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炔氢氯化液相合成氯乙烯的液相催化溶液、用途和合成氯乙烯的方法、装置、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乙炔氢氯化液相合成氯乙烯的液相催化溶液、用途和合成氯乙烯的方法、装置、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乙烯是合成聚氯乙烯的单体,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易于加工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国是聚氯乙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0003]我国由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性,约80%的氯乙烯产能采用电石法工艺即乙炔和氯化氢在固相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氯乙烯。由于固相催化易造成催化剂表面局部过热,产生积碳堵塞孔道,减少催化剂与原料气的接触面积,造成催化剂快速失活,降低催化效率。温度过热还会增加副反应使副产物种类及数量增多,造成后续产品精制困难,产品品质受到影响。
[0004]因此,不少研究者试图通过液相催化的工艺解决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固定床工艺存在的问题。
[0005]申请号2019109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液相合成氯乙烯的液相催化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催化溶液常温常压下对乙炔的溶解度≥2%,在100~160℃对氯化氢的溶解度>5%,对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有催化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催化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催化溶液为液相非金属催化溶液和/或液相金属催化溶液;所述液相非金属催化溶液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选自咪唑类化合物和咪唑氯嗡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组分为酰胺类溶剂;所述液相金属催化溶液包括选自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中的至少一种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三组分为金属氯化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催化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类化合物为C1~C6烷基取代NH中氢基团的咪唑类化合物;优选地,所述咪唑类化合物选自N
‑
甲基咪唑、N
‑
乙基咪唑、N
‑
丙基咪唑、N
‑
丁基咪唑、N
‑
环己基咪唑、N
‑
异丙基咪唑和N
‑
异丁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咪唑氯嗡盐为N
‑
取代的咪唑嗡盐,取代基为C1~C6烷基;优选地,所述咪唑氯嗡盐选自1
‑
甲基
‑3‑
乙基咪唑氯、1
‑
乙基
‑3‑
甲基咪唑氯、1
‑
甲基
‑3‑
丁基咪唑氯、1
‑
乙基
‑3‑
乙基咪唑氯、1
‑
丁基
‑3‑
甲基咪唑氯、1,3
‑
二甲基咪唑氯、1,3
‑
二异丙基咪唑氯和1
‑
己基
‑3‑
甲基咪唑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酰胺类溶剂为C1~C6烷基取代NH中氢基团的酰胺类化合物;优选地,所述酰胺类溶剂选自N,N
‑
二甲基甲酰胺、N,N
‑
二甲基乙酰胺、N,N
‑
二乙基乙酰胺、N
‑
甲基吡咯烷酮、N
‑
丙基吡咯烷酮、N
‑
异丙基吡咯烷酮、N
‑
环己基吡咯烷酮和N
‑
乙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金属氯化物选自氯化铜、氯化亚铜、氯化金、氯化钯、氯化铂、氯化钌和氯化铱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液相非金属催化溶液中,所述第一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95%,所述第二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95%;和/或,所述液相金属催化溶液中,所述第一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94.5%,所述第二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94.5%,所述第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5~30%。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相催化溶液在乙炔氢氯化液相合成氯乙烯中的用途。5.一种乙炔氢氯化液相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含有氯化氢的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相催化溶液通入乙炔,含有氯化氢的液相催化溶液吸收乙炔至饱和,得到吸收乙炔的催化溶液;2)将所述催化溶液在乙炔氢氯化反应的温度和压力下,使所述催化溶液中乙炔和氯化氢反应合成氯乙烯,得到反应溶液;3)将所述反应溶液进行解吸,同时通入氯化氢溶解,分别得到粗氯乙烯和含有氯化氢的液相催化溶液;所述含有氯化氢的液相催化溶液回流至步骤1)中继续吸收乙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乙炔氢氯化液相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1)步骤1)中,乙炔的吸收量>所述含有氯化氢的液相催化溶液质量的2wt%;12)步骤1)中,吸收乙炔的温度为
‑
30~50℃;
21)步骤2)中,乙炔氢氯化反应的温度为80~160℃;22)步骤2)中,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压力为0.05~3.0MPa;23)步骤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劲光,刘星,刘瑞艳,梁鹏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科易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