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22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待检测小区的上行干扰电平,从待检测小区中筛选出存在干扰源的目标小区;获取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基于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确定目标小区中的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基于对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的聚类分析,从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确定待排查的干扰源所在位置。本公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部干扰无法主动发现排查的问题,实现对干扰源的主动判断,通过基于测量报告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能够极大节约分析成本,通过聚类分析,能够集中定位干扰源的位置,保证位置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极大提升干扰排查的效率和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网络在建网初期,由于覆盖并不十分完善,网络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弱覆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部分用户通过私自安装无线直放站设备的方式来提升信号强度,该方法虽然对安装者个人的通信质量有提升,但由于私装直放站技术指标较为恶劣,而且没有经过专业调测,设备工作在非线性范围,会造成上行噪声和交调干扰等外部干扰。外部干扰会严重影响周边用户的通信感知。因此,需要及时排查外部干扰源,以保证无线网络整体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现有对于外部干扰源的排查方法依靠操作人员携带扫频设备,在小区覆盖的区域进行干扰源定位,并进行现场查看。操作效率低,无法主动发现外部干扰的存在,导致外部干扰排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部干扰无法主动发现排查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包括:
[0006]基于待检测小区的上行干扰电平,从待检测小区中筛选出存在干扰源的目标小区;
[0007]获取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测量报告数据包括目标小区内的终端用户连接时的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
[0008]基于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确定目标小区中的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
[0009]基于对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的聚类分析,从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确定待排查的干扰源所在位置。
[0010]可选地,基于待检测小区的上行干扰电平,从待检测小区中筛选出存在干扰源的目标小区,包括:获取待检测小区的单日上行干扰电平;基于单日上行干扰电平,确定待检测小区设定时段的平均上行干扰电平;若平均上行干扰电平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确定待检测小区为目标小区。
[0011]可选地,基于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确定目标小区中的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包括:基于设定位置粒度和目标小区中的采样点所在位置,确定采样点所属的位置点;剔除包含采样点数量小于设定数值的位置点;确定剔除处理后的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和终端用户的接入信号强度;若存在位置点满足设定条件,则确定位置点为
潜在干扰源位置点,设定条件包括位置点对应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一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的比例属于第一设定范围,信号强度低于第二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的比例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确定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信号强度超过第一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为潜在干扰源用户。
[0012]可选地,测量报告数据包括终端用户接入时的身份标识码,确定剔除处理后的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和终端用户的接入信号强度,包括:基于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每个身份标识码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和每个身份标识码的出现次数;将每个位置点中出现次数高于设定次数阈值的身份标识码对应的终端用户确定为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将终端用户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确定为对应的接入信号强度。
[0013]可选地,测量报告数据,包括方位角参数和信号传播时间参数;设定位置粒度包括设定方位角粒度和设定信号传播时间粒度;基于设定位置粒度和目标小区中的采样点所在位置,确定采样点所属的位置点,包括:将小区内每个采样点对应的方位角参数与设定方位角粒度的整数商作为第一整数商;将小区内每个采样点对应的信号传播时间参数与设定信号传播时间粒度的整数商作为第二整数商;将第一整数商相同且第二整数商相同的采样点确定为属于同一位置点的采样点。
[0014]可选地,若存在位置点满足设定条件,则确定位置点为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之后,还包括:基于每个位置点中所有采样点的方位角参数和信号传播时间参数,确定位置点的中心经度和中心纬度。
[0015]可选地,基于对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的聚类分析,从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确定待排查的干扰源所在位置,包括:将潜在干扰源位置点的位置信息输入到聚类算法模型中,输出各个潜在干扰源位置点所对应的聚类;确定每个聚类中潜在干扰源用户与聚类中重复出现的终端用户的重叠系数;基于重叠系数的排序,将重叠系数排序最高的聚类的位置确定为待排查的干扰源所在位置。
[0016]可选地,确定每个聚类中潜在干扰源用户与聚类中重复出现的终端用户的重叠系数,包括:确定每个聚类中潜在干扰源用户的身份标识码出现次数为第一次数;确定每个聚类中出现次数至少有两次的潜在干扰源用户的身份标识码的出现次数为第二次数;将第二次数与第一次数的比值,确定为聚类对应的重叠系数。
[0017]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装置,该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装置包括:
[0018]筛选模块,用于基于待检测小区的上行干扰电平,从待检测小区中筛选出存在干扰源的目标小区;
[0019]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测量报告数据包括目标小区内的终端用户连接时的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
[0020]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确定目标小区中的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
[0021]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对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的聚类分析,从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确定待排查的干扰源所在位置。
[0022]可选地,采集模块具体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TCP/IP连接数、磁盘输入/输出读写使用率、CPU负载、网络吞吐率、文件句柄数;服务器日志包括:用户操作日志和应用进程日志。
[0023]可选地,筛选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待检测小区的单日上行干扰电平;基于单日上行干扰电平,确定待检测小区设定时段的平均上行干扰电平;若平均上行干扰电平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确定待检测小区为目标小区。
[0024]可选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设定位置粒度和目标小区中的采样点所在位置,确定采样点所属的位置点;剔除包含采样点数量小于设定数值的位置点;确定剔除处理后的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和终端用户的接入信号强度;若存在位置点满足设定条件,则确定位置点为潜在干扰源位置点,设定条件包括位置点对应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一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的比例属于第一设定范围,信号强度低于第二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的比例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确定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信号强度超过第一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为潜在干扰源用户。
[0025]可选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测量报告数据包括终端用户接入时的身份标识码,基于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每个身份标识码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和每个身份标识码的出现次数;将每个位置点中出现次数高于设定次数阈值的身份标识码对应的终端用户确定为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将终端用户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确定为对应的接入信号强度。
[0026]可选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若测量报告数据,包括方位角参数和信号传播时间参数;设定位置粒度包括设定方位角粒度和设定信号传播时间粒度;将小区内每个采样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待检测小区的上行干扰电平,从待检测小区中筛选出存在干扰源的目标小区;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所述测量报告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用户连接时的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基于所述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基于对所述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所述潜在干扰源位置点的聚类分析,从所述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确定待排查的干扰源所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待检测小区的上行干扰电平,从待检测小区中筛选出存在干扰源的目标小区,包括:获取所述待检测小区的单日上行干扰电平;基于所述单日上行干扰电平,确定所述待检测小区设定时段的平均上行干扰电平;若所述平均上行干扰电平达到第一设定阈值,确定所述待检测小区为所述目标小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采样点所在位置和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中的潜在干扰源用户和潜在干扰源位置点,包括:基于设定位置粒度和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采样点所在位置,确定所述采样点所属的位置点;剔除包含采样点数量小于设定数值的位置点;确定剔除处理后的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和终端用户的接入信号强度;若存在位置点满足设定条件,则确定所述位置点为潜在干扰源位置点,所述设定条件包括所述位置点对应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一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的比例属于第一设定范围,信号强度低于第二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的比例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确定潜在干扰源位置点中所述信号强度超过第一设定强度的终端用户为潜在干扰源用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数据包括终端用户接入时的身份标识码,所述确定剔除处理后的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和终端用户的接入信号强度,包括:基于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每个身份标识码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和每个身份标识码的出现次数;将每个位置点中出现次数高于设定次数阈值的身份标识码对应的终端用户确定为所述位置点对应的终端用户;将所述终端用户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确定为对应的接入信号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网络外部干扰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数据,包括方位角参数和信号传播时间参数;所述设定位置粒度包括设定方位角粒度和设定信号传播时间粒度;所述基于设定位置粒度和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采样点所在位置,确定所述采样点所属的位置点,包括:将小区内每个采样点对应的方位角参数与设定方位角粒度的整数商作为第一整数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程朱宏赵雪寒张志良杜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