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79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设置有进气结构,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环,所述冷却环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管,所述筒体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制冷结构,左侧所述导管的左端安装有水泵,所述冷却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流筒,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折流筒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气液分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吸湿筒对气体液体进行二次过滤,有效提升该装置对气液分离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液分离器
,具体为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分离技术在许多工艺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常用的重力沉降、折流分离、离心力分离、丝网分离、超滤分离、填料分离等,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折流板对气体进行阻挡,由于气体与液体的比重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折流板的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进而达到气液的分离。
[0003]目前气液分离器通过折流分离的方式对气液进行分离时,单纯依靠折流板对气液进行分离效果不佳,气体中还是会含有部分液体,影响使用效果,所以需要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以解决目前气液分离器通过折流分离的方式对气液进行分离时,单纯依靠折流板对气液进行分离效果不佳,气体中还是会含有部分液体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设置有进气结构,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环,所述冷却环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管,所述筒体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制冷结构,左侧所述导管的左端安装有水泵,所述冷却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流筒,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依次贯穿安装盒以及筒体并延伸至筒体的右侧,所述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呈方形设置,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湿筒,两个所述吸湿筒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所述安装盒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排液孔,所述筒体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端连通有进气环,所述进气环套设于筒体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分布的气孔。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制冷结构包括两个制冷器,两个所述制冷器均嵌设于水箱上,两个所述制冷器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导热杆。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冷却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块,所述冷凝块的内侧呈喇叭形设置。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冷凝块与折流筒的相背一侧均穿插有环形分布的导热棒,两组所述导热棒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冷却环的内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冷凝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环,所述导水环的形状呈喇叭形设置。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方案通过折流筒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气液分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吸湿筒对气体液体进行二次过滤,有效提升该装置对气液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制冷结构的主观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筒体;2、进气结构;201、进气管;202、进气环;203、气孔;3、冷却环;4、导管;5、水箱;6、制冷结构;601、制冷器;602、导热杆;7、水泵;8、折流筒;9、安装盒;10、通孔;11、丝杆;12、电机;13、移动块;14、吸湿筒;15、滑块;16、弹簧;17、支撑块;18、排液孔;19、出气管;20、冷凝块;21、导热棒;22、导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中: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设置有进气结构2,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环3,冷却环3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管4,筒体1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5,水箱5上设置有制冷结构6,左侧导管4的左端安装有水泵7,冷却环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流筒8,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9,安装盒9上开设有通孔10,安装盒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11,丝杆11的右端依次贯穿安装盒9以及筒体1并延伸至筒体1的右侧,筒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丝杆11固定连接,丝杆11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移动块13,移动块13呈方形设置,移动块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湿筒14,两个吸湿筒14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移动块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6,两个弹簧1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5固定连接,安装盒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17,安装盒9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排液孔18,筒体1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19。
[0027]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气液分离的气体输入到进气结构2内部,气体接着会通过进气结构2进入到筒体1内部,气体接着会撞击到折流筒8上,由于气体与液体的比重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进入到筒体1内部后会被折流筒8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折流筒8外壁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筒体1内部,气体接着会通过折流筒8向上移动,气体移动过程中会
通过通孔10穿过吸湿筒14,吸湿筒14为吸湿海绵制成,所以气体在穿过吸湿筒14的过程中,气体中的水分会被吸湿筒14所吸收,进而实现对气体再次气液分离的效果,让该装置可以对气体多级进行气液分离,有效的提升对气液分离的效果,经过吸湿筒14的除湿后,气体会通过出气管19排出进行收集,落到筒体1内部的液体可以通过筒体1右侧的出液管排出收集,进而实现对气体中气液分离的效果,并且吸湿筒14使用一段时间后,吸湿效果降低时,使用者启动电机12,电机12会带动丝杆11旋转,由于丝杆11与移动块13螺纹连接,所以移动块13会沿着安装盒9向右移动,过程中移动块13会通过弹簧16的弹力带动吸湿效果降低的吸湿筒14向右移动,直到左侧的吸湿筒14位于通孔10内部,左侧的吸湿筒14会代替右侧的吸湿筒14对气体中的水分进行过滤,而右侧的吸湿筒14此刻会被挤压在右侧滑块15与移动块13之间,由于挤压的作用,吸湿筒14内部的分水会被挤出通过排液孔18排入到筒体1内部,进而恢复右侧吸湿筒14的吸湿效果,使用者通过左右切换用于除湿的吸湿筒14可以有效的保证对气体除湿的效果,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与此同时折流筒8在对气体进行折流时,使用者通过启动制冷结构6可以对水箱5内部的液体进行降温,接着使用者启动水泵7可以将水箱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设置有进气结构(2),所述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却环(3),所述冷却环(3)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管(4),所述筒体(1)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5),所述水箱(5)上设置有制冷结构(6),左侧所述导管(4)的左端安装有水泵(7),所述冷却环(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流筒(8),所述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盒(9),所述安装盒(9)上开设有通孔(10),所述安装盒(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右端依次贯穿安装盒(9)以及筒体(1)并延伸至筒体(1)的右侧,所述筒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丝杆(1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1)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移动块(13),所述移动块(13)呈方形设置,所述移动块(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湿筒(14),两个所述吸湿筒(14)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移动块(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6),两个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17),所述安装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周春燕宋仁亮吴磊徐瑞红杨胜宏韩同军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慕尚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