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骨料混合技术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其包括底板、投料机构、混料筒和驱动机构,所述混料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混料筒倾斜设置,所述混料筒进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混料筒出料口的高度,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混料筒连接以驱动所述混料筒转动,所述投料机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投料机构用于将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投入所述混料筒中。本申请具有降低因存在搅拌死角而导致混凝土骨料混合不均匀的可能,提高混凝土骨料混合的均匀性的效果。混合的均匀性的效果。混合的均匀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骨料混合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最基本的土木工程材料,也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随着建筑施工要求提升,为了适应不同的建设环境和施工要求,各种特种混凝土应运而生,特种混凝土主要通过在混凝土骨料中添加其他的骨料,通过将各种骨料调整比例进行混合的方式制备。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635897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骨料用的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设置有搅拌箱。该骨料用的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杆旋转,使得两个驱动齿轮相互啮合转动,进而促使左右两个半圆形齿轮带动转动齿轮反复的正向或反向转动,从而实现搅拌杆可以进行反复的正向或反向搅拌。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发现在对混凝土各种骨料进行混合时,位于搅拌箱底部的骨料往往难以搅拌,容易存在搅拌死角,从而存在容易出现混凝土骨料混合不均匀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混凝土骨料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投料机构、混料筒和驱动机构,所述混料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混料筒倾斜设置,所述混料筒进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混料筒出料口的高度,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混料筒连接以驱动所述混料筒转动,所述投料机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投料机构用于将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投入所述混料筒中。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料筒倾斜设置,在对特种混凝土进行制备时,工作人员首先将特种混凝土需要的各种骨料放置在投料机构上,然后利用投料机构将混凝土骨料投入混料筒中,同时驱动机构驱动混料筒转动,混料筒转动带动位于混料筒内部的混凝土骨料转动,使得混凝土骨料在混料筒中混合,降低因存在搅拌死角而导致混凝土骨料混合不均匀的可能,提高混凝土骨料混合的均匀性。
[0009]优选的,所述投料机构包括用于盛放不同骨料的多个投料箱,多个所述投料箱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每个所述投料箱的底部均开设有下料口,多个所述投料箱之间设置有下料控制组件,所述下料控制组件控制多个所述投料箱的下料口同步打开。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首先将不同的混凝土骨料放入不同的投料箱中然后启动下料控制组件,利用下料控制组件将多个投料箱的下料口同步打开,即可使多种混凝土骨料同步下料,保证各种混凝土骨料进入混料筒中的均匀性,继而保证混凝土骨料能够按照比例进行混合。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料斗,所述导料斗用于将多个所述投料箱下落的混凝土骨料导入所述混料筒中。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上设置导料斗,使从多个投料箱落下的各种混凝土骨料能够通过导料斗初步混合,继而进入混料筒中。
[0013]优选的,所述下料控制组件包括电推缸和多个封闭板,多个所述封闭板与多个所述投料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封闭板滑动连接在自身所对应的所述投料箱上,所述电推缸与其中一个所述投料箱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封闭板均与所述电推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推缸的活塞杆伸缩即可带动多个封闭板移动,从而使得多个封闭板能够将多个投料箱下料口同步启闭,从而保证多种混凝土骨料能够按照比例流入混料筒中。
[0015]优选的,所述底板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底板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底板转动以对所述混料筒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板铰接在支撑座上,利用调节组件驱动底板转动即可对混料筒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对混凝土骨料在混料筒内的混合时间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骨料在混料筒内的混合时间。
[001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板铰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节混凝土骨料在混料筒内的混合时间时,启动液压缸,利用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即可带动底板转动,即可对混料筒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0019]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支架、滑移杆、动力组件和多组搅动杆,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移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滑移杆穿设在所述混料筒内,多组所述搅动杆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滑移杆上,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滑移杆连接以驱动所述滑移杆往复移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动力组件驱动滑移杆移动,滑移杆移动带动多组搅动杆移动,利用搅动杆对混料筒内下落的混凝土骨料进行撞击打散,使得混凝土骨料相互掺和,提高混料筒内混凝土骨料的混合效果。
[0021]优选的,所述混料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振动环,多个所述振动环沿所述混料筒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振动环与多组所述搅动杆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搅动杆随所述滑移杆的移动对自身对应的振动环进行撞击。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料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多个振动环,在搅动杆移动对混料筒内的混凝土骨料进行打散混合时,同时搅动杆能够对自身所对应的振动环进行撞击,从而振动环产生振动,继而使混料筒产生振动,从而使混料筒上沾附的部分混凝土骨料受到振动掉落,降低过多混凝土骨料沾附混料筒内壁上的可能。
[0023]优选的,所述滑移杆上固定连接有锤击块,所述锤击块用于对所述导料斗进行撞
击。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杆往复移动对混料筒内的混凝土骨料进行搅动的同时带动锤击块移动,使锤击块对导料斗进行撞击,降低部分混凝土骨料在导料斗上滞留的可能。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将混料筒倾斜设置,在投料机构将混凝土骨料投入混料筒中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混料筒转动,混料筒转动带动混料筒内部的混凝土骨料转动,使得在混凝土骨料在混料筒中混合,降低因存在搅拌死角而导致混凝土骨料混合不均匀的可能,提高混凝土骨料混合的均匀性;
[0027]2.通过将底板铰接在支撑座上,利用调节组件驱动底板转动即可对混料筒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对混凝土骨料在混料筒内的混合时间进行调整,保证对混凝土骨料在混料筒内的混合时长;
[0028]3.通过在混料筒内穿设滑移杆,利用动力组件驱动滑移杆移动,进而带动多组搅动杆移动,利用搅动杆对混料筒内下落的混凝土骨料进行撞击打散,使得混凝土骨料相互掺和,提高混料筒内混凝土骨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00)、投料机构(500)、混料筒(300)和驱动机构(400),所述混料筒(300)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200)上,所述混料筒(300)倾斜设置,所述混料筒(300)进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混料筒(300)出料口的高度,所述驱动机构(400)连接在所述底板(200)上,所述驱动机构(400)与所述混料筒(300)连接以驱动所述混料筒(300)转动,所述投料机构(500)连接在所述底板(200)上,所述投料机构(500)用于将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投入所述混料筒(30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机构(500)包括用于盛放不同骨料的多个投料箱(510),多个所述投料箱(510)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200)上,每个所述投料箱(510)的底部均开设有下料口,多个所述投料箱(510)之间设置有下料控制组件(520),所述下料控制组件(520)控制多个所述投料箱(510)的下料口同步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0)上设置有导料斗(530),所述导料斗(530)用于将多个所述投料箱(510)下落的混凝土骨料导入所述混料筒(300)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控制组件(520)包括电推缸(522)和多个封闭板(521),多个所述封闭板(521)与多个所述投料箱(5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封闭板(521)滑动连接在自身所对应的所述投料箱(510)上,所述电推缸(522)与其中一个所述投料箱(510)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封闭板(521)均与所述电推缸(52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混凝土骨料比例混合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冬,李鹏,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泰坤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