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82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包括上冷板,所述上冷板的下方设置有流道板,上冷板上方设置有连接管水嘴;所述连接管水嘴上设置有进出水接头组件。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冷板采用简单的圆柱状连接管水嘴结构进行钎焊,冷板钎焊的温度及需求的吸热量都有所降低,冷板钎焊后的平面度会有所提升,将冷板的进出水模块组件分解为连接管水嘴以及进出水接头组件两部分,使冷板与进出水接头组件的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有更多可能性,采用注塑件装配的方式代替机加工金属件整体式钎焊,降低电池包零部件重量,降低产品与过程成本,成型工艺使用注塑,减小冷板钎焊结构及工艺的复杂性。小冷板钎焊结构及工艺的复杂性。小冷板钎焊结构及工艺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冷板
,具体为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相较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有效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事故;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减小电池组内的温度差异,抑制局部热区的形成,防止高温位置处电池过快衰减,降低电池组整体寿命。
[0003]传统车热管理系统,其包含动力系统热管理(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驾驶舱空调系统;对于新能源车的热管理,其包含电池热管理、汽车空调系统、电驱动及电子功率件冷却系统。相比传统车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主要新增了电池热管理、整车空调系统制热环节、电驱动及电子功率件冷却环节。
[0004]在水冷方式的热管理系统中,冲压式电池冷却板一般布置于电芯或模组的下方,与电池下壳体集成后装配电芯或模组,以及电控系统组件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管路组件。
[0005]在现有的热管理冷却系统方案中,主要有两种热管理系统管路设计及布置方案,一种为冷板进出水嘴为圆柱式,下壳体内部使用塑料管路连接冷却板水嘴与电池包外部进出水端口;另一种为冷却板的进出水模块结构直接伸出电池包,在电池包内部无冷却系统管路排布。第二种方案的优势在于下壳体内部节省了管路排布的空间,但缺点在于若使用一体式钎焊工艺,此种冷却板的进出水模块结构较复杂,机加工的成本较高,整体式钎焊冷却板的整体需要的热量较大,相应的钎焊前的预定位工时及隧道炉钎焊的工时较长,高温钎焊也会对冷却板钎焊的平面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0006]图一和图二所示:为下壳体内部无冷却管路设计的现有冷却板设计方案:
[0007]水冷板由流道板与上冷板、进出水模块组件组成,进出水模块组件由分体式3系铝件机加工整体钎焊组成,水冷板复杂结构进出水模块组件钎焊,机加工节拍较慢且成本较高;3系铝制材料做整体式钎焊,钎焊前激光点焊预定位节拍较慢,进出水模块组件钎焊吸热量较大,隧道炉钎焊的链速较低,相应的节拍慢,钎焊温度较高,产品出钎焊炉冷却后平面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采用单独的连接管水嘴结构进行钎焊,冷板钎焊的温度及需求的吸热量都有所降低,冷板钎焊后的平面度会有所提升,将冷板的进出水模块组件分解为连接管水嘴以及进出水接头组件两个部分,使冷板与进出水接头组件的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有更多可能性,采用注塑件装配的方式代替,降低电池包零部件重量,降低产品与过程成本,成型工艺使用注塑,减小冷板钎焊结
构及工艺的复杂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包括上冷板,所述上冷板的下方设置有流道板,上冷板上方设置有连接管水嘴;
[0010]所述连接管水嘴上设置有进出水接头组件,进出水接头组件包括进出水接头结构、进出水安装结构,进出水接头结构设置在进出水安装结构侧端,进出水安装结构通过同连接管水嘴装配与水冷板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水嘴与上冷板之间钎焊连接连接,上冷板和流道板之间钎焊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进出水安装结构底端通过内插式与连接管水嘴插合连接,且进出水安装结构与连接管水嘴连接处之间由密封圈进行密封。
[0013]优选的,所述进出水安装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通过螺栓与安装孔配合安装在电池下壳体上。
[0014]优选的,所述进出水接头结构和进出水安装结构为注塑件,且进出水接头结构和进出水安装结构为一体式注塑成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连接管水嘴与上冷板之间钎焊连接连接,上冷板和流道板之间钎焊连接,取消冷板复杂结构进出水模块组件钎焊,采用单独的连接管水嘴结构进行钎焊,冷板钎焊的温度及需求的吸热量都有所降低,冷板钎焊后的平面度会有所提升。
[0017]2、本技术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进出水安装结构通过同连接管水嘴密封装配与水冷板连接,进出水安装结构底端通过内插式与连接管水嘴插合连接,且进出水安装结构与连接管水嘴连接处之间由密封圈进行密封,将冷板的进出水模块组件分解为连接管水嘴以及出水接头结构和进出水安装结构两个部分,使冷板与进出水接头组件的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有更多可能性。
[0018]3、本技术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通过螺栓与安装孔配合安装在电池下壳体上,出水安装结构装配入连接管水嘴后,使用螺栓穿过进出水接头组件的支架固定点与下壳体固定,此结构会降低冷板制样的整体节拍与成本。
[0019]4、本技术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进出水接头结构和进出水安装结构为注塑件,且进出水接头结构和进出水安装结构为一体式注塑成型,减少冷板中的机加工零件,采用注塑件装配的方式代替,降低电池包零部件重量,降低产品与过程成本,成型工艺使用注塑,减小冷板钎焊结构及工艺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的水冷板结构图;
[0021]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进出水接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进出水接头组件局部结构底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进出水接头组件局部结构正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的进出水接头组件局部结构俯视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的进出水接头组件局部结构侧视图。
[0028]图中:1、上冷板;2、流道板;3、进出水接头组件;31、进出水接头结构;32、进出水安装结构;321、安装板;33、连接管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为了解决常规冷板方案可能会出现结构体积较大料厚较厚零件吸热量不足无法进行钎焊,或者体积较大零件钎焊可以但其他零件产生过烧氧化的现象,对材料的强度等物性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31]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包括上冷板1,所述上冷板1的下方设置有流道板2,连接管水嘴33与上冷板1之间钎焊连接连接,上冷板1和流道板2之间钎焊连接,取消冷板复杂结构进出水模块组件钎焊,采用单独的连接管水嘴33结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包括上冷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板(1)的下方钎焊设置有流道板(2),上冷板(1)上方设置有连接管水嘴(33);所述连接管水嘴(33)上设置有进出水接头组件(3),进出水接头组件(3)包括进出水接头结构(31)、进出水安装结构(32),进出水接头结构(31)设置在进出水安装结构(32)侧端,进出水安装结构(32)通过同连接管水嘴(33)装配与上冷板(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于水冷板的装配式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水嘴(33)与上冷板(1)之间钎焊连接连接,上冷板(1)和流道板(2)之间钎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波陈超鹏余张超贺龚绵圣石育川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纳百川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