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叠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36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叠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安装槽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整齐装置;所述整齐装置包括开设在底座内的四个驱动腔和四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中转块,所述中转块为空心结构,所述中转块与对应的滑动槽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内贯穿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一端贯穿延伸至安装槽内,另一端贯穿延伸至对应的所述驱动腔内。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放装置可以在叠放模板的同时,自动对其进行整理,保证其叠放整齐,避免倾倒,同时,叠放时还可自动计数,方便后续统计。方便后续统计。方便后续统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叠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板存储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叠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城市中被建设,而在楼房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模板是施工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施工中,建筑模板设置完毕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建筑模板使用前,一般需要提前将其叠放在待施工处,以便于后续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建筑模板往往都是通过吊装装置吊装后直接叠放在地面上,并没有专门的叠放装置,在叠放过程中,若随意叠放模板,叠放高度较高后,易出现重心不稳,倒塌的情况,而若想整齐叠放,则每次叠放均需要人工将模板对齐,保证整齐的叠放,导致卸货与叠放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高,同时,由于模板整齐叠放后,各个模板间的间隙不明显,对于后续模板叠放数量的核对也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叠放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与安装槽(2)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整齐装置;所述整齐装置包括开设在底座(1)内的四个驱动腔(5)和四个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内滑动连接有中转块(8),所述中转块(8)为空心结构,所述中转块(8)与对应的滑动槽(7)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底座(1)内贯穿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管件(6),所述第一管件(6)一端贯穿延伸至安装槽(2)内,另一端贯穿延伸至对应的所述驱动腔(5)内,所述驱动腔(5)内密封滑动连接有驱动块(10),所述驱动块(10)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件(11),所述第二管件(11)与底座(1)贯穿滑动连接并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滑动槽(7)内,所述第二管件(11)位于滑动槽(7)内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中转块(8)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块(8)顶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为空心且顶壁与底壁开放结构,所述安装槽(2)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固定块(1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永磁体(17),所述底座(1)贯穿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管件(24),所述第三管件(24)将对应的所述驱动腔(5)与安装槽(2)连通,所述驱动块(10)与第二管件(11)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第四管件(25),所述第三管件(24)与第四管件(25)内均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叠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齐装置还包括四个延时开关(13),所述延时开关(13)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槽(7)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件(6)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超梁壮夏冰冰储凌飞卢其山储睿罗丹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