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917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功能茶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分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茶叶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茶
,具体属于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茶叶最初作为药物来使用,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饮料,并在充分认识茶的药用功效后,在单纯茶的基础上发展到保健茶。
[0003]保健茶,又称药茶,指以茶为主要原料,配伍其它的中草药制成的保健饮品,助消化茶就是保健茶中的一种。
[0004]现有的助消化茶品类众多,喝助消化茶成为了减肥减脂人群的选择;但是现有的助消化茶成分复杂、价格高昂,且容易使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害,体重虽然轻了,但身体也越吃越虚,停用过后易反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口感更加香醇,风味独特,原材料价格低,成品便于储存和运输,规模化生产后,经济效益可观。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分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08]茶叶50

70份、大麦30

50份、肉桂0.2

1份;
[0009]其制备过程如下:
[0010]步骤一、备料:按照上述重量比取茶叶、大麦和肉桂,分别洗净后备用;
[0011]步骤二、炭化:将原料一起加入到炭化炉内,通入氮气后在厌氧的状态下开始加热,高温烘烤至原料炭化到10%

60%的炭化程度,停止加热快速取出,得到炭化料;
[0012]步骤三、粉碎:将炭化料转移至粉碎机中,粉碎至颗粒状;
[0013]步骤四、分装:将炭化后的颗粒物按照5克一袋的剂量用无纺布小袋子分袋包装。
[0014]进一步,所述助消化药茶按照重量分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15]茶叶50份、大麦30份、肉桂0.2份。
[0016]进一步,所述助消化药茶按照重量分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17]茶叶60份、大麦40份、肉桂0.6份。
[0018]进一步,所述助消化药茶按照重量分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0019]茶叶70份、大麦50份、肉桂1份。
[0020]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高温烘烤的温度为350℃

800℃,时间为5

30分钟。
[0021]进一步,所述炭化程度根据目测或取样称重确定,原料失重达到15%

50%。
[0022]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炭化料粉碎至60

120目。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
[0024]1、本专利技术的原料中大麦促进胃肠蠕动助消化,肉桂的温阳暖胃功效,还有美容养
颜的功效,可以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同时还有炭化后的碳元素能吸收脂肪,促进消化,减肥消胖的功效。
[0025]2、本专利技术原料经过厌氧炭化工艺处理达到不完全炭化的程度后,再加工成成品药茶,炭化后的药茶有益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口感更加香醇,风味独特;原材料价格低,成品便于储存和运输,规模化生产后,经济效益可观。
[0026]3、本专利技术经过炭化的药茶不容易变质,常温条件下储存时间更长,有助于运输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0]步骤一、备料: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茶叶50份、大麦30份和肉桂0.2份,分别洗净后备用;
[0031]步骤二、炭化:将原料一起加入到炭化炉内,通入氮气后在厌氧的状态下开始加热,炭化料加热至350℃

800℃,加热时间为5

30分钟,初次炭化时每隔三分钟取样称重一次,直至原料失重达到15%,此时炭化程度为10%,根据此时的原料状态后续可以目测炭化程度,停止加热快速取出,得到炭化料;
[0032]步骤三、粉碎:将炭化料转移至粉碎机中,粉碎至60

120目的颗粒状;
[0033]步骤四、分装:将炭化后的颗粒物按照5克一袋的剂量用无纺布小袋子分袋包装。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公开的制备方法基本一致,唯有区别的是:碳化程度为30%。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公开的制备方法基本一致,唯有区别的是:碳化程度为60%。
[0038]实施例4
[00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公开的制备方法基本一致,唯有区别的是:药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茶叶60份、大麦40份、肉桂0.6份。
[0040]实施例5
[004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公开的制备方法基本一致,唯有区别的是:药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茶叶70份、大麦50份、肉桂1份。
[0042]本专利技术的饮用方式:餐后取该助消化茶一包,倒入壶中用沸开水冲泡2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0043]一、口感测试
[0044]选取20名志愿者分别品尝实施例1的制备房所制取助消化茶和与实施例1原料配比相同但未进行炭化的助消化茶,并根据其口感、味道进行测试;16名志愿者认为炭化后的助消化茶口感味道更佳,在饭后具有较好的解腻效果,3名志愿者认为炭化前后的助消化茶味道差距不大,1名志愿者认为炭化前的助消化茶口感更好。
[0045]二、效果测试
[0046]选取100名选取100位肥胖患者(28≤BMI)饮用该减肥茶,其中有男性、女性各50名,年龄范围为15~62岁。上述100人饮用采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助消化茶,每天每人午间、晚间饭后1小时后饮用一次,每次饮用一袋,饮用三个月之后,90%的人体重下降,其中60%的人BMI在24~28之间,20%的人BMI在18.5~24之间,减肥效果明显,减肥成功率为80%以上,停止饮用后半年内体重没有明显反弹,而且饮用后均无毒副作用,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
[0047]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专利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茶叶50

70份、大麦30

50份、肉桂0.2

1份;其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备料:按照上述重量比取茶叶、大麦和肉桂,分别洗净后备用;步骤二、炭化:将原料一起加入到炭化炉内,通入氮气后在厌氧的状态下开始加热,高温烘烤至原料炭化到10%

60%的炭化程度,停止加热快速取出,得到炭化料;步骤三、粉碎:将炭化料转移至粉碎机中,粉碎至颗粒状;步骤四、分装:将炭化后的颗粒物按照5克一袋的剂量用无纺布小袋子分袋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消化药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消化药茶按照重量分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茶叶50份、大麦30份、肉桂0.2份。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丽丽王正郁张叶芳林睿怡王心阳张上智董小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来森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