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85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属于电磁屏蔽帐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由内到外分别为外篷材料、电磁屏蔽保温内衬、气柱织物和底布;所述气柱织物上方是由外篷材料和电磁屏蔽内衬组成的篷布;下方是底布;所述外篷材料包括芳纶织物;所述电磁屏蔽保温内衬包括电磁屏蔽保温棉;所述气柱织物包括涤纶气柱织物;所述底布包括涤纶底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到具有耐洗消型电磁屏蔽功能的帐篷,兼顾抗撕裂、耐磨、抑菌、耐洗消和电磁屏蔽,实用性强,受场地和气象环境影响较小。受场地和气象环境影响较小。受场地和气象环境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屏蔽帐篷
,特别涉及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

技术介绍

[0002]各种微型或者大型设备产生大量的电磁波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面临信息泄露的危险。在信息安全成为人们更大关注的背景下,对野外帐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军用领域。现有帐篷多用于消防抢险、救灾防汛、野外施工和休闲旅游等,但基于领域整体处于发展阶段,产品形态和功能相对单一,市场化进程缓慢。
[0003]帐篷根据结构主要分为支架式帐篷、框架式帐篷、折叠式帐篷、网架式帐篷和充气帐篷等,由于帐篷需要面对的客观环境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考虑的性能也相对较多,如防雨、透气、通风等,但针对信息安全、且耐洗消、兼顾抗撕裂、耐磨、抑菌,具备电磁屏蔽效果的帐篷的制造仍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通过由内到外分别为外篷材料、电磁屏蔽保温内衬、气柱织物和底布,得到具有耐洗消型电磁屏蔽功能的帐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6]所述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由内到外分别为外篷材料、电磁屏蔽保温内衬、气柱织物和底布;所述气柱织物上方是由外篷材料和电磁屏蔽内衬组成的篷布;下方是底布;所述外篷材料包括芳纶织物;所述电磁屏蔽保温内衬包括电磁屏蔽保温棉;所述气柱织物包括涤纶气柱织物;所述底布包括涤纶底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篷材料的制备包括:
[0008]S11、将所述芳纶织物碱煮去油;
[0009]S12、置于刮涂机涂覆TPU溶液;
[0010]S13、涂覆均匀后将其置于烘箱烘干;
[0011]S14、翻面,得到所述外篷材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保温棉包括电磁屏蔽功能外层和保温内衬;
[0013]所述电磁屏蔽功能外层和保温内衬通过机械缝纫的方式组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涤纶气柱织物的制备包括:
[0015]S21、将所述涤纶织物置于刮涂机上;
[0016]S22、将含有TPU溶液涂覆在所述涤纶织物上;
[0017]S23、涂覆均匀后将其置于烘箱,形成涂覆均匀的TPU层;
[0018]S24、翻面,再进行S21~S23所述操作,得到所述涤纶气柱织物。
[0019]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底布的制备包括:
[0020]S31、将涤纶帆布置于刮涂机上;
[0021]S32、将含有PU溶液涂覆在所述涤纶帆布上;
[0022]S33、涂覆均匀后将其置于烘箱20℃~80℃烘干1小时~5小时,形成涂覆均匀PU涂层;
[0023]S34、翻面,再进行S31~S33所述操作,得到所述涤纶底布。
[0024]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底布的制备包括:
[0025]S41、将涤纶帆布置于刮涂机上;
[0026]S42、将含有PU溶液涂覆在所述涤纶帆布上;
[0027]S43、涂覆均匀后将其置于烘箱50℃~70℃烘干2小时~4小时,形成涂覆均匀PU涂层;
[0028]S44、翻面,再进行S41~S43所述操作,得到所述涤纶底布。
[0029]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帆布为深色,优选为黑色。
[0030]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保温内衬为自制。
[0031]进一步地,所述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总重量为1000g/m2~5000g/m2。
[0032]进一步地,所述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总重量为2000g/m2~3000g/m2。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4](1)本专利技术篷布具有防风、防水且具有一定抗撕裂的性能;气柱具备一定的断裂强力;底布具备防水防潮、耐穿刺等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述帐篷在0

3000MHz波段可以实现65dB的电磁屏蔽效果,同时具备抗震爆、耐洗消、抗菌、保温等性能。
[0035](2)本专利技术所述帐篷实用性强,受场地和气象环境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36]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的外篷示意图;
[0038]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的气柱示意图;
[0039]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的底布示意图;
[0040]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的电磁屏蔽效能图;
[0041]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不同纤维种类织物撕裂强力柱状图;
[0042]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不同TPU涂覆量的芳纶织物撕裂强力柱状图;
[0043]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TPU涂层撕裂比对图,其中,(a)为未涂层织物撕裂过程示意图,(b)为涂覆有TPU涂层复合织物撕裂示意图;
[0044]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TPU/芳纶织物动态锥刺测试结果图,其中,(a)所示为TPU/芳纶织物的最大动态锥刺力值的平均值,(b)图所示为动态锥刺力值

时间曲线,(c)图为单位重量TPU/芳纶织物所吸收动态刀刺能量值,(d)图所示为单位重量TPU/芳纶织物在不同冲击时间下吸收的能量

时间曲线;
[0045]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TPU/芳纶织物动态刀刺测试结果图,其中,(a)为动态刀刺最大力值平均值,(b)为刀刺力值

时间曲线,(c)为TPU/芳纶织物单位重量下吸收的动态刀刺能量,(d)为有效穿刺面积内单位重量下TPU/芳纶织物动态吸收的能量

时间曲
线;
[0046]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原始样品与不同改进样品锥刺刀刺图;
[0047]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纯芳纶织和TPU涂层织物锥刺和刀刺图像;其中,(a)为纯芳纶织物锥刺图像,(b)为TPU涂层织物锥刺图像,(c)为纯芳纶织物刀刺图像,(d)为TPU涂层织物刀刺图像;
[0048]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浓度2%镀银涤纶网纱的平板培养基抗菌效率图;其中,图(a)为样品溶液稀释103倍菌落数,(b)为样品溶液未稀释菌落数,(c)为样品溶液稀释102倍菌落数;
[0049]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浓度为2%镀银涤纶网纱浸渍到NaCl/CaCl2溶液,对Ag
+
浓度测定图;其中,图(a)为镀银涤纶网纱银离子释放速率,图(b)为镀银涤纶网纱接触时间与杀菌效率关系图;
[0050]图1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涤纶镀银网纱洗涤后SEM图;
[0051]图1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2%、4%AgNO3浓度下浸渍织物表面形貌图;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由内到外分别为外篷材料、电磁屏蔽保温内衬、气柱织物和底布;所述气柱织物上方是由外篷材料和电磁屏蔽内衬组成的篷布;下方是底布;所述外篷材料包括芳纶织物;所述电磁屏蔽保温内衬包括电磁屏蔽保温棉;所述气柱织物包括涤纶气柱织物;所述底布包括涤纶底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篷材料的制备包括:S11、将所述芳纶织物碱煮去油;S12、置于刮涂机涂覆TPU溶液;S13、涂覆均匀后将其置于烘箱烘干;S14、翻面,得到所述外篷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保温棉包括电磁屏蔽功能外层和保温内衬;所述电磁屏蔽功能外层和保温内衬通过机械缝纫的方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气柱织物的制备包括:S21、将所述涤纶织物置于刮涂机上;S22、将含有TPU溶液涂覆在所述涤纶织物上;S23、涂覆均匀后将其置于烘箱,形成涂覆均匀的TPU层;S24、翻面,再进行S21~S23所述操作,得到所述涤纶气柱织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洗消电磁屏蔽帐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赵蕾张广吴航刘冠军袁晶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