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实现灸灼熨火针疗法的电子灸疗设备及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81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时实现灸、灼、熨、灯火灸、火针疗法的电子灸疗设备及配件,主要包括电子温控装置及灸材,通过优化温控装置的温度控制策略使得电子灸疗设备能够同时实现灸、灼、熨、火针疗法,效果更佳;另一方面,通过灸材厚度、成分等参数的优化,同样能够同时实现灸、灼、熨、灯火灸、药线灸、火针疗法,从而比传统灸疗更安全便利,适应面广,且比上述艾灸、灼灸、熨灸、艾熨灸、灯火灸、药线灸、火针在疾病治疗中主客观综合评价效果更好,使用安全、方便、学习周期短、易携带,一物多用,更适合患者自行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实现灸灼熨火针疗法的电子灸疗设备及配件


[0001]本
技术实现思路
属于中医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实现灸、灼、熨、灯火灸、火针疗法电子灸疗器械、医疗设备及相关配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明代朱权所著的《寿域神方》卷三中记载了一种艾灸方法:“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于此范畴,同时为当今艾条灸疗法中的一种—实按灸。实按灸就是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一端点燃,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常用于风湿痹症。灯火灸法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关于“疣”的论述:“程取蔽蒲席若籍之弱,绳之,即燔其末,以久(灸)尤(疣)末,热,即拔尤(疣)去之。”其后,元代《世医得效方》言:“大灯草微蘸香油,于香油灯上点烧,于红点上焌爆。”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灯火灸法的详细记载:“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明代龚廷贤的《小儿推拿秘旨》中记述了运用灯火灸来治小儿惊风等。文献1(CN106727826A)、文献2(CN105412938A)提出了含油脂的艾条来实现艾灸和熨灸结合,从而增强疗效、降低烟雾、避免灼伤。实按灸、灯火灸、文献1、文献2的方案在临床中虽然疗效非常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需要明火点燃,使用不便且有灼/烫伤等危险隐患;

点燃并熄灭后温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即温度一直在变化),普通患者无法简单掌握最佳治疗温度窗口期,从而使得有效治疗时间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若要达到期望的疗效则需要延长操作时间且需要有经验的操作者来掌握最佳窗口期。

只优化了油脂占整个灸材的重量比,并未精确优化油脂与含炭艾草加工物的比例,从而没有考虑艾炭、艾灰有效成分析出速度、油脂挥发速度等因素,无法使得装置保持最佳疗效。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铁粉等材料自发热效应来对艾绒或艾炭进行加热的方案,但材料自发热的温度是无法准确控制和长期保持的,因此其疗效同样无法保证。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自加热或电子加热方式加热艾绒、艾条、艾片等进行艾灸的手段,如此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但由于其不燃烧也无油脂参与,疗效大打折扣。而且恰恰是为了避免了问题

的出现,自加热和电子加热方式并不会点燃艾条,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仅仅是被加热的艾绒,而没有燃烧产物艾炭、艾灰,也没有油脂参与,如此这种电加热的电子艾灸装置与文献1、2中的艾灸差异较大,使得疗效受到极大影响。
[0005]更重要的是,一旦有艾炭、艾灰、油脂参与,则为了疗效不仅要考虑温度、还需要考虑油脂挥发速度、有效成分析出速度等多种因素,才能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如何使得艾灸装置处于温度、油脂挥发速度、有效成分析出速度等参数的最佳状态,从而获得最佳疗效,则现有技术均未提及。
[0006]电子加热方式毕竟与明火点燃的艾熨灸的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有较大区别,因此如何能够在使用无明火的电子加热方式的同时,实现并超过传统艾熨灸的疗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7]此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不断将电子艾灸装置按压在皮肤上,灸材如何牢固固定于电子加热装置上,且在使用过程不脱落,避免发生加热装置暴露从而烫伤的问题,也是目前未解决的问题之一。电子艾灸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点灸穴位,即不断用力将艾灸装置与皮肤接触后离开,再接触。此过程下,现有技术中使用穿刺固定、粘接、磁吸的方式固定加热片和灸材,在按压力度大,或者用力方向不正的情况下(这些情况很容易发生)容易造成脱落,从而引发烫伤风险。另一方面,电子艾灸的灸材并不如传统艾灸那么大,因此灸材本身的刚性较差,与上述同样的理由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灸材的破碎,从而一方面掉落导致烫伤,或裸露出加热片导致烫伤。虽然现有技术提出了包裹灸材的方式进行固定,但在不断点灸过程中包裹物不断受到向下的力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包裹物(通常为软性材质)沿着灸材和/或手柄滑动,从而依然产生上述脱落、破碎、烫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以及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问题和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方案。
[0009]一种电子医疗装置,包括基座、电加热装置、灸材、隔离物、隔离物固定装置;在使用或组装状态下:灸材与加热装置直接或间接热接触,隔离物覆盖灸材,在隔离物外侧设置隔离物固定装置;隔离物固定装置固定于电加热装置和/或基座的位置,由此灸材被隔离物固定于电加热装置前端。
[0010]电加热装置固定装置一端固设在基座上或与基座一体成型,另一端形成电加热装置容纳空间,将电加热装置容置在其中。和/或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片和隔热片,隔热片设置在基座与加热片之间。和/或基座上具有容纳加热装置固定装置的凹部。和/或加热装置通过外接电源或内置电池驱动。
[0011]隔离物还覆盖加热装置和/或基座。和/或隔离物与隔离物固定装置分立设置或一体成型。
[0012]一种电子医疗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及灸材使用过程中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使得在工作过程中,灸材处于温度T2与温度T1之间,且从温度T2升温至温度T1,后降温至温度T2的时间周期为t,满足:
[0013]其中T1、T2单位为摄氏度,T1>T2,t单位为分钟。
[0014][0015]或
[0016]或
[0017]和/或其中降温为自然降温或物理降温。
[0018]一种灸材,包括含炭艾草加工物;在制造完成或使用过程中,油脂重量与含炭艾草
加工物的重量比N满足87:13≥N≥17:83。
[0019]64:36≥N≥29:71或64:36≥N≥42:58或42:58≥N≥29:71。
[0020]还包括吸油材料、加固材料和粘结剂。加固材料、含炭艾草加工物、吸油材料、粘结剂重量份配比为:加固材料0~5份含炭艾草加工物2~40份吸油材料0~5份粘结剂2~12份。
[0021]其中加固材料可以包括艾草、艾绒、艾叶纤维、植物纤维。
[0022]灸材为固态或液态。所述含炭艾草加工物包括艾炭和/或艾灰;或者含炭艾草加工物替换为植物炭。
[0023]一种电子设备使用的灸材,包括油脂,油脂含量比例M与灸材厚度D的关系满足如下条件:,其中,a为残油分布参数,0.01≤a≤0.125;Q为耐久度参数,Q>5;b为单位面积耗油参数,0.001≤b≤0.007。其中,优选a=0.0725,b=0.0055,M=0.36,Q=29。
[0024]一种电子装置组装方法,包括将所述灸材与加热装置相互固定;或将灸材与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相互固定。作为优选,通过隔离物将灸材包裹实现灸材与加热装置相互固定。弯曲隔离物将灸材与加热装置固定环和/或基座同时包裹在内。在隔离物外套设隔离物固定环,隔离物固定环将隔离物固定于加热装置固定环和/或基座上。还包括将加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控制装置,使得在工作过程中灸材处于温度T2与温度T1之间,且从温度T2升温至温度T1,后降温至温度T2的时间周期为t,满足:,其中T1、T2单位为摄氏度,t单位为分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降温为自然降温或主动物理降温。3.一种电子灸疗装置使用的灸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脂,油脂含量比例M与灸材厚度D的关系满足如下条件:,其中,a为残油分布参数,0.01≤a≤0.125;Q为耐久度参数,Q>5;b为单位面积耗油参数,0.001≤b≤0.007。4.一种灸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含炭艾草加工物;在制造完成或使用过程中,油脂重量与含炭艾草加工物的重量比N满足87:13≥N≥17:83。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光罗时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夏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