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模块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67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模块及车辆,热管理模块包括:流道板,流道板内设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设有连接接口;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固定座,固定座内设有连接流道,连接流道的两端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换热器固定至固定座且与第一接口相连,固定座固定至流道板且使得第二接口与连接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换热器固定至固定座上,方便换热器组件与流道板的连接,精简结构,提高装配效率,优化管路,缩小热管理模块占用的空间,减少系统泄漏点,同时降低检修、装配的难度。装配的难度。装配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模块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整车热管理系统设计要求适应的工况越来越多,所需的热管理部件随之也越来越多。例如膨胀水壶、冷却水泵、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膨胀阀、单向阀、冷却连接管路等。相关技术中,这些热管理部件是分散布置的,存在管路布置复杂、空间占用大、系统泄漏点多、检修困难、装配困难及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热管理模块,简化管路布置、减小空间占用、减少系统泄漏点、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检修、装配的难度。
[0004]本技术还提出应用上述热管理模块的车辆,简化管路布置、减小空间占用、减少系统泄漏点、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检修、装配的难度。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内设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设有连接接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连接流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内设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设有连接接口;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连接流道,所述连接流道的两端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换热器固定至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固定座固定至所述流道板且使得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连接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多个,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固定至所述固定座,每个所述换热器通过相应的所述连接流道与相应的所述液体流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两个,两个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有接口管,所述接口管延伸入所述第一接口内;其中,两个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接口管与所述流道板之间的距离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对应两条所述连接流道;其中,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换热器的两个所述连接流道相向延伸,连接另一个所述换热器的两个所述连接流道平行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相向延伸的两个所述连接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平行延伸的两个所述连接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设在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及所述第四开口设在同一直线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流道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竖直部,所述竖直部连通所述水平部,所述竖直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竖直部连接所述第二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永东阚望尚凯锋廖四清曾令华卢耀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