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0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包括箱体、固定装置、负压泵、抽水泵、冲洗软管、吸引软管、冲洗头和吸引头;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将箱体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两个腔体;冲洗软管的一端伸入箱体的其中一个腔体中,该腔体用于装冲洗水,冲洗软管的另一端与冲洗头连通;吸引软管的一端伸入箱体的另一个腔体中,另一端与吸引头连通;所述负压泵设置在吸引软管的管路上,抽水泵设置在冲洗软管的管路上;冲洗头和吸引头可拆卸地连接,且吸引头的吸引口与冲洗头的冲洗口位于同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给下床活动的患者携带使用,且可以一边伤口冲洗,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院主张伤口湿性愈合,伤口湿性愈合是指伤口局部的湿润,不会形成结痂。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护理时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就有利于肉芽的生长,便于皮肤细胞的分裂,从而促使伤口的完整愈合。
[0003]但是,当患者的伤口渗出液较多时,对伤口的渗出液采用的是一边冲洗伤口,一边吸引渗出液。然而,目前使用的是负压吸引器大多数是不方便携带的,在对患者冲洗伤口和吸引渗出液时,需要患者卧床,这样的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全身症状的患者,但是对于身上只有局部伤口且病情较好的患者,如果长期卧病在床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还会减缓整体的愈合进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便于患者下床时携带使用,以加快患者病情的好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便于给下床活动的患者携带,且可以一边对伤口冲洗,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包括箱体、固定装置、负压泵、抽水泵、冲洗软管、吸引软管、冲洗头和吸引头;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将箱体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两个腔体;冲洗软管的一端伸入箱体的其中一个腔体中,该腔体用于装冲洗水,冲洗软管的另一端与冲洗头连通;吸引软管的一端伸入箱体的另一个腔体中,另一端与吸引头连通;所述负压泵设置在吸引软管的管路上,抽水泵设置在冲洗软管的管路上;冲洗头和吸引头可拆卸地连接,且吸引头的吸引口与冲洗头的冲洗口位于同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冲洗头包括冲洗喷头和喷头连接管;所述冲洗喷头呈柱状且为中空结构,冲洗喷头的表面设有多个冲洗孔,多个冲洗孔与冲洗喷头的中空部连通;喷头连接管的一端与冲洗喷头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冲洗软管连通。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吸引头包括吸引头本体和吸引头连接管;吸引头本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吸引头连接管的一端与吸引头本体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吸引软管连通;冲洗喷头设有冲洗孔的表面还设有用于嵌入吸引头本体的凹槽,喷头连接管的表面设有用于嵌入吸引头连接管的管槽,管槽与凹槽连通;吸引头本体和吸引头连接管分别嵌入凹槽和管槽中,且吸引头本体的开口朝外。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绑带和调节扣;所述绑带包括两根,两根绑带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箱体的侧壁,调节扣设置在其中一根绑带的另一个端部上。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可以通过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便于患者下床活动时携带和使用;冲洗头和吸引头可拆卸地连接,在负压泵、抽水泵、冲洗软管、吸引软管、冲洗头和吸引头的配合使用之下,可以实现一边冲洗伤口,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的爆炸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冲洗头与吸引头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为:1、箱体;11、隔板;12、箱盖;13、提手;2、负压泵;3、抽水泵;4、冲洗软管;5、吸引软管;6、冲洗头;61、冲洗喷头;611、冲洗孔;612、凹槽;62、喷头连接管;621、管槽;7、吸引头;71、吸引头本体;72、吸引头连接管;81、绑带;82、调节扣;9、夹扣;10、电池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包括箱体1、固定装置、负压泵2、抽水泵3、冲洗软管4、吸引软管5、冲洗头6和吸引头7。
[0018]其中,固定装置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将箱体1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具体的,固定装置包括绑带81和调节扣82。绑带81包括两根,两根绑带81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箱体1的侧壁,调节扣82设置在其中一根绑带81的另一个端部上。绑带81和调节扣82配合使用,可以将箱体1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
[0019]箱体1为上端开口,且箱体1内设有隔板11,隔板11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内装有冲洗水,冲洗水可以选用盐水;另一个腔体为空腔,用于收集伤口渗出液。两个腔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箱盖12,两个箱盖12分别可拆卸地盖在两个腔体的上方,该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将箱盖12可拆卸地插入到腔体中,或者箱盖12的一端与箱体1的一侧铰接,另一端与箱体1的另一侧通过锁扣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将箱盖12可拆卸地插入到腔体中。箱体1的上壁和箱盖12的上表面均设有提手13。
[0020]冲洗软管4和吸引软管5的其中一端均穿过箱盖12并伸入到箱体1中,其中,冲洗软管4的端部伸入到装有冲洗水的腔体中,吸引软管5的端部伸入到另一个腔体中,冲洗软管4的另一端与冲洗头6连通,吸引软管5的另一端与吸引头7连通。负压泵2和抽水泵3分别设置在两个箱盖12上,且负压泵2设置在吸引软管5的管路上,抽水泵3设置在冲洗软管4的管路上。
[0021]冲洗头6和吸引头7可拆卸地连接,且吸引头7的吸引口与冲洗头6的冲洗口位于同侧。具体的,冲洗头6包括冲洗喷头61和喷头连接管62。冲洗喷头61呈柱状且为中空结构,冲洗喷头61的表面设有多个冲洗孔611,多个冲洗孔611与冲洗喷头61的中空部连通。喷头连接管62的一端与冲洗喷头61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冲洗软管4连通。
[0022]吸引头7包括吸引头本体71和吸引头连接管72,吸引头本体7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吸引头连接管72的一端与吸引头本体71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吸引软管5连通。
[0023]冲洗喷头61设有冲洗孔611的表面还设有用于嵌入吸引头本体71的凹槽612,喷头连接管62的表面设有用于嵌入吸引头连接管72的管槽621,管槽621与凹槽612连通。吸引头本体71和吸引头连接管72分别嵌入凹槽612和管槽621中,且吸引头本体71的开口朝外。启动抽水泵3和负压泵2后,将冲洗头6的冲洗孔611和吸引头本体71的开口对准患者的伤口,可以一边冲洗伤口,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和冲洗液,使用十分的方便,而且在使用结束后,可以将吸引头7和冲洗头6拆卸,方便清洗。
[0024]该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还包括夹扣9,夹扣9设置有至少三个,夹扣9呈U字形,夹扣9具有弹性,具体的,夹扣9的弯弧部具有弹性,夹扣9用于夹持吸引软管5和冲洗软管4,夹扣9可使吸引软管5和冲洗软管4固定在一起,不会凌乱或者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固定装置、负压泵(2)、抽水泵(3)、冲洗软管(4)、吸引软管(5)、冲洗头(6)和吸引头(7);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将箱体(1)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箱体(1)内设有隔板(11),隔板(11)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两个腔体;冲洗软管(4)的一端伸入箱体(1)的其中一个腔体中,该腔体用于装冲洗水,冲洗软管(4)的另一端与冲洗头(6)连通;吸引软管(5)的一端伸入箱体(1)的另一个腔体中,另一端与吸引头(7)连通;所述负压泵(2)设置在吸引软管(5)的管路上,抽水泵(3)设置在冲洗软管(4)的管路上;冲洗头(6)和吸引头(7)可拆卸地连接,且吸引头(7)的吸引口与冲洗头(6)的冲洗口位于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头(6)包括冲洗喷头(61)和喷头连接管(62);所述冲洗喷头(61)呈柱状且为中空结构,冲洗喷头(61)的表面设有多个冲洗孔(611),多个冲洗孔(611)与冲洗喷头(61)的中空部连通;喷头连接管(62)的一端与冲洗喷头(61)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冲洗软管(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7)包括吸引头本体(71)和吸引头连接管(72);吸引头本体(7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吸引头连接管(72)的一端与吸引头本体(71)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吸引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周梅陈博红陈毓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