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1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和支撑架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和支撑架组均固定在安装架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用于固定主喷管的两端;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依次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固定引射管的两端;第五支撑架位于第一支撑架背离第三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固定混合管;支撑架组设置在第五支撑架背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定位外套组件。其简化了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各个部件的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


[0001]本申请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线是一种物体固有的、人眼看不见的光辐射,但专门的红外探测器却能探测到它。物体辐射红外线能力与自身的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其红外辐射就越强,也就越容易被红外探测器感知。
[0003]飞机的发动机尾喷管是飞机的主要热辐射源之一,为降低飞机的热辐射,会将飞机的发动机尾喷管设置为红外抑制器尾喷管,但是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由于各部件的结构不一,其在装配时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简化了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各个部件的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包括:
[0006]安装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和支撑架组;
[0007]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所述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五支撑架和所述支撑架组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
[0008]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用于固定主喷管的两端;
[0009]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固定引射管的两端;
[0010]所述第五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固定混合管;
[0011]所述支撑架组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定位外套组件。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盘;
[0013]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支撑盘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支撑盘的一侧盘面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所述主喷管的一侧套接在所述支撑盘的外壁上。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均呈卡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架适用于与所述主喷管位于所述支撑盘连接的一端相匹配,所述第三支撑架适用于与所述引射管的外壁相匹配。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稳定座;
[0016]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均呈半圆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的圆弧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耳;
[0017]所述稳定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稳定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和所述安装架的底部;
[0018]所述第一卡环的一侧所述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卡环的一侧所述连接耳均可拆卸安装在位于顶部的所述稳定座上,所述第一卡环的所述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卡环的所述连接耳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和第二卡环形成卡箍结构;
[0019]所述第一卡环的另一侧所述连接耳和所述和第二卡环的另一侧所述连接耳均与位于底部的所述稳定座可拆卸连接;
[0020]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结构与所述第三支撑架的结构相匹配。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支撑架包括连接端和固定端;
[0022]所述连接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固定端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固定端的一侧环面朝向所述第三支撑架设置,所述固定端的内壁与所述引射管的外壁相匹配。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支撑架的主体呈“凵”字形支架结构,所述第五支撑架背离开口的一侧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0024]所述第五支撑架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架的开口一侧,所述夹持部适用于夹持所述混合管。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部呈板状结构,所述夹持部的板面与相连接的所述第五支撑架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预设夹角α。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组包括多个稳固架;
[0027]多个所述稳固架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多个所述稳固架均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
[0028]多个所述稳固架围设为闭合区域,多个所述稳定架未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一端均与所述外套组件的侧檐相匹配。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稳固架未与所述安装架连接的一端均呈曲面结构。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架包括架体本体和固定板;
[0031]所述架体本体呈立体框架状结构,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架体本体的框架内部,所述固定板临近所述架体本体的底部一侧;
[0032]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所述第四支撑架和所述支撑架组均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0033]所述第一支撑架未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架未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五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架体本体的框架内部的顶部一侧。
[0034]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装配进行定位辅助,在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时,首先将主喷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由此对主喷管进行定位。之后将引射管套在主喷管的外壁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件完成对引射管的定位。之后将混合管固定在所述第五支撑架上,外套组件放置在支撑架组上,有支撑架组对外套组件进行支撑定位。由此,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各个部件完成
了定位,之后将各个部件进行安装连接即可。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针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各个部件定位的设计了相应的架体,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各个部件放入本申请实施例相对应的位置即完成了安装前的初步准备,不需要在进行额外的定位,简化了红外抑制器尾喷管的各个部件的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0035]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36]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7]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的主体结构图;
[0038]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的第二支撑架处的局部剖视图;
[0039]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的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的结构图;
[0040]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的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和支撑架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和支撑架组;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所述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五支撑架和所述支撑架组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用于固定主喷管的两端;所述第三支撑架和所述第四支撑架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固定引射管的两端;所述第五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固定混合管;所述支撑架组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定位外套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盘;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支撑盘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支撑盘的一侧盘面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所述主喷管的一侧套接在所述支撑盘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三支撑架均呈卡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架适用于与所述主喷管位于所述支撑盘连接的一端相匹配,所述第三支撑架适用于与所述引射管的外壁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对红外抑制器尾喷管进行定位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稳定座;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均呈半圆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的圆弧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耳;所述稳定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稳定座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和所述安装架的底部;所述第一卡环一侧的所述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卡环一侧的所述连接耳均可拆卸安装在位于顶部的所述稳定座上,所述第一卡环的所述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卡环的所述连接耳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形成卡箍结构;所述第一卡环另一侧的所述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卡环的另一侧所述连接耳均与位于底部的所述稳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彬贾梦梦冀晓春孙文颖马刚刚王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日宇航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