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0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包括箱体、固定装置、负压泵、抽水泵、冲洗软管、吸引软管、冲洗头和吸引头;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将箱体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两个腔体;冲洗软管的一端伸入箱体的其中一个腔体中,该腔体用于装冲洗水,冲洗软管的另一端与冲洗头连通;吸引软管的一端伸入箱体的另一个腔体中,另一端与吸引头连通;所述负压泵设置在吸引软管的管路上,抽水泵设置在冲洗软管的管路上;冲洗头和吸引头可拆卸地连接,且吸引头的吸引口与冲洗头的冲洗口位于同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给下床活动的患者携带使用,且可以一边伤口冲洗,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院主张伤口湿性愈合,伤口湿性愈合是指伤口局部的湿润,不会形成结痂。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护理时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就有利于肉芽的生长,便于皮肤细胞的分裂,从而促使伤口的完整愈合。
[0003]但是,当患者的伤口渗出液较多时,对伤口的渗出液采用的是一边冲洗伤口,一边吸引渗出液。然而,目前使用的是负压吸引器大多数是不方便携带的,在对患者冲洗伤口和吸引渗出液时,需要患者卧床,这样的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全身症状的患者,但是对于身上只有局部伤口且病情较好的患者,如果长期卧病在床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还会减缓整体的愈合进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便于患者下床时携带使用,以加快患者病情的好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便于给下床活动的患者携带,且可以一边对伤口冲洗,一边负压吸引渗出液。
[0005]为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固定装置、负压泵(2)、抽水泵(3)、冲洗软管(4)、吸引软管(5)、冲洗头(6)和吸引头(7);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将箱体(1)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箱体(1)内设有隔板(11),隔板(11)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两个腔体;冲洗软管(4)的一端伸入箱体(1)的其中一个腔体中,该腔体用于装冲洗水,冲洗软管(4)的另一端与冲洗头(6)连通;吸引软管(5)的一端伸入箱体(1)的另一个腔体中,另一端与吸引头(7)连通;所述负压泵(2)设置在吸引软管(5)的管路上,抽水泵(3)设置在冲洗软管(4)的管路上;冲洗头(6)和吸引头(7)可拆卸地连接,且吸引头(7)的吸引口与冲洗头(6)的冲洗口位于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头(6)包括冲洗喷头(61)和喷头连接管(62);所述冲洗喷头(61)呈柱状且为中空结构,冲洗喷头(61)的表面设有多个冲洗孔(611),多个冲洗孔(611)与冲洗喷头(61)的中空部连通;喷头连接管(62)的一端与冲洗喷头(61)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冲洗软管(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7)包括吸引头本体(71)和吸引头连接管(72);吸引头本体(7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吸引头连接管(72)的一端与吸引头本体(71)的中空部连通,另一端与吸引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周梅陈博红陈毓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