部钢管之间,下隔板4的边缘部分延伸出下段钢棒柱1的腹板表面;连接腹板5设于下隔板4上,且固定于相邻的两根角部钢管之间;上隔板3设于连接腹板5的上方,上隔板3的边缘部分延伸出连接腹板5的表面,上隔板3通过焊接与连接腹板5的上沿以及角部钢管的端部固定连接。
[0028]连接腹板5的表面设有与H型钢梁2的腹板相连接的连接板6,连接板6和H型钢梁2的腹板上设有相对的螺栓孔;
[0029]H型钢梁2腹板的端部延伸出上下翼缘的端部,当H型钢梁2与下段钢棒柱1搭接时,H型钢梁2的腹板下沿搭接于下隔板4上,H型钢梁2腹板通过螺栓与连接板6相固定,比如梁自重1吨,则仅需设置一颗M20的高强螺栓;用于安装定位和临时固定;同时,起到框架柱之间的拉结作用。固定后,柱子垂直度、梁的平整度调整后,进行H型钢梁2的翼缘、腹板和连接腹板5以及上隔板3和下隔板4的现场焊接固定。利用磁吸导轨,配合自动行走的焊接机头,可以实现现场的自动焊接;使效率、质量得到更好保障。使全焊接接头的成本,可以比全螺
栓降低2/3。
[0030]在本实施例中,上隔板3的边缘设有便于H型钢梁2的腹板从上往下插入的插槽,这样的话,吊装的H型钢梁2可以从上往下插入到下隔板4的表面,大大降低梁与柱的连接难度。
[0031]在本实施例中,下段钢棒柱1相邻的两根角部钢管之间均设置一块连接腹板5,从而使得钢棒柱1的四周均可连接一根H型钢梁2。
[0032]上段钢棒柱8搭设于钢梁连接组件的上方,具体为上隔板3的上方,上段钢棒柱8的多根角部钢管均焊接有用于插接螺栓套筒9,上隔板3的表面对应套筒9的位置设有螺栓孔,上段钢棒柱8搭建于上隔板3的表面后,通过螺栓螺母旋拧于套筒9和螺栓孔后,实现上隔板3与上段钢棒柱8的临时定位连接。上段钢棒柱8搭建于上隔板3的表面且螺栓定位后,通过焊接实现上段钢棒柱8和上隔板3的搭接面固定,。套筒9的孔径大于螺栓的螺杆直径,小于螺栓头部的直径,使得上下柱安装有一定的偏差调节能力。
[003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装配步骤:
[0034]步骤1:将角部钢管和波纹钢板焊接成钢棒甲壳柱;
[0035]步骤2:将下隔板4焊接固定在下段钢棒柱1的端部,且固定于下段钢棒柱1的角部钢管之间;
[0036]步骤3:在上隔板3的上方装配连接腹板5,通过焊接实现上隔板3、连接腹板5和角部钢管之间的连接;
[0037]步骤4:在连接腹板5的上方固定上隔板3,通过焊接固定;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段钢棒柱、下段钢棒柱和钢梁连接组件;所述钢梁连接组件搭设于所述下段钢棒柱的上方,所述上段钢棒柱搭设于所述钢梁连接组件的上方;所述上段钢棒柱的多根角部钢管均焊接有用于插接螺栓套筒,所述上段钢棒柱通过套筒和螺栓的配合与所述钢梁连接组件或者所述下段钢棒柱的角部钢管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连接组件包括下隔板、上隔板和连接腹板;所述下隔板设于所述下段钢棒柱的端部,且固定于所述下段钢棒柱的角部钢管之间,所述下隔板的边缘部分延伸出所述下段钢棒柱的腹板表面;所述连接腹板设于所述下隔板上,且固定于相邻的两根角部钢管之间;所述上隔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连接腹板的上方;所述连接腹板的表面设有与H型钢梁的腹板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上设有相对的螺栓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棒柱上下段连接的临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梁腹板的端部延伸出上下翼缘的端部,当所述H型钢梁与所述钢棒柱搭接时,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下沿搭接于所述下隔板上,所述H型钢梁腹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相固定,固定后,现场焊接固定所述述H型钢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吴艺超汪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