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78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S1、提供电缆;S2、电缆静置;S3、将电缆穿过穿心式升流变压器后两端通过导体短接;S4、将电缆中的光纤接入测温系统并设定报警温度;S5、在电缆上选取监测点,在监测点位置的电缆中放热电偶;S6、通过变压器对电缆施加电流,使导体升温并保持,记录热电偶的温度值和测温系统的测温曲线;S7、在热电偶的一侧放置外部热源,设定外部热源运行温度并保持,记录热电偶的温度值和测温曲线;S8、对比S6中热电偶的温度值和测温系统中光纤测出的电缆温度值是否一致;对比S7施加外部热源后测温系统中光纤测出的温度值与热电偶的温度值是否一致;对比测温曲线中曲线突变的位置与热源位置是否一致。置是否一致。置是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具体涉及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调查发现,电网中的电缆在发生故障时,绝大多数的电缆导体内部会提前发生温度升高现象,为了实现对电缆全生命周期故障的提前预警,我们可以在电缆内部放置测温光纤,从而实现对电缆相应结构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当电缆内部有温度突变时,同时确定温度突变点的位置。但是采取在电缆内部放置测温光纤的方式来监测电缆温度变化的这种手段,其测温光纤的测温灵敏度需要验证,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方式来验证电缆内置测温光纤的测温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没有合适的验证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方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且易于操作的用于验证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验方法能够实现温度监测的同时对温度突变点进行精确定位,此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高、中、低压等电缆内置光纤测温灵敏度试验验证。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提供待试的电缆;所述的电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包裹设置的导体、绝缘层、金属屏蔽层以及外护套,所述的导体中内置有导体光纤,所述的金属屏蔽层中内置有屏蔽层光纤;
[0007]S2、将所述电缆静置,待用;
[0008]S3、将所述电缆穿过穿心式升流变压器,然后将所述电缆的两端通过所述导体短接,固定;
[0009]S4、将所述导体光纤和所述屏蔽层光纤接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并设定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报警温度;
[0010]S5、在所述电缆上选取若干监测点,在对应监测点位置的导体表面以及金属屏蔽层表面放置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0011]S6、通过所述穿心式升流变压器对所述电缆施加电流,使所述导体升温至额定运行温度并保持,记录所述热电偶的温度值和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测温曲线;
[0012]S7、根据步骤S5中选取的监测点位置,在每个所述热电偶的一侧放置外部热源,设定外部热源运行温度并保持,然后再次记录所述热电偶的温度值和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测温曲线;
[0013]S8、对比步骤S6中所述热电偶的温度值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中光纤测出的电缆温度值是否一致;对比步骤S7当施加外部热源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中光纤测出的温度值
与热电偶的温度值是否一致;对比测温曲线中曲线突变的位置与热源位置是否一致。
[0014]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验证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方法:通过电缆内部光纤接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对电缆内部温度进行监测;通过穿心式升流变压器为电缆提供额定电流,确保电缆达到额定运行温度;利用外部热源引入温度突变,校验光纤测温灵敏度。
[0015]电缆对应结构接入热电偶温度监测时,对应位置光纤监测的结果采取对比的方法。采用电缆引入外部热源方式验证测温灵敏度的方法。
[0016]当试验样品较短时,可通过外部接入与电缆内置光纤相同的光纤进行拓展,实现温度灵敏度的校验。
[0017]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步骤S1中所述电缆的电压等级21/35kV,规格1
×
300mm2,长度不少于100米。
[0018]进一步的,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步骤S2、将所述电缆放置在温度20
±
2℃、空气相对湿度40

60%的环境中静置12

24小时,待用。
[0019]进一步的,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步骤S5、在所述的电缆上选取两个监测点,两个监测点之间相距不少于50米且与电缆两端的距离不少于20米,在对应监测点位置的导体表面以及金属屏蔽层表面放置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0020]进一步的,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步骤S5、若需要监测除导体及金属屏蔽层外其他电缆结构表面的温度,相应的在其表面放置相应数量的热电偶。
[0021]若需要监测除导体及金属屏蔽层外其他电缆结构表面的温度,需在其表面放置相应数量的热电偶。电缆选取监测点的数量可适量增加。
[0022]进一步的,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步骤S6中额定运行温度为90℃
±
3℃,保持时间为2

4小时。
[0023]进一步的,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步骤S7中设定的外部热源运行温度为150℃
±
3℃,保持时间为1

3小时。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用以验证内置光纤的电缆,实现对电缆内部导体及绝缘层温度变化的监测以及验证光纤测温的灵敏度,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模拟电缆额定运行温度及外加热源等情况下导体和绝缘的温度变化,观察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中电缆温度监测曲线变化及位置与外加热源的温度及位置的对应关系,以验证光纤测温灵敏度。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验证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方法,能够实现温度监测的同时对温度突变点进行精确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高、中、低压等电缆内置光纤测温灵敏度试验验证。
[0027](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模拟电缆实际运行情况,设计了电缆内置光纤测温灵敏度试验方法,实现光纤对电缆温度变化监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确保内置测温光纤的电缆满足客户需求,为后期客户电缆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002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验证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方法,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试验方法,该验证方法易于操作,试验成本较低,在电缆制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外其他电缆结构表面的温度,需对应在其表面放置相应数量的热电偶4,电缆选取监测点的数量可适量增加;
[0041]S6、通过所述穿心式升流变压器2对所述电缆1施加电流,使所述导体1

1升温至额定运行温度(90℃
±
3℃)并保持4小时,然后记录所述热电偶4的温度值和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的测温曲线;
[0042]S7、根据步骤S5中选取的监测点位置,在每个热电偶4的一侧放置外部热源5,设定外部热源5运行温度(约150℃
±
3℃)并保持2小时,然后再次记录上述热电偶4的温度值和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的测温曲线;
[0043]S8、对比步骤S6中所述热电偶4的温度值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中光纤测出的电缆温度值是否一致;对比步骤S7当施加外部热源5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中光纤测出的温度值与热电偶4的温度值是否一致;对比测温曲线中曲线突变的位置与热源位置是否一致。
[0044]上述实施例1的试验结论:
[0045](1)阶段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内置测温光纤测温灵敏度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待试的电缆(1);所述的电缆(1)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包裹设置的导体(1

1)、绝缘层(1

2)、金属屏蔽层(1

3)以及外护套(1

4),所述的导体(1

1)中内置有导体光纤(1
‑1‑
1),所述的金属屏蔽层(1

3)中内置有屏蔽层光纤(1
‑3‑
1);S2、将所述电缆(1)静置,待用;S3、将所述电缆(1)穿过穿心式升流变压器(2),然后将所述电缆(1)的两端通过所述导体(1

1)短接,固定;S4、将所述导体光纤(1
‑1‑
1)和所述屏蔽层光纤(1
‑3‑
1)接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并设定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的报警温度;S5、在所述电缆(1)上选取若干监测点,在对应监测点位置的导体(1

1)表面以及金属屏蔽层(1

3)表面放置热电偶(4),进行温度测量;S6、通过所述穿心式升流变压器(2)对所述电缆(1)施加电流,使所述导体(1

1)升温至额定运行温度并保持,记录所述热电偶(4)的温度值和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的测温曲线;S7、根据步骤S5中选取的监测点位置,在每个热电偶(4)的一侧放置外部热源(5),设定外部热源(5)运行温度并保持,然后再次记录所述热电偶(4)的温度值和所述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的测温曲线;S8、对比步骤S6中所述热电偶(4)的温度值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3)中光纤测出的电缆温度值是否一致;对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长山马彦辉林珊郑金香李昆鹏潘爱梅杨培文卢青顾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