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20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泡发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气浮设备主体,所述气浮设备主体包括外壳和其内部的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延伸至外壳外侧;外置管,所述外置管通过插拔式和连接头进行连接,所述外置管和连接头的外侧皆套接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侧皆连接有一组限位环,且每组限位环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栓对两个限位环进行限位,从而对两个固定环进行辅助固定,进而增加连接头和外置管之间的紧固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管道连接更加紧固,在受到外力意外拉扯时,管道也不容易松脱,提升本装置的稳定效果,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行使用。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泡发生器
,具体为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纳米微气泡气浮设备,其原理是将需治理的污水通过超微米气泡装置把污水细分成纳米、微米级乳态气液混合体。快速实现污水的空化降解、气膜过滤、消毒杀菌、固液分离。气、液、固的多相流微界面高温高压反应。使得污水处理在一个反应器内就能平稳完成多项工作。
[0003]传统的微气泡发生器通过管道与外置气浮池进行连接,但是传统的管道连接都是插拔式连接,在外置管道意外受到拉扯后,容易造成连接松脱的情况,实际使用中仍具有一定不便性,因此亟需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微气泡发生器通过管道与外置气浮池进行连接,但是传统的管道连接都是插拔式连接,在外置管道意外受到拉扯后,容易造成连接松脱的情况,实际使用中仍具有一定不便性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气浮设备主体,所述气浮设备主体包括外壳和其内部的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延伸至外壳外侧;
[0006]外置管,所述外置管通过插拔式和连接头进行连接,所述外置管和连接头的外侧皆套接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侧皆连接有一组限位环,且每组限位环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限位环中插入有螺栓,用于辅助固定;
[0007]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置在外壳的顶端;
[0008]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外壳的两侧,采用螺栓对两个限位环进行限位,从而对两个固定环进行辅助固定,进而增加连接头和外置管之间的紧固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管道连接更加紧固,在受到外力意外拉扯时,管道也不容易松脱,提升本装置的稳定效果,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环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连接有橡胶圈,用于密封,这样可以提升外置管和连接头之间的密封效果。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位于外壳的顶端,用于外壳顶端进气,所述风扇的顶端连接有顶位板,采用风扇将气流送入外壳中,帮助外壳内部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顶位板可以对风扇上方部分空间进行遮挡,避免有异物落至风扇顶端造成遮挡。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位板的顶端开设有置物槽,所述顶位板的外侧通过转轴活动套接有遮挡板,用于对置物槽遮挡,所述置物槽中放置有冰块,这样可以提升风扇送入气流的降温效果。
[0012]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安装板,且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皆连接在外壳的一侧,两个所述安装板中固定安装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杆上连接有稳定板,这样利用稳定板下压至地面上,增加外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外壳的固定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板的表面包覆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厚度至少为三毫米,利用橡胶套来增加稳定板和地面的防滑效果。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设有固定环、限位环和螺栓,采用螺栓对两个限位环进行限位,从而对两个固定环进行辅助固定,进而增加连接头和外置管之间的紧固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管道连接更加紧固,在受到外力意外拉扯时,管道也不容易松脱,提升本装置的稳定效果,使得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0016]2.本技术通过设有风扇和顶位板,采用风扇将气流送入外壳中,帮助外壳内部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顶位板可以对风扇上方部分空间进行遮挡,避免有异物落至风扇顶端造成遮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左侧俯视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右侧俯视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头和外置管结构连接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散热机构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稳定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1、气浮设备主体;110、外壳;111、连接头;112、外置管;113、固定环;114、限位环;115、螺栓;2、散热机构;210、风扇;211、顶位板;212、置物槽;213、遮挡板;3、稳定机构;310、安装板;311、气缸;312、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气浮设备主体1,气浮设备主体1包括外壳110和其内部的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头111,且连接头111延伸至外壳110外侧;
[0026]外置管112,外置管112通过插拔式和连接头111进行连接,外置管112和连接头111的外侧皆套接有固定环113,两个固定环113的外侧皆连接有一组限位环114,且每组限位环11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限位环114中插入有螺栓115,用于辅助固定;
[0027]散热机构2,散热机构2设置在外壳110的顶端;
[0028]稳定机构3,稳定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外壳110的两侧,两个固定环113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连接有橡胶圈,用于密封。
[0029]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连接头111和外置管112对接,之后将螺栓115插入两个限位
环114,同时旋转螺母对两个限位环114进行固定,从而完成连接头111和外置管112的加固效果。
[0030]实施例二:
[0031]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4和5,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散热机构2包括风扇210,风扇210位于外壳110的顶端,用于外壳110顶端进气,风扇210的顶端连接有顶位板211,顶位板211的顶端开设有置物槽212,顶位板211的外侧通过转轴活动套接有遮挡板213,用于对置物槽212遮挡,置物槽212中放置有冰块,稳定机构3包括安装板310,且安装板3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板310皆连接在外壳110的一侧,两个安装板310中固定安装有气缸311,两个气缸311的输出端杆上连接有稳定板312,稳定板312的表面包覆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厚度至少为三毫米。
[0032]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开启风扇210,使得气流可以进入到外壳110中辅助散热,同时可以在置物槽212中放入冰块增加降温效果,同时启动气缸311,使得稳定板312下压至地面上,增加外壳110和地面的防滑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气浮设备主体(1),所述气浮设备主体(1)包括外壳(110)和其内部的气泡发生器,所述气泡发生器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头(111),且连接头(111)延伸至外壳(110)外侧,其特征在于:外置管(112),所述外置管(112)通过插拔式和连接头(111)进行连接,所述外置管(112)和连接头(111)的外侧皆套接有固定环(113),两个所述固定环(113)的外侧皆连接有一组限位环(114),且每组限位环(11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限位环(114)中插入有螺栓(115),用于辅助固定;散热机构(2),所述散热机构(2)设置在外壳(110)的顶端;稳定机构(3),所述稳定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外壳(110)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环(113)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连接有橡胶圈,用于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武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