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38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骨折复位装置。其中,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包括主体杆、加压件和撑开翼。所述主体杆具有沿其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加压件套设在所述主体杆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上,且所述加压件能够沿所述主体杆的轴向移动,所述加压件的外周壁上具有锚固部,所述锚固部能够与骨部锚固,所述撑开翼套设在所述主体杆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加压件之间的部分上,且所述撑开翼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杆相连,所述加压件能够与所述撑开翼的另一端抵接以便驱动所述撑开翼在闭合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转变。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骨折复位装置具有操作便捷性高和稳固效果好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折复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某部位如跟骨、股骨、肱骨等处骨折以后,常出现骨折压缩或塌陷,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工具撑开复位,将骨折断端压缩或塌陷的部分撑开,促进变形的骨折块复位。
[0003]相关技术中,对于塌陷型骨折,常常采用骨折复位件对骨折块复位,该骨折复位件包括撑开翼部分和主体杆部分,撑开翼具有闭合状态和扩张状态,在手术时,使撑开翼支撑开以使塌陷的部分骨头撑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抗拉和固定效果差的问题,较容易出现扭转松动的问题,导致骨折复位件与骨部的连接不牢固的问题,进而导致骨头再次骨折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骨折复位装置。该骨折复位装置具有操作便捷和稳固效果好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骨折复位装置包括主体杆、加压件和撑开翼。
[0006]所述主体杆具有沿其轴向相对设置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具有沿其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加压件,所述加压件套设在所述主体杆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上,且所述加压件能够沿所述主体杆的轴向移动,所述加压件的外周壁上具有锚固部,所述锚固部能够与骨部锚固;撑开翼,所述撑开翼套设在所述主体杆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加压件之间的部分上,且所述撑开翼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杆相连,所述加压件能够与所述撑开翼的另一端抵接以便驱动所述撑开翼在闭合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转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上具有限位部,所述加压件的内周壁上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便所述撑开翼能够保持在所述扩张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螺纹配合或卡合;和/或所述锚固部为螺纹结构或倒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部为设置在所述加压件上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加压件上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的螺距为所述内螺纹的螺距的1.2至1.5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的螺距为0.3mm至3.0mm;和/或,所述内螺纹的螺距的0.2mm至2.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壁上设有防退部,所述撑开翼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防退部配合以避免所述撑开翼从所述主体杆上脱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部为防退凸,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撑开翼的所述一端的防退缺口,所述防退缺口的壁面抵接在所述防退凸上,所述防退部的截面积沿所述主体杆的轴向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增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旋槽和防旋凸中的一者,所述撑开翼的所述一端具有所述防旋槽和所述防旋凸中的另一者,所述防旋凸嵌在所述防旋槽内;和/或,所述主体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鸣霍尔凡段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