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92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包括散热底片、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散热中枢、操作面板和盖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焊接于所述散热底片边缘,所述散热底片包括液基流道和流道盖板,所述流道盖板焊接于所述液基流道,所述散热中枢焊接于所述散热底片边缘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操作面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盖板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散热的同时防尘的目的。散热的同时防尘的目的。散热的同时防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工控机箱
,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控机散热多采用开放式散热架构,对于集成度较高的工控机,开放式的散热架构有利于将工控机的工作热量散发到大环境中,但是此种散热架构在与大环境做热交换的同时,也易将大环境中的浮尘带入工控机内部,由于工控机工作时,会有较大的静电场存在,面对浮尘,工控机的静电场会将浮尘吸附,采用开放式的散热架构工控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浮尘会大量积累,一方面会降低散热效率,另一方面浮尘与工控机内部的油剂混合形成导电尘土结块,影响工控机的电路运行,并且由静电场吸附的浮尘在工控机内部形成的结块形状不规整,难以去除。
[0003]在专利文献中记载的“一种工控机”,其公告号为CN217034683U,此技术公开一种工控机,所述工控机包括工控机箱体、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和电路板组件;所述工控箱体内形成有通风风道;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风扇和水冷管道,所述冷却风扇设于所述工控箱体上,且处于所述通风风道上,所述水冷管道设于所述工控箱体的侧壁内,所述水冷管道上设有电控阀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工控箱体的内;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工控箱体,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控阀门、所述冷却风扇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但是此专利采用开放式的散热架构,易将浮尘吸入工控机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易将浮尘吸入工控机内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实现了散热的同时防尘的目的。/>[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包括散热底片、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散热中枢、操作面板和盖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焊接于所述散热底片边缘,所述散热底片包括液基流道和流道盖板,所述流道盖板焊接于所述液基流道,所述液基流道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中枢包括引流流道、引流入口、引流出口、驱动结构和中枢盖板,所述进液口套接于所述引流出口,所述出液口套接于所述引流入口,所述引流入口和所述引流出口均与所述引流流道导通,所述散热中枢焊接于所述散热底片边缘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扇、驱动电机和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引流流道,所述驱动扇贴附于所述引流孔,所述驱动扇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散热中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操作面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盖板螺纹连接。
[0006]本技术采用散热底片、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散热中枢、操作面板和盖板组合而成的六面合围的闭合式散热结构,防止工控机箱在散热的同时引入浮尘至工控机主板,
在散热底片和散热中枢设置流道,使散热液在流道内部流动,当贴附于散热底片的工控机主板产热时散热底片流道内的散热液流动带走热量,而散热中枢的驱动结构,在液基流道

引流流道闭环内驱动散热液做循环运动,散热液在环流过程中将热量扩散至散热底片和散热中枢,期间的散热方式为液基闭合式散热。
[0007]可选的,所述液基流道包括若干平行的第一横流道和若干平行的第一纵流道,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第一纵流道导通,所述第一横流道与所述第一纵流道导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设有止口。
[0008]本技术的液基流道设置了若干第一横流道和若干平行的第一纵流道,用于导流散热液,第一横流道和第一纵流道组成的液基流道布满散热底片增加了传导、散发热量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散热底片贴近大环境一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所述第一散热鳍垂直于所述散热底片。
[0010]本技术的散热底片设有若干第一散热鳍,用于增加散热面积,提高了对外散热效率,当第一散热鳍布满灰尘时,垂直于散热底片的散热鳍不仅散热效率高,而且除尘方便。
[0011]可选的,所述引流流道包括若干平行的第二横流道和若干平行的第二纵流道,所述引流入口和所述引流出口均与所述第二纵流道导通,所述第二横流道和所述第二纵流道导通,所述引流入口和所述引流出口均设有对接公头。
[0012]本技术的引流流道布满散热中枢,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的对接公头,有利于吻合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止口,防止散热液外溢。
[0013]可选的,所述散热中枢设有若干第二散热鳍,所述第二散热鳍垂直于所述散热中枢。
[0014]本技术设置了第二散热鳍,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便于后期除尘维护。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扇设有中心槽,所述中心槽侧壁设有第一键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之间滑套有安装键。
[0016]本技术的流道曲折,驱动扇所需的扭矩较大,需要安装键确保驱动扇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不发生位移。
[0017]可选的,所述操作面板设有显示器面板安装槽和若干操作按钮槽。
[0018]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设置了密封的六面机箱,用于将工控电路板与大环境隔绝,有利于防尘;设置了液基流道

引流流道环,用于将电路板上CPU等发热元件的热量带离,有利于散发热量,设置了散热鳍,用于增大散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散热底片剖切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操作面板等轴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中枢等轴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散热中枢剖切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扇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驱动电机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驱动结构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1、散热底片,2、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散热中枢,5、操作面板,6、盖板,7、液基流道,8、流道盖板,9、进液口,10、出液口,11、引流流道,12、引流入口,13、引流出口,14、驱动结构,15、中枢盖板,16、驱动扇,17、驱动电机,18、引流孔,19、第一散热鳍,20、对接公头,21、第二散热鳍,22、中心槽,23、第一键槽,24、第二键槽,25、安装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参照图1

5所示,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包括,散热底片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散热中枢4、操作面板5和盖板6,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均焊接于散热底片1边缘,散热底片1包括液基流道7和流道盖板8,流道盖板8焊接于液基流道7,液基流道7包括进液口9和出液口10,散热中枢4包括引流流道11、引流入口12、引流出口13、驱动结构14和中枢盖板15,进液口9套接于引流出口13,出液口10套接于引流入口12,引流入口12和引流出口13均与引流流道11导通,散热中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底片(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散热中枢(4)、操作面板(5)和盖板(6),所述第一侧壁(2)和所述第二侧壁(3)均焊接于所述散热底片(1)边缘,所述散热底片(1)包括液基流道(7)和流道盖板(8),所述流道盖板(8)焊接于所述液基流道(7),所述液基流道(7)包括进液口(9)和出液口(10),所述散热中枢(4)包括引流流道(11)、引流入口(12)、引流出口(13)、驱动结构(14)和中枢盖板(15),所述进液口(9)套接于所述引流出口(13),所述出液口(10)套接于所述引流入口(12),所述引流入口(12)和所述引流出口(13)均与所述引流流道(11)导通,所述散热中枢(4)焊接于所述散热底片(1)边缘并与所述第一侧壁(2)和所述第二侧壁(3)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结构(14)包括驱动扇(16)、驱动电机(17)和引流孔(18),所述引流孔(18)位于所述引流流道(11),所述驱动扇(16)贴附于所述引流孔(18),所述驱动扇(16)与所述驱动电机(17)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7)与所述散热中枢(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2)和所述第二侧壁(3)均与所述操作面板(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2)和所述第二侧壁(3)均与所述盖板(6)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式液基散热工控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基流道(7)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炯阳
申请(专利权)人:智墨虚拟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