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属于粉末涂料技术领域,包括端羟基聚酯树脂,端羧基聚酯树脂,封闭异氰酸酯,环氧型固化剂,流平剂,脱气剂,透明玻璃微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将制得的粉末涂料喷涂在工件表面,并使粉末涂料固化形成粉末涂料涂层,得到的粉末涂料涂层不仅具有高硬度、抗划伤的特性,而且具有合适的柔韧性,抗冲击力强,从而便于对喷涂有粉末涂料的产品加工,并且能够减小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遇到磕碰而造成的外观损伤。此外,粉末涂料涂层为哑光透明涂层,可以用于照光层,不仅不会影响底层涂料的色彩效果,而且产品的美观度不会因粉末涂层表面存在划痕而造成影响。痕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涂料
,特别涉及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粉末涂料不使用溶剂,以微细粉末状态存在,使用过程中涂料利用率几乎为100%,并且粉末涂料具有无害、高效率、节省资源和环保等优点正大面积取代传统溶剂型涂料。
[0003]但是,现有常规的粉末涂料使用时存在表面硬度低,抗划伤性低的问题,在一些场合,例如公共区域桌椅、护栏等上使用效果不佳。由于粉末涂层的硬度通常在1H以下,因而会在粉末涂料中加入含氟蜡有机成分和硬质无机填料来进一步提高粉末涂层的硬度,但是含氟蜡有机成分和硬质无机填料在粉末涂料固化的过程中不参与反应,会使得粉末涂层的硬度达到3H以上时出现变脆易开裂,柔韧性差的问题,不能达到使用中工件折弯和抗冲击的要求。此外,当粉末涂层的光泽度较高时,粉末涂层上的划痕会被明显反应出来,会影响产品的美观。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因粉末涂料中加入含氟蜡有机成分和硬质无机填料而使粉末涂层的硬度和柔韧性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并消除粉末涂层光泽度较高对产品美观的影响。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端羟基聚酯树脂130~200份,端羧基聚酯树脂130~210份,封闭异氰酸酯220~280份,环氧型固化剂10~25份,流平剂10份,脱气剂5份,透明玻璃微粉340份。
[0008]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中,所述端羟基聚酯树脂和端羧基聚酯树脂按重量份的配比为1∶(0.75~1.5)。
[0009]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中,所述端羟基聚酯树脂和封闭异氰酸酯按重量份的配比为1∶1.5。
[0010]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中,所述端羧基聚酯树脂和环氧型固化剂按重量份的配比为(8.5~9)∶1.5。
[0011]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中,所述环氧型固化剂为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S001.将端羟基聚酯树脂、端羧基聚酯树脂、封闭异氰酸酯、环氧固化剂、流平剂、脱气剂以及透明玻璃微粉加入混料机中预混合;
[0014]步骤S002.将步骤S001中经过预混合的物料经过挤出机熔融挤出;
[0015]步骤S003.将熔融挤出的物料使用水冷钢带冷却并压片;
[0016]步骤S004.将步骤S003中的片状物料通过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筛处理得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
[0017]进一步的,步骤S002中,挤出机进料口的温度为65℃,熔融段温度为105℃。
[0018]进一步的,步骤S004中,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的粒径为30~50um。
[0019]进一步的,步骤S001中,端羟基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A001.将2500重量份的三羟基丙烷以及4重量份的单丁基锡加入连接有冷凝塔的反应釜中,反应釜缓慢升温至150℃后,进行搅拌以使三羟基丙烷溶解;
[0021]步骤A002.将1000重量份的对苯二甲酸、1600重量份的间苯二甲酸缓慢加入三羟基丙烷溶液中,继续搅拌至反应釜内的物料分散均匀;
[0022]步骤A003.反应釜内的物料分散均匀后,使反应釜缓慢升温至240℃,而后保持冷凝塔顶端的温度在101℃以下,使物料反应中产生的水馏出;
[0023]步骤A004.待物料反应中产生的水馏出后,继续保持反应釜温度在240℃,并使冷凝塔顶端的温度下降至50℃后,开启真空泵,使反应釜内物料负压反应1h后得端羟基聚酯树脂。
[0024]进一步的,步骤S001中,端羧基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B001.将1260重量份的新戊二醇、300重量份的乙二醇、20.1重量份的三羟基丙烷、4重量份的单丁基锡以及6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釜缓慢升温至150℃后,进行搅拌以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溶解;
[0026]步骤B002.将2550重量份的对苯二甲酸、355重量份的己二酸缓慢加入反应釜中,继续搅拌至反应釜内的物料分散均匀;
[0027]步骤B003.反应釜内的物料分散均匀后,使反应釜缓慢升温至240℃,而后保持冷凝塔顶端的温度在101℃以下,使物料反应中产生的水馏出;
[0028]步骤B004.待物料反应中产生的水馏出后,继续保持反应釜温度在240℃,并使冷凝塔顶端的温度下降至50℃后,加入550重量份的间苯二甲酸;
[0029]步骤B005.继续搅拌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应澄清后,开启真空泵,使反应釜内物料负压反应1h后得端羧基聚酯树脂。
[0030]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不含氟蜡有机成分和硬质无机填料,通过在粉末涂料的固化过程中,使高支化度的端羟基聚酯树脂与封闭异氰酸酯反应形成高交联密度的致密涂膜,来使粉末涂层获得高硬度和抗划伤性能;通过端羧基聚酯树脂与环氧型固化剂反应形成柔韧性较好的涂膜,来改善粉末涂料涂层容易变脆,抗冲击力差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粉末涂料中引入透明玻璃粉,利用粉末涂料中其它成分与透明玻璃粉的不相容性来使粉末涂料涂层表面产生漫反射,从而使粉末涂料涂层的光泽度不会太高,能够达到哑光的效果,即使
粉末涂料涂层表面有划痕的情况,也不易显现出来,不会对产品的美观度造成太大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端羟基聚酯树脂130~200份,端羧基聚酯树脂130~210份,封闭异氰酸酯220~280份,环氧型固化剂10~25份,流平剂10份,脱气剂5份,透明玻璃微粉340份。
[0034]上述组成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在固化的过程中,高支化度的端羟基聚酯树脂会与封闭异氰酸酯反应形成高交联密度的致密涂膜,使得粉末涂料涂层获得高硬度和抗划伤性能;而端羧基聚酯树脂上的羧基会与环氧型固化剂的环氧基反应形成柔韧性较好的涂膜,因而有利于改善粉末涂料涂层容易变脆,抗冲击力差的问题;此外,通过在粉末涂料中引入透明玻璃粉,利用粉末涂料中其它成分与透明玻璃粉的不相容性来使粉末涂料涂层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端羟基聚酯树脂130
~
200份,端羧基聚酯树脂130
~
210份,封闭异氰酸酯220
~
280份,环氧型固化剂10
~
25份,流平剂10份,脱气剂5份,透明玻璃微粉3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酯树脂和端羧基聚酯树脂按重量份的配比为1∶(0.75
~
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酯树脂和封闭异氰酸酯按重量份的配比为1∶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羧基聚酯树脂和环氧型固化剂按重量份的配比为(8.5
~
9)∶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型固化剂为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6.一种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01.将端羟基聚酯树脂、端羧基聚酯树脂、封闭异氰酸酯、环氧固化剂、流平剂、脱气剂以及透明玻璃微粉加入混料机中预混合;步骤S002.将步骤S001中经过预混合的物料经过挤出机熔融挤出;步骤S003.将熔融挤出的物料使用水冷钢带冷却并压片;步骤S004.将步骤S003中的片状物料通过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筛处理得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02中,挤出机进料口的温度为65℃,熔融段温度为10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折弯透明哑光高硬度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04中,所述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开宇,全厚喜,刘涛,李永兰,江彬,石永生,涂鸿飞,赵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盛银洋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