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粉碎、搅拌、混合、混炼机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抗冲击性、耐磨损性优异的金属陶瓷的粉碎、搅拌、混合、混炼机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关于抗冲击性、耐磨损性优异的金属陶瓷,提出了各种材料设计方法。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采用在减压氮气氛中的暂时烧结、HIP处理、减压氮气氛中的最终热处理这三阶段的烧结方法,使孔隙和结合相池消失,即使TiN/TiC之比为3/7~7/3也高强度化的金属陶瓷的制造方法。这样的碳氮化物系金属陶瓷用于铣削等切削工具用途。
[0004]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金属陶瓷:相对于微细组织为由硬质相组成的核和作为具有韧性的周边组织的环的2相结构的以往的金属陶瓷,通过在中心核的周围形成富含韧性优异的WC的第三相,从而进一步高韧性化。该金属陶瓷与以往的金属陶瓷相比,在不降低耐磨损性及硬度的情况下,提高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作为机床用工具自不必说,能够广泛地用作要求耐磨损性及韧性的部件、构件。
[0005]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增加氮化物量并且进一步将硬质相粒径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包含金属陶瓷的粉碎、搅拌、混合、混炼机构件,其中,所述金属陶瓷经如下步骤而得到:以每种元素的质量比成为Ti:20~45%、Mo:5~35%、W:6~30%、C:5~15%、Co:10~50%、Co和Ni合计超过25%且为50%以下的方式,将从Ti或Ti化合物、Mo或Mo化合物、W或W化合物、Co或Co化合物、Ni或Ni化合物及碳中任意选择的粉末作为原料,将它们湿式或干式混合,得到混合粉的步骤;以50~300MPa的压力对混合粉进行压制成型而得到压制体的步骤;和将压制体在1300~1700℃、真空、还原、非活性气体、氢或氮的任一气氛下进行烧结的步骤,所述金属陶瓷具有以TiCN为主成分的芯相、以覆盖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岛克弥,黑木史哉,上野修司,田中敬章,皆川泰范,渡边景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钨合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