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932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沿平行于底面方向设置的叠合板、多个垂直设在所述叠合板上的预制墙板和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墙板拼接处的现浇段;所述叠合板包括沿水平方向搭接的水平结构筋、包覆在所述水平结构筋外侧的板体、多个穿设在所述板体上的纵向连接筋和多个套设在所述纵向连接筋上的注浆锥筒;所述纵向连接筋垂直于所述板体所在平面,且与所述水平结构筋固定连接,所述注浆锥筒与所述纵向连接筋转动连接,且沿水平方向设有注浆管。本申请具施工效率高、结构承载力强的优点。结构承载力强的优点。结构承载力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一般分为全装配建筑和部分装配建筑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建筑的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物。由于部分装配建筑能够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因此更利于冬期施工,生产效率高。
[0003]目前,常见的部分装配建筑中的预制板材与基础平面采用钢筋插接后注浆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其注浆过程中产生的气孔等结构缺陷不容易被发现,预制板材的结构特征导致对其进行注浆后难以通过振捣等常规途径对注浆位置进行密实和消泡。而常见的预制板材采用了多组钢筋插接和多组注浆孔的结构,使得需要进行注浆的空腔更多,需要进行预先矫直的钢筋连接头更多,这进一步加大了预制板材吊装对孔作业难度,不利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高效、高质量展开。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背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部分装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预制板材的对孔作业以及注浆作业影响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部分装配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预制板材的吊装以及注浆作业的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沿平行于底面方向设置的叠合板、多个垂直设在所述叠合板上的预制墙板和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墙板拼接处的现浇段;所述叠合板包括沿水平方向搭接的水平结构筋、包覆在所述水平结构筋外侧的板体、多个穿设在所述板体上的纵向连接筋和多个套设在所述纵向连接筋上的注浆锥筒;所述纵向连接筋垂直于所述板体所在平面,且与所述水平结构筋固定连接,所述注浆锥筒与所述纵向连接筋转动连接,且沿水平方向设有注浆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的叠合板能够作为地面基础,起到承载预制墙板的作用,垂直安装在叠合板上的预制墙板能够起到墙板作用,对空间进行划分,使其成为完整的建筑物,设置在相邻两个预制墙板连接处的现浇段是预制墙板完成安装后现场浇筑形成的连接机构,保证了预制墙板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叠合板中水平方向上的设置的水平结构筋提高了叠合板的抗拉强度,包覆在水平结构筋外侧的混凝土材质的板体提高了叠合板的抗压结构强度,垂直穿设在板体上的纵向连接筋起到了固定连接预制
墙板的作用,纵向连接筋与水平结构筋固定连接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叠合板和预制墙板连接部位的抗拉结构强度,套设在纵向连接筋上的注浆锥筒能够降低注浆作业难度,提高注浆作业效率,注浆锥筒与纵向连接筋转动连接的结构设计简化了整体施工的操作步骤,实现了本申请提高部分装配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预制板材的吊装以及注浆作业的难度的专利技术目的。
[0008]可选的,预制墙板包括沿垂直地面方向搭接的纵向结构筋、包覆在所述纵向结构筋外侧的墙体和多个设在所述墙体侧面上的水平连接筋;所述墙体下表面与所述纵向连接筋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墙体边缘的位置为锥形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墙板中的纵向结构筋提高了预制墙板的抗拉结构强度,预制墙板中包覆在纵向结构筋外侧的混凝土材质墙体提高了预制墙板的抗压结构强度,墙体侧面上的多个水平连接筋起到了连接现浇段的作用,墙体地面上开设的锥形孔结构能够简化预制墙板的吊装对孔过程,提升部分装配建筑的整体施工效率。
[0010]可选的,连接孔的锥形位置锥度大于所述注浆锥筒的锥度,位于同侧的两个连接孔远离锥形孔的一端互相连通且连通段为环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锥形位置锥度大于注浆锥筒锥度的结构设计增大了注浆锥筒插入到锥形孔之后剩余的空腔体积,减少了注浆压力,使得后续的注浆操作更加容易进行,两个连接孔远离锥形孔的一端互相连通的结构设计减少了单面预制墙板固定安装时所需要进行注浆的次数,进一步提升了预制墙板的安装效率,两个连接孔连通段为环形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浆液流通,减少注浆阻力,从而减少气泡,提高注浆质量。
[0012]可选的,水平连接筋弯曲呈半环形,多个所述水平连接筋沿所述墙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连接筋弯曲呈半环形的结构设计增加了水平连接筋与现浇段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现浇段与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多个水平连接筋沿墙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的结构使得预制墙板与现浇段在高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的连接强度均能够得到保障,并且避免了水平连接筋局部应力集中。
[0014]可选的,墙体下表面长度方向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厚度与所述注浆管的外径长度一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垫块对预制墙板的吊装过程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垫块厚度与注浆管外径长度一致的结构设计使得具有垫块结构的预制墙体在吊装过程中不会对注浆管造成过度挤压,垫块结构还起到了限位作用,能够降低预制墙板与叠合板连接位置浇筑支模的作业难度,提高预制墙板安装作业效率。
[0016]可选的,墙体中间位置开设有预制窗口;所述墙体的预制窗口嵌设有限位框体。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中间位置开设的预制窗口能够用于安装窗户,预制窗口嵌设的限位框体对所开通的预制窗口边缘位置起到了限位作用和支撑作用,避免发生垮塌。
[0018]可选的,限位框体外表面边缘垂直设有多个预埋板;所述预埋板与所述纵向结构筋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框体外表面边缘垂直设置的预埋板提高了限位框体与墙体的连接强度。
[0020]可选的,现浇段包括与所述预制墙板卡接的外模板和包覆在所述水平连接筋外侧的连接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段中的外模板对连接块的浇筑起到了限位作用,混凝土材质的连接块包覆在预制墙板的水平连接筋外部,提高了现浇段的抗压结构强度。
[0022]可选的,外模板两侧边缘均沿垂直地面的方向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模板两侧垂直地面设置的卡接块能够在外模板卡接在预制墙板外侧时起到位置限定的作用,卡接块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外模板安装在预制墙板后发生横向位移进而与预制墙板脱离连接。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前文中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准备,包括各种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作业半径选择吊具和起重设备,并对其基础进行施工搭建;步骤2,建筑基础施工;步骤3,在建筑基础上固定临时支撑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平行于底面方向设置的叠合板(1)、多个垂直设在所述叠合板(1)上的预制墙板(2)和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墙板(2)拼接处的现浇段(3);所述叠合板(1)包括沿水平方向搭接的水平结构筋(11)、包覆在所述水平结构筋(11)外侧的板体(12)、多个穿设在所述板体(12)上的纵向连接筋(13)和多个套设在所述纵向连接筋(13)上的注浆锥筒(14);所述纵向连接筋(13)垂直于所述板体(12)所在平面,且与所述水平结构筋(11)固定连接,所述注浆锥筒(14)与所述纵向连接筋(13)转动连接,且沿水平方向设有注浆管(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2)包括沿垂直地面方向搭接的纵向结构筋(21)、包覆在所述纵向结构筋(21)外侧的墙体(22)和多个设在所述墙体(22)侧面上的水平连接筋(23);所述墙体(22)下表面与所述纵向连接筋(1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墙体(22)边缘的位置为锥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锥形位置锥度大于所述注浆锥筒(14)的锥度,位于同侧的两个连接孔远离锥形孔的一端互相连通且连通段为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筋(23)弯曲呈半环形,多个所述水平连接筋(23)沿所述墙体(22)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2)下表面长度方向设有垫块(2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跟牛王芳谢焕波高飞刘振为杨柏立刘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观唐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