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和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水电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为了减少碳排放量,在大力开发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为适应更广泛的地质条件,心墙堆石坝在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坝型选择较多,沥青混凝土心墙结构简单,尺寸小,对坝基变形适应能力强,施工受降雨影响相对较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结构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心墙上下游两侧设置过渡料。这种结构在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时,过渡料中大骨料嵌入沥青混凝土心墙,使沥青混凝土心墙与过渡料之间产生较大相互约束,施工期和蓄水期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其上下游两侧过渡料沉降不同步,沥青混凝土心墙呈现应力拱效应,尤其对高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应力拱效应更为显著;另一方面,过渡料挤入心墙,浸占心墙的位置,减少心墙有效铺筑厚度,严重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混凝土心墙;过渡料,所述过渡料位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两侧;耗散带,所述耗散带位于所述过渡料和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之间;其中,所述耗散带为粒径为9.5mm至4.75mm的一级骨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散带的厚度为30cm至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特征在于,耗散带的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1
×
10
‑3c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特征在于,耗散带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堆石体,设置在所述过渡料背离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坡,设置在所述堆石体背离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漫利,郭凯,周刚,英鹏涛,宿生,余建生,郑晶星,刘涛,罗兆涛,王智,刘亚涛,黄宇飞,黄鹤程,端木祥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