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73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包括胃管主体和橡胶加固层,所述胃管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套环,且螺纹套环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冲洗管,所述胃管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负压管,且负压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压力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衔接塞、管接头和螺旋帽,所述衔接塞的下端设置有管接头。该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采用橡胶加固层的设置,能够避免在使用胃肠减压管时胃肠减压管发生弯折的情况,使其在冲洗和进食时不易发生堵塞,接着辅助胃肠减压管的设置能够在患者进行佩戴胃肠减压管时更加便捷,同时也避免患者在翻动时造成胃肠减压管滑落,海绵填充层的设置有利于避免长时间的佩戴胃肠减压管造成压疮的形成。免长时间的佩戴胃肠减压管造成压疮的形成。免长时间的佩戴胃肠减压管造成压疮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


[0001]本技术涉及胃常减压
,具体为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

技术介绍

[0002]胃肠减压管是将胃管插入胃内后在胃管末端连接负压引流器持续引出胃内容物的管道,目的是在特殊情况下(消化道手术后)引流胃内容物、减轻吻合口张力,观察术后出血。一般术后使用胃肠减压管连接负压引流器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在持续负压吸引期间为避免胃肠减压管堵塞,常规使用生理盐水6小时冲洗一次,冲洗时需断开胃肠减压管和负压引流器,频繁冲洗操作繁琐,增加护士工作量。胃肠减压管的固定时使用胶布在鼻翼部粘贴固定,常因胶布松脱导致管道脱出,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0003]如申请号:CN202020954827.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胃管导引器,包括:导管、限位机构与调节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处于导管的外侧,所述固定管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底端设置有拉环,所述固定夹与拉环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与固定夹和拉环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滑杆,所述固定管外侧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滑杆贯穿圆孔内侧处于固定管的外表面,该胃管导引器通过设置了限位机构,可以在通过调接滑杆来固定导管,通过设计了固定夹,可以固定导引器的位置,提高了胃管导引器的使用便捷性,降低了事故率。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不足之处:现有胃肠减压管在使用时为单一的接口,在冲洗胃肠减压管时需将负压引流器拔除更换成注射器冲洗,操作繁琐且易扩大感染的风险。
[0005]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包括胃管主体和橡胶加固层,所述胃管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套环,且螺纹套环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冲洗管,所述胃管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负压管,且负压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压力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衔接塞、管接头和螺旋帽,所述衔接塞的下端设置有管接头,且管接头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帽,所述橡胶加固层设置于胃管主体的内侧壁,所述胃管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防掉落的连接组件,所述胃管主体的表面上端设置有用于佩戴固定的辅助胃肠减压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输气管道、充气部和阻尼夹,所述输气管道的上端设置有充气部,且输气管道的表面上端设置有阻尼夹。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道,且连接管道的底端安装有气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胃常减压管包括无纺连接布、弹力挂耳和海绵填充层,所述无纺连接布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弹力挂耳,且无纺连接布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填充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冲洗管的外部设置有定位保护套,且定位保护套的上端表面设置有连接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保护套的外部设置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
[00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保护罩,且衔接块、转轴和保护罩为一体化结构。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采用橡胶加固层的设置能够避免在使用胃肠减压管时胃肠减压管发生弯折的情况,使其在冲洗和进食时不易发生堵塞,接着辅助胃肠减压管的设置能够在患者进行佩戴胃肠减压管时更加便捷,同时也避免患者在翻动时造成胃肠减压管滑落,海绵填充层的设置有利于避免长时间的佩戴胃肠减压管造成压疮的形成,保护罩的设置有利于胃肠减压管在冲洗结束后对连接部进行保护,避免灰尘进入胃肠减压管内部,造成患者发生二次感染。
[0016]1、本技术通过螺纹套环将胃管主体和冲洗管相连接,有利于在使用胃肠减压管时更加便捷,避免在安装时,两侧的管腔吸附于一起,不易使用者在对胃管主体进行冲洗,从而影响胃肠减压管的正常使用,调节组件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负压管来检测胃管主体是否到达患者胃部,并进行持续负压吸引,通过打开衔接塞将管接头安装在负压吸引器上,接着通过旋转螺旋帽使负压管打开,从而有利于使用者进行检测,提高胃肠减压管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7]2、本技术橡胶加固层的设置增强胃肠减压管的厚度,避免在安装或清洗时造成冲洗管弯折,使其增加冲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使用者的痛苦,连接组件的设置将充气部与充气胃肠减压管进行卡合,然后打开阻尼夹使气体沿着输气管道进入连接管道内部,从而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当气囊充气后避免胃肠减压管在患者的胃部滑出,从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胃肠减压管的实用性。
[0018]3、本技术辅助胃肠减压管的设置在患者进行插管后,通过无纺连接布与冲洗管相连接,使用者可拉动弹力挂耳将其佩戴在患者的耳部,避免患者在翻动时造成胃肠减压管出现偏移的情况,同时海绵填充层避免胃肠减压管长时间的放置在面部,易造成出现压疮的情况,当使用者需将装有生理盐水的针管与连接部相卡合时,通过打开保护罩,再通过定位保护套来避免其卡合时发生错位的现象,同时在冲洗结束后,通过保护罩对连接部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患者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的定位保护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胃管主体;2、螺纹套环;3、冲洗管;4、负压管;5、调节组件;501、衔接塞;502、管接头;503、螺旋帽;6、橡胶加固层;7、连接组件;701、输气管道;702、充气部;703、阻尼夹;8、连接管道;9、气囊;10、辅助胃肠减压管;1001、无纺连接布;1002、弹力挂耳;1003、
海绵填充层;11、衔接块;12、转轴;13、保护罩;14、定位保护套;15、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包括胃管主体1和橡胶加固层6,胃管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套环2,且螺纹套环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冲洗管3,通过螺纹套环2将胃管主体1和冲洗管3相连接,有利于在使用胃肠减压管时更加便捷,避免在安装时,两侧的管腔吸附于一起,不易使用者在对胃管主体1进行冲洗,从而影响胃肠减压管的正常使用,胃管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负压管4,且负压管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压力的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包括衔接塞501、管接头502和螺旋帽503,衔接塞501的下端设置有管接头502,且管接头502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帽503,调节组件5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负压管4来检测胃管主体1是否到达患者胃部,并进行持续负压吸引,通过打开衔接塞501将管接头502安装在负压吸引器上,接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包括胃管主体(1)和橡胶加固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套环(2),且螺纹套环(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冲洗管(3),所述胃管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负压管(4),且负压管(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压力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衔接塞(501)、管接头(502)和螺旋帽(503),所述衔接塞(501)的下端设置有管接头(502),且管接头(502)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帽(503),所述橡胶加固层(6)设置于胃管主体(1)的内侧壁,所述胃管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防掉落的连接组件(7),所述胃管主体(1)的表面上端设置有用于佩戴固定的辅助胃肠减压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接头的胃肠减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输气管道(701)、充气部(702)和阻尼夹(703),所述输气管道(701)的上端设置有充气部(702),且输气管道(701)的表面上端设置有阻尼夹(7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冬梅刘娜娜王华孙秀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