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囊泡,其制备方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囊泡,其制备方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它使用光热剂在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照射下通过光热转换产生足够的热量杀死肿瘤细胞,具有高选择性和微创性的优点。此外,还发现光热治疗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并触发肿瘤相关抗原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的释放,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然而,由光热治疗单独引起的免疫响应十分有限,这应该归因于某些关键免疫抑制途径的上调,例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
‑
L1)。由于光热治疗会导致细胞因子IFN
‑ />γ的释放增加,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囊泡包括T细胞膜囊泡和负载有光热剂的热敏脂质体;其中,所述T细胞膜囊泡的来源为表面高表达PD
‑
1蛋白的T淋巴细胞,优选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提取自体内的T淋巴细胞、PD
‑
1高表达的细胞稳转株、T淋巴细胞系;更优选为T淋巴细胞系,最优选为EL4细胞;和/或所述负载光热剂的热敏脂质体包括磷脂酰胆碱、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和光热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囊泡的粒径为50nm~500nm,优选为100nm~250nm,更优选为100nm~200nm;和/或所述负载光热剂的热敏脂质体与T细胞膜囊泡的融合质量比为0.1~10∶0.1~10,优选为0.5~5∶0.1~5,最优选为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光热剂的热敏脂质体中:所述磷脂酰胆碱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所述光热剂被所述磷脂双分子层包裹,所述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中的磷脂穿插于所述磷脂双分子层中;优选地,所述磷脂酰胆碱和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的摩尔比为1~15∶0.05~1.5,优选为5~10∶0.08~1.3,最优选为9∶1;和/或优选地,所述光热剂和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磷脂的质量比为0.5~1∶20~100,优选为1∶30~70,最优选为1∶5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酰胆碱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1,2
‑
二硬脂酰
‑
sn
‑
甘油磷酸、1,2
‑
二肉豆蔻酰
‑
sn
‑
甘油基
‑3‑
磷酸胆碱、1,2
‑
二月桂酰基
‑
sn
‑
甘油基
‑3‑
磷酸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1
‑
肉豆蔻酰基
‑2‑
硬脂酰基卵磷脂,优选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1,2
‑
二月桂酰基
‑
Sn
‑
甘油基
‑3‑
磷酸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1
‑
肉豆蔻酰基
‑2‑
硬脂酰基卵磷脂,更优选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或1
‑
肉豆蔻酰基
‑2‑
硬脂酰基卵磷脂;所述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聚乙二醇
‑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
聚乙二醇
‑
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
‑
胆固醇、甲氧基
‑
聚乙二醇
‑
双肉豆蔻磷脂酰乙醇胺,优选为聚乙二醇
‑
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和/或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
聚乙二醇
‑
马来酰亚胺,最优选为聚乙二醇2000
‑
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莲,刘静怡,朱凌,王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