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以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66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以及加工工艺,其中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第三输送部,以及设置在第三输送部上的换热部,第三输送部包括第三输送滚轮、第三输送带以及第一喷嘴,第三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喷嘴的输出端正对第一通孔,换热部内设置有真空腔体,换热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换热板,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换热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的底端设置有毛细结构部,毛细结构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换热板的顶端设置有换热管,真空腔体内设置有相变工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对茶叶输送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降温,并收集茶叶的热量再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以及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以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绿茶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杀青、揉捻、理条和干燥。这种通过加热的方式干燥茶叶的加工方法,一方面容易对茶叶造成损伤,影响茶叶的理化成分(例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等),另一方面通过文火烘干(低温烘干)的干燥方式加工效率低。申请人在理条后采用冻干的方式对茶叶进行干燥,茶叶固体成分在冷冻时被其位置上的冰晶支持着,在冰晶升华时候,会保留该孔隙,这样就保留了绿茶的生物和化学结构以及其活性的完整性,也就能最大限度地保存绿茶原有的色、香、味等化学成分,同时也解决了文火烘干的低效的问题。但是,在理条的过程中,理条机的温度在150至200摄氏度之间,将理条后的高温茶叶输送至冻干设备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热损失,同时也增加了冻干设备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理条后冻干前,存在大量的热损失,同时也增加了冻干设备的能耗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部、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部、倾斜设置的第三输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部上的换热部,所述第三输送部包括第三输送滚轮、第三输送带以及第一喷嘴,所述第三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喷嘴的输出端正对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换热部内设置有真空腔体,所述换热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换热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的底端设置有毛细结构部,所述毛细结构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所述第二换热板的顶端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真空腔体内设置有相变工质。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远离所述第三输送滚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三输送滚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口。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三输送部上设置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三输送带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喷嘴的输出端正对所述第二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换热部倾斜设置,所述换热部的较高处设置有弯折部,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二弯折段,所述真空腔体上设置有弯折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倾角范围在60
°
至85
°
,所述第三输送部的倾角范围在15
°
至30
°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以及第三输送部均采用隔热材料,所述第一
输送部以及第二输送部上设置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第二输送滚轮以及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置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底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输送槽的侧部设置有凹陷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部的底部设置有集料部,所述第二输送部与第三输送部之间设置有转送部,所述第三输送部的较低端连接有出料部。
[001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的加工工艺,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所述换热部对茶叶进行降温。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输送部靠近理条机,第三输送部的输出端与冻干设备连接,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部以及第三输送部能够起到隔断的效果,在理条机与冻干设备之间实现隔热的效果,换热部能够在对茶叶输送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降温,并收集茶叶的热量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的俯视图;图5为图4在A

A处的剖视图;图6为图5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7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5在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中第三输送部的立体图;图11为图10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中换热管的排列示意图。
[0015]图中:1第一输送部、2第二输送部、21第二输送滚轮、22第二输送带、221输送槽、2211支撑部、2212凹陷部、3转送部、4第三输送部、41第三输送滚轮、42第三输送带、421第一通孔、422第二通孔、5换热部、50弯折部、51真空腔体、52第一换热板、53第一凸起、54第二凸起、55第二换热板、56毛细结构部、57换热管、571第一接口、572第二接口、57

1倾斜部管道、57

2弯折部管道、58相变工质、59保温套、6出料部、7隔热罩、8集料部、9第一喷嘴、10第二喷嘴。
实施方式
[0016]请参照图1

12,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部1、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部2、倾斜设置的第三输送部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部4上的换热部5。第一输送部1靠近理条机,第三输送部4的输出端与冻干设备连接,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部2以及第三输送部4形成向上拱起的结构,能够起到隔断的效果,在理条机与冻干设备之间实现隔热的效果,换热部5能够在对茶叶输送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降温,并收集茶叶的热量再利用。
[0017]请参照图1

3,所述第二输送部2的倾角范围在60
°
至85
°
,所述第三输送部4的倾角
范围在15
°
至30
°
。第二输送部2的较高的倾角便于茶叶输送的过程中快速爬升,第一输送部1的较低的倾角便于延长对茶叶降温的区域,调整第三输送部4的倾角、长度以及输送速度,配合换热部5,能够控制对茶叶降温的效果。
[001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输送设备在靠近理条机处以及冻干设备处的隔热的效果,所述第一输送部1、第二输送部2以及第三输送部4均采用隔热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部1以及第二输送部2上设置有隔热罩7,所述隔热罩7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便于理条机处理后的茶叶移动至第一输送部1上。可以理解的,所述开口处可设置有能够开关的门。
[0019]请参照图4

6,所述第二输送部2包括第二输送滚轮21以及第二输送带22,所述第二输送带22上设置有输送槽221,所述输送槽22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部2211,所述输送槽221的侧部设置有凹陷部2212。凹陷部2212便于容纳茶叶,支撑部2211用于托起茶叶,在第二输送带22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茶叶的输送。
[0020]请参照图4、5以及图7

11,所述第三输送部4包括第三输送滚轮41、第三输送带42以及第一喷嘴9,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部、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部、倾斜设置的第三输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部上的换热部,所述第三输送部包括第三输送滚轮、第三输送带以及第一喷嘴,所述第三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喷嘴的输出端正对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换热部内设置有真空腔体,所述换热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换热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的底端设置有毛细结构部,所述毛细结构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所述第二换热板的顶端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真空腔体内设置有相变工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远离所述第三输送滚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三输送滚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部上设置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三输送带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喷嘴的输出端正对所述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加工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倾斜设置,所述换热部的较高处设置有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余辉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市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